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林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75-10176,10193
通过问卷调查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虽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除农村环境等外因外,还受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返乡就业信心等内因影响.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就业空间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籍大学生回其生源地就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但是农村籍大学生对此认同度并不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原因,探索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中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鼓励。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仍然存在着问题,如大学生人数基数大、就业区域过于集中、社会经济环境与就业不相协调、相关政策不健全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加强对本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引导、增加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等来增加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提升创业优势,增加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集中地表现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这个焦点上,他们思想中的焦虑思想、自卑思想、逆反思想都高于城市籍大学生,尤其在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因先天不足带来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关注和关心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充分认识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采用相应的对策化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向城市转移,而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就业压力问题,而与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才凋落,缺乏建设性人才,因此如何能够缓解城乡用人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培育途径做出了相关实践探索,希望能够促使更多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从而解决我国当下的用人矛盾激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政府、高校、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虽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除农村环境等外因外,还受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返乡就业信心等内因影响。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韦敬楠  朱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24-11925,11927
分析了我国重点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原因,包括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且差距大,重点高校招生制度不合理及不同地区大学学费存在差异,户籍制度改革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阐释了重点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城乡学生就业质量差异,农村大学生就业处于劣势地位;城乡学生就业质量差异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社会贫富差异;可能影响农村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城市学子留学热潮继续升温。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4):171-173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结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努力寻找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年龄、职场竞争力、返乡渠道、预期月薪、出台政策、家庭情况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影响显著。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为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农村籍大学生是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调查了河南省3 所高职院校800 名农村籍大学 生,结果显示他们的学业倦怠总体水平和各维度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籍高职院校学生生涯意 识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原生家庭对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无法真正满足农村籍高 职院校大学生对就业的现实需求等。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降低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对策。主要有,提 升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实践性;优化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环境;完善农村籍高职 院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河南农业》2022,(9):21-22
民办高校要重视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体素质,还关系到农村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民办高校要成立院系—学校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正确引导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结合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诊断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籍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成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业大国,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日益得到重视,对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农村籍大学生的特殊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籍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制约其学以致用、科技强国的现状,剖析其成因,提出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系统措施,在思想教育、基础教学、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校园文化等方面由表及里渐次推进。  相似文献   

13.
以连云港市农村人才回流现况及政策为出发点,以吸引人才回流、解决人才外流问题为突破点,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籍大学生返乡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愿意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学生只占比23.1%,究其原因除学生不能转变思想观念外,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不够。对此,要从就业政策的宣传落实、返乡就业平台的搭建、自身吸引力的提高以及健康就业观念的建立等方面破解连云港市农村人才回流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在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社会环境可谓雪上加霜。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仍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本文从高校、政府等多个角度出发,对社会各界如何做好提供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良好环境支撑工作做出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现象的实质是城乡高等教育需求差距扩大,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降低了高等教育经济收益,增加了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但对高等教育非经济收益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城市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收益更少,更偏好教育的经济收益以及承受教育投资风险能力更弱。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需求差距进一步扩大及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提高农村籍大学生比例的对策在于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提高高等教育收益、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6.
吴晨 《农业展望》2023,(10):76-79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而农村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人才引进方面都应该加以重视。同时,就业问题在民生工程中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际,规划好农村发展的可行路径,对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利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有利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但也面临着诸如心理上对返乡就业创业持消极态度、乡村缺乏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大学生返乡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等困境。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投入,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后备力量应得到重点关注,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道路上具有明显优势,其若能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会对乡村振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47-148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农村籍大学生带采巨大的思想压力,呈现出许多阻碍其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几种常见求职择业不良心理表现及成因,并提出自我调适的方法,对他们争取一个好的就业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与再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当前,中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学生本人乃至社会都在关心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现从国家、学校、社会与个人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大学生扎根农村就业,既可以获得发挥专业特长的平台,促进就业,也可以解决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优化农村地区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面临着自身就业意愿不强、基层工作能力欠缺、政府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农村就业率不高。针对以上问题,从大学生、高校、政府、社会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构建大学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扎根农村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20.
朱文贞  朱丽芸 《河南农业》2023,(6):33-34+3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兴起了返乡热潮,很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返乡创业带给农村籍大学生的不仅有机遇还有挑战。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其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化路径,从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当地政府、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促进返乡创新创业的路径,以期为今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