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省淡竹林分布较广,生产潜力很大。但由于经营粗放,经济效益较低。为加速低产园的开发与利用,1984年以来推广了“适时浇水、增施肥料、覆草保墒、适当疏笋、防治病虫、合理采伐、压土垫园、封园养竹”8项丰产技术,丰产示范区的淡竹平均单株重达4.175公斤,比原来提高58.3%,亩均蓄积量达到6839.5公斤,提高87.5%。  相似文献   

2.
洛宁县是河南省有名的产竹县,素有“绿竹之乡”美称,竹制品被誉为“河南竹器”。据历史记载,洛宁竹子3000年前已有广泛分布,以淡竹为主。根据历年来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土、垫埂、抚育管理、病虫防治、合理采伐等一整套北方竹林丰产栽培技术。对当前竹林管理,加工利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是山东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文章以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泰安大津口和泰安罗汉崖3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淡竹林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的淡竹林中,以日照国家森林公园的淡竹生长表现最优,其次为泰安大津口的淡竹林,泰安罗汉崖的淡竹林生长表现最差。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淡竹林研究发现,土壤含水率小于7%时,淡竹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土壤含水率在13%左右时,最适宜淡竹发笋。土壤水分是影响淡竹出笋、退笋以及成竹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是影响淡竹产量的重要立地因子。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省崇阳县进行毛竹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毛竹林施行全垦施肥,刀抚全垦或刀抚除杂,均能收到提高毛竹产量和立竹质量的目的,其中全垦施肥和刀抚全垦有利于毛竹竹鞭孕笋,增产效果极为明显;刀抚除杂投资少,见效快,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措施,改变竹林荒芜低产的状态,促使竹林复壮增产。  相似文献   

5.
浙江鄞县金陆村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有160多亩淡竹开花,经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认为淡竹林开花的主要原因有:竹园多年未深挖垦复,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影响了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土中新老竹鞭密集。新竹鞭难以伸展。影响发笋率及产量的提高;春笋采掘过量。母竹留养季节不当。竹龄过老,一般都超过八年。未及时更新、母竹素质差。砍伐制度不合理,随时砍伐上浆竹和2~3年生的壮龄竹,老鞭增多,竹鞭营养调节失去平衡,导致竹林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提前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6.
淡竹系刚竹属,是材用为主的材笋两用竹,适应性较强,在河旁土壤湿润肥沃地,能长成大径竹,也能在较寒冷的地区生长。淡竹秆高7~20米,胸径最粗达9厘米。一、淡竹低产林改造首先要对竹园清除“三头”和“三株”,即柴蒲头、竹蒲头、石头及病株、倒株、过小株(直径小于1厘米)。梅雨季浅垦,挖去死鞭、老鞭并除草。淡竹林每亩立竹量控制在1200株左右,每亩均匀留新竹600株。保留二度竹,砍伐三度竹,一、二度竹留养比例为5.5∶4.5,保留空隙竹,不砍边缘竹,经营好的可适当疏伐部分过密的二度竹。竹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1000公斤,化肥50~80公斤。催笋肥4月施用,行鞭肥6月下旬施用,孕笋肥9~10月施用。沟施,沿坡开水平沟,深20厘米,宽10厘米,沟距1~1.5米,施肥后随即覆土、压实。撒施,将有机肥均匀地施放在林地上,再覆土10厘米左右。合理疏掉过密笋、小笋;新竹分枝低的要整枝。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清除病枝或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并挖除退笋。二、淡竹丰产技术丰产林分结构为:立竹度每亩1000~1300株,平均胸径4~5厘米,一度竹占75%,二度竹占25%。必须进行林地垦复。林地进行全面垦挖,深翻林地,除去林中的树蔸和老竹鞭,...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求一条多快好省的获得淡竹林丰产的营林技术措施,笔者于1983年3月用正交试验法,对淡竹进行追施化肥试验,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施肥当年新竹产量就成倍增加.材料和方法试验样地:设在盱眙县林场木店分场.地形为平地,土层厚100厘米以上,土壤为黄岗土,表土PH6.7,有机质1—1.2%,全氮0.075%,全磷0.0936%,速效磷50—60ppm,速效钾154.1ppm.竹林生长中庸,年伐竹量35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8.
淡竹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由于广大林农对淡竹林长期进行掠夺性经营,致使淡竹林严重退化,大面积提前开花败林。通过生理学分析,解释淡竹林开花生物学原理,运用前人总结的经验,为林农提供淡竹开花挽救措施;建议林农树立科学经营观,使淡竹复壮、延长淡竹开花间隔期,以达到长期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淡竹是洛宁的特产。全县竹林面积有七千余亩。为摸索淡竹丰产措施,给生产提供依据,我所六三年至八○年,先后进行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士、防治害虫等试验研究,两处试验地亩产竹,分别由180.0斤提高到4124斤和由2120斤提高到7435斤,增产129.1%和250.7%。现小结  相似文献   

10.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主要靠竹鞭上鞭芽育笋、长竹和抽发新鞭构成竹林。研究竹鞭生长规律是为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76年冬至1978年冬,在江西兴国均福山林场毛竹林内进行竹鞭生长规律的定位研究。试验设三次重复,即三组。每组随机选挖鞭梢完好的当年竹鞭30条,共90条,于梢端处在土内插竹杆标示生长起点,自竹鞭开始生长至基本停止生长期间,每月底(27——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5.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18.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