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对于正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疆从地域看是全国第一大省区,但从森林资源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看仅分别居于全国的第10位、第30位。其荒漠化面积之大,生态建设任务之繁重,亟待治理的区域植被恢复的难度之大,又为全国之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速新疆的发展和稳定,是国家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为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全国林业的主要任务,加快新疆林业发展步伐,促进其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建成…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对于正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疆从地域看是全国第一大省区,但从森林资源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看仅分别居于全国的第10位和第30位。其荒漠化面积之大,生态建设任务之繁重,亟待治理的区域植被恢复的  相似文献   

3.
位于吉林省西部科尔沁沙带上的双辽市,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市、是全国生态建设和吉林省生态建设重点市,如今的双辽市已有森林资源8.8万公顷,形成了浩大的郁郁葱葱的大森林,森林覆盖率达28.6%,双辽市能有这么多的大森林,国营郑家屯苗圃立下了汉马功劳,因为大森林的形成,都是由小树苗长成,八个国营林场和各乡镇的造林的树苗都是来自郑家屯苗圃,全市8.8万公顷的大森林的树苗都是来自郑家屯苗圃,所以,我说郑家屯苗圃是森林的摇篮,带护建如万的双营因苗的苗的,,出绿的源泉,全市所有的参天大树,都是由郑家…  相似文献   

4.
陈梦 《新疆林业》2005,(6):24-28
1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追求的目标,因此,必须着眼于保持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林草资源丰富(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分别占全国森林、草原面积的36%和55.9%),其间分布着众多的自然保护区,珍贵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沙漠戈壁面积辽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灾难频繁。为适应国家生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实现战略中心西移,全面保护森林资源成为西部地区武警森林部队的主要任务。笔者在四川、新疆、西藏三总队即将组建,西部地区保护森林军事力量得到加强之际,就如何充分发挥西部武警森林部队的巨大潜力,探索一条…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中国林业》2012,(21):36-39
三分建七分管,一方森警护卫一方森林。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生态建设成效喜人,突泉县政府因而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国家级殊荣。这背后,森林卫上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7.
辛通斌 《中国林业》2013,(18):49-4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推进新疆尼勒克林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培育任务指标少,森林质量提升速度慢。二是后续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8.
《广西林业》2003,(1):9-9
广西森林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五,森林覆盖率排名第五,森林蓄积量排名第八,林业总产值排名第七。同时沼气建设、松香、栲胶、八角、玉桂等均在全国排名第一,商品材、造纸、人造板等许多产品也在全国前列。在国家非常重视生态建设的形势下,广西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优势和潜力。在全区市地林业局长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林业局黎梅松局长对我区新时期的林业发展作了规划,指出今后广西林业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重点抓好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丰林工程、林产加工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在春季森林防火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批准召开这次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和生态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和今年的森林火险形势作个通报。12002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基本情况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527起,其中森林火警4450起,一般火灾3046起,重大火灾24起(重大火灾中:内蒙古12起、黑龙江6起,福建、新疆各2起,湖南、西藏各1起),…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省区,在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7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哺育着2000多万各族儿女,在新疆,没有森林就没有各族人民的生存条件,没有林业的发展就没有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林业发展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看出:森林植被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主体。本文就谈谈新疆森林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与建设。1新疆的生态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安全保障山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平原人工绿洲生态系统通过地理空间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新疆以森林为主导的生命支持系统。作为典型内陆干旱区的新疆,水是绿色植物的生命之源。新疆882×102m3的地…  相似文献   

12.
浓郁的大漠风情,绚丽多彩的生态文化,林果飘香的南疆巴扎,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把人们带进了新疆那遥远而绮丽的美好境地。近年来,新疆各地在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积极发挥森林产品及其副产品品种丰富、可再生、  相似文献   

13.
简述歌声的作用后,引入务林人要大唱《森林之歌》,鼓舞着务林人在生态建设产业建设中踏歌前进。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这使森林资源稀少,干旱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新疆林业更任重道远。因此,认清当前生态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加强对林业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强化党对生态建设的领导,对天保工程实施科学决策,努力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和速度,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正确认识新疆林业生态地位充分认识新疆林业在陆地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懂得在新疆没有绿洲生态就没有绿洲经济,就没有各族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改善新疆脆弱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林业;新疆林业…  相似文献   

15.
新疆的园林森林植物和林业陈永伶新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蜚声国内外。我有幸在盛夏的7~8月参加全国1995年沙生高山植物研讨会机会,乘车在天山南北往返3000余公里,大名在林区、自然保护区穿越,领略到天然风光的斑斓和瑰丽。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植被具有大...  相似文献   

16.
杨志昌 《中国林业》2008,(12):41-41
阿尔泰山山区天然林为水源涵养林,树种以西伯利亚落叶松、新疆云杉和桦树为主。在新疆,没有森林就没有各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就没有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阿尔泰山森林资源对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日千 《山西林业》2005,(1):6-7,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林业的主要任务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生态建设是基础,产业发展是保证。没有生态保障,产业难以持续发展;没有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则无以支撑。就省直林区而言,生态建设的核心是保护好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8.
《绿化与生活》2005,(6):4-7
“十五”期间,我国林业工作实施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生态建设状况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全面启动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全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中国的林业建设,正在驶入一条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启动工作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负责人,联合就对森林生态效益实行补助的重大意义等7个方面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是答记者问的全文。记者:对森林生态效益实行补助有什么重大意义?负责人: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启动和建设,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篇章,把我国林业带进了一个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重点防护林和特种…  相似文献   

20.
新疆作为走向下一世纪的粮棉、瓜果、畜牧、食糖和石油的五大生产基地,均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从事工农业生产,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建设作为先导.进行配套生产设施服务.想从事好工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防护林体系作为荒漠地区重要的森林因素,在新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中是一项强有力的生态因子,它在新疆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它的存在,使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内部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水平要比自然荒漠生态系统高出几倍到几十倍,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新疆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