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建花卉品牌是花卉企业的当务之急.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石,花卉企业应提高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花卉标准化生产,提高花卉品质.花卉品牌的设计、定位,品牌文化的建立,以及品牌的保护等方面,将是花卉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浅谈盆栽花卉的养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盆栽是将本来地栽的花卉,由于各种需要栽入盆中称为盆栽花卉。盆栽花卉是由于气候或地域不同或特定的环境,必须在盆中栽植的花卉,室内或高档花卉也称温室花卉。盆栽花卉一般都是种植在室内,它种植时的要求高,本文详细介绍一下盆栽花卉的养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艾伟 《花卉》2017,(4):4-5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花卉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我国花卉产业依然存在发展困境即商品化生产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花卉产业,改进现有的培育手段,开发新花卉作物并保护其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加强特色花卉与优势花卉推广是花卉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植物花卉得以保护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荷兰和中国的花卉生产与经营现状,结合近10年来中荷两国花卉产业的产销数据,从花卉品种资源、生产规模、栽培技术、营销机制几方面,对两国的花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影响我国花卉产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花卉产业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限制因素包括花卉品种资源匮乏,本土品种的研发推广进程缓慢;花卉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花卉产业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品流通体系;花卉产品在本土的消费水平低,在出口上尚未形成成熟的出口运营体系。最后分析了我国花卉生产的发展潜力,针对影响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花卉产业快速发展,提升花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徐宁 《花卉》2021,(2):87-88
本文研讨城市园林花卉植物应用,首先对城市园林花卉进行分类,明确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与球根花卉的特征,随后从地域相宜、位置相宜、季相相宜入手,探讨城市园林花卉植物应用原则,以此对城市园林花卉植物应用方法进行论述,提出花坛布设、花镜设计、花丛与花群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花卉蓟马是为害花卉的主要害虫,随着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花卉蓟马的为害程度和面积不断加重,已对花卉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论述了花卉蓟马的危害特点、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柳小翠 《花卉》2020,(6):121-122
花卉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种植与设计方式是一门艺术。本文首先分析了花卉的种植要点,针对花镜、花坛、花丛的各自特点来阐述相应的花卉种植要点;然后从保护花卉自身欣赏价值、顺应花卉生物学特征、花卉设计与园林艺术风格契合三方面讨论了园林花卉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四月花事     
<正>[四月花事栽培指南]对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作一年生栽培的花卉来说,在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有的已进入始花期,注意肥水管理。宿根花卉中的兰科植物和球根花卉正处于开花期,也需加强水肥管理。部分球根花卉抓紧时间进行分株或换盆。木本花卉通过换盆、修剪,有的  相似文献   

9.
《花卉》2020,(1):4-5
为优化广东花卉上下游产业链,推动花卉产业升级,助力广东乡村振兴,12月12日,正逢广东种博会召开之际,广东花卉种业联盟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广州举办。会上,各联盟成员表决通过了"广东花卉种业联盟"更名为"广东花卉产业联盟"事项。广东花卉产业领域科研院所、高校、媒体以及各地市花卉企业等代表参加会议(图1)。凝聚力量共谋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调研员林翠兰出席。她表示,广东花卉产业种植面积、销售量、出口创汇等在全国排名前列,发展花卉特色产业特别是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方面基础良好。她期望,广东花卉产业联盟继续发挥技术和平台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花卉产业整体水平,争当广东花卉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花卉业的发展,花卉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准确的花卉统计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花卉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等情况,将有利于指导我国花卉产业健康发展。为此,通过对我国花卉统计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我国花卉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花卉统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将花卉与禾草混播不仅能够丰富群落的景观结构和质感,还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入侵。为研究禾草-花卉混播群落中适用的花卉种类和适合的混播比例,选择22种花卉与2种禾草为试材,按种子质量比设置5个不同梯度的禾草-花卉混播组合,比较不同组合建植群落中花卉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禾草-花卉混播群落中禾草不影响花卉植物的种类数量,但会抑制花卉植物的萌发率、成活率、植株密度、株高和冠幅的增长,抑制的强度与混播比例呈正相关。花卉与禾草的混播比例应不超过1∶2。为了群落景观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禾草-花卉混播组合中应减少一年生花卉比例,增加多年生花卉比例;一年生花卉应选择萌发早,初期生长速率相对快的种类,多年生花卉应选择幼苗耐阴耐修剪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花卉产业的特点,并针对我国花卉产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分散、市场盲目、物流设施落后、运输成本高、对新品种的认识保护不足、花卉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现状,提出加大花卉产业的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花卉合作社、加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构建花卉质量监控体系与刺激花卉的消费需求等对策,以期提升我国花卉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林治强 《现代园艺》2022,(2):138-140
园林对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缓解城市污染问题,而野生花卉是园林建筑发挥调节作用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野生花卉的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野生花卉造景与野生花卉配置,以保证园林的实效性.为此,分析了现行野生花卉造景与野生花卉配置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野生花卉造景与野生花卉配置应遵循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4.
《花卉》2017,(13):4-4
福建清流县政协近日组织委员开展助推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发展专题调研.清流县政协委员们提出建议:借力闽台农业合作、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春舞枝、闽晖等产业龙头作用,推进花卉品种结构调优,形成以玫瑰、兰花、樱花、桂花、茶花、非洲菊等为主打品种的花卉品牌,打造“花卉种植+花卉深加工+花卉电商+花卉旅游+花卉物流+花卉论坛”的新型花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琪 《花卉》2021,(22)
为解决城市公园路径设计上园林观赏花卉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花卉在城市公园路径中的配置作用、城市园林路径中园林观赏花卉配置的内容和设计原则、城市公园路径中园林观赏花卉的具体配置应用进行研究,园林道路花卉配置地域原则、适用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园林道路花卉配置应重视花卉主体的疏密、注重花卉的四季变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旭娟 《现代园艺》2014,(20):209-209
花卉景观是现代园林景观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花卉和园林中其他景观之间具有鲜明的不同之处,花卉景观不仅具有季节性,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加强园林花卉的养护与管理,能够提高园林花卉的观赏价值。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影响园林花卉健康生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就如何做好园林花卉的养护与管理工作给予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野生花卉的开发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是实现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介绍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阐述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情况及我国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近年来,为满足消费者对新优花卉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云南花卉品种,优化和高速花卉产品结构,整体推进云南花卉产业全面发展,诸多云南企业紧抓消费者对新优花卉产品需求逐渐增加的机遇,致力云南山茶等地方特色花卉研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9.
史津豫  万凯  陈太勇 《花卉》2016,(14):96-97
花卉图案的设计与应用贯穿我们国家整个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元明清时代,花卉图案的设计与应用逐渐发展完善。花卉图案与服装设计结合起来,既是花卉图案的自我完善,也是对花卉图案历史延续与发展的承接,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花卉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首先分析花卉图案与其他图案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然后对花卉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陈霞 《花卉》2019,(20):123-123
在园林造景中,花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的种类非常多,色彩和形状也各有不同,因此在使用的时候要重视颜色和形状的搭配,还要重视花卉的寿命以及是否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在我国很多地区,花卉都是可以正常生长的,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由于从国外引进更多不同种类的花卉,使得花卉种类变得愈加丰富,可以有更多的花卉可以应用到植物造景中。本文主要分析植物造景中花卉的重要性,并对花卉的使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