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豆紫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紫斑病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的发芽率、品质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大豆紫斑病症状、发生特点、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三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但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三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其中2号包衣刺产量增加15.5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刺产量增加1.31%,差异不显著,3号包衣剂增产4、49%,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知识讲座第三讲大豆病虫害大豆病虫害种类很多,但在东北以大豆孢囊线虫病、花叶病毒病、灰斑病、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危害较重,不仅影响大豆产量,而且在种子上形成褐斑、灰斑或咬成虫口豆,降低大豆品质。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紫斑病、褐纹病、轮纹病、根腐病、草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了不同大豆品种对紫斑病的抗性,旨在建立大豆对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为大豆品种资源抗性筛选创造条件。对不同成熟期的37个大豆品种在自然条件下对紫斑病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大豆紫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大豆成熟期和品种抗性的影响,由于避免了病害发生的有利时期,晚熟大豆品种紫斑病发生很轻或不发病。1998年和1999年,分别在防虫网室和温室人工接种鉴定45份大豆种质,两次的鉴定结果均表明大豆品种间对紫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温室条件下大豆紫斑病平均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网室条件下的试验结果。为提高大豆对紫斑病抗性鉴定的准确性,建议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同期鉴定时可对早熟品种进行摘花,保证接种时接种荚荚龄一致;对接种荚进行标记;设立高感对照;鉴定为抗病的材料进行重复鉴定。  相似文献   

5.
大豆紫斑病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凤玲  高凤菊 《杂粮作物》2008,28(3):202-203
针对德州市2007年大豆收获前阴雨寡照、致使大豆紫斑病严重发生的生产实际,对大豆紫斑病发生的原因、病症、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为指导今后的大豆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孙雨珍  陈辉 《大豆科学》1991,10(4):299-303
本文通过25份大豆品种的种子在纸上、纸间、砂、蛭石和海绵几种基质上的发芽试验,从种子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是否便于操作等方面分析,明确了大豆种子发芽以蛭石和海绵基质效果最好。海绵又具有比蛭石操作方便、环境清洁、易消毒、经济,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是目前大豆种子室内发芽试验较为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7.
以石豆1号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0%、20%、30%和40%)废电池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贮藏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电池液浓度的上升,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贮藏物质消耗率和运转效率都呈下降趋势,根(下胚轴)长抑制指数逐渐增大,其中当废电池液浓度为10%时,大豆萌发期根长和贮藏物质运转效率明显受到抑制,根长抑制指数显著提高;当废电池液浓度为20%时,大豆萌发期下胚轴长显著减少,下胚轴长抑制指数显著增加;当废电池液浓度为30%,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贮藏物质消耗率均显著下降。说明本试验中30%废电池液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大豆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硅(K2SiO3 )对NaCl胁迫下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 胁迫浓度可以抑制野大豆种子的萌发,施加0.5和1.0 mmol·L-1 K2SiO3后,可以有效提高野大豆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增加胚根和胚芽的长度.然而当K2SiO3浓度高于2.0 mmol·L-1时野大豆种子的萌发则受到抑制.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硅,可以增强野大豆种子在盐分胁迫下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唑■染色法,卷纸巾法和加速成熟法分别测定了感染印度腥黑穗病对小麦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势的影响。感染对各令种子的生活力影响均很小,而染病种子的发芽率似乎取决于小麦品种和种令。相比之下,染病种子的发芽势显著降低。因而,在贮藏过程中染病种子的存活率低于健康种子。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用7种浓度的PEG溶液来创造大豆种子吸水的不同水势环境。结果表明:种子在低渗透势溶液中缓慢吸水比在清水中快速吸水,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明显提高,田间出苗率达极显著差异,同时提高幼苗干重、鲜重。大豆种子在-1.1860MPa的PEG溶液中吸水48小时,种子活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小麦黑胚病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小麦黑胚病对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室内测定了2006年黑胚病发生严重的小麦品种漯麦4号的健康籽粒和发病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芽鲜重、出苗率以及三叶期的苗长、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结果表明,小麦发生黑胚病后,病粒导致发芽势、发芽率、幼芽鲜重、出苗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降低,尤其是发芽势、发芽率明显降低,各病级处理间差异显著,种子病级与上述生长因子呈负相关.小麦黑胚病对小麦种质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重病粒.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野生大豆和不同栽培大豆品种在镉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差异,筛选优质的大豆耐镉资源,首先比较5种镉浓度(5,10,25,40 mg·L-1)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及芽长等参数,筛选出对镉敏感的性状及适中的镉浓度处理;然后以此为基础比较野生大豆1503、超高产大豆(沈农9号和辽豆14)及普通栽培大豆(辽豆16和沈农20)耐镉性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豆1503和栽培豆辽豆16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在较高浓度(25或40 mg·L-1)处理时明显下降,其它浓度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或者高于对照,而活力指数、根长及芽长等指标在较低浓度(5或10 mg·L-1)处理时就表现明显的被抑制效应,尤其对根长抑制更明显。活力指数、根长及芽长对镉胁迫更为敏感,可以作为鉴定耐镉材料及监测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的重要指标。在5 mg·L-1镉处理下,1503的活力指数、根长、芽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0 mg·L-1时显著下降,辽豆16在5 mg·L-1时3种参数显著低于对照,因此镉浓度5 mg·L-1的处理适中,可用来比较不同品种的耐镉性。在5 mg·L-1镉处理下,按照3个敏感性状的平均值,筛选出耐镉性较强野生豆1503,镉性较弱的栽培豆沈农20,可用于耐镉育种及耐镉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子抗老化鉴定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的皖豆24、皖豆25(杂交品种)及合豆3号的种子,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的条件下老化处理4、8和12 d,研究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成苗率、发芽率、电导率及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加速老化处理8 d,3个品种的各项鉴定指标均发生改变:品种的成苗率、发芽率及单株幼苗干重显著降低,电导率明显升高,且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变化在品种间具有一致性,电导率、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和成苗率品种间一致性较差;成苗率和发芽率的相关性最高(r=0.972**)。利用国家大豆微核心种质中的91份资源对老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8 d的种子发芽率及老化指数与在自然条件下老化15个月的发芽率及老化指数极显著相关(r=0.943**,0.716**)。综合分析认为,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处理8 d,以种子发芽率为活力鉴定指标可作为大豆种子抗老化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艾蒿对大豆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0,12.5,25.0,50.0 g·L~(-1))的艾蒿水浸提液处理5个大豆品种鹤丰、辽鲜、沪宁、毛豆29-2和韩国-45,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主根长、根毛区宽度和根毛密度等指标,研究了艾蒿对不同品种大豆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艾蒿水浸提液对大豆化感效应的总体趋势为浸提液浓度越高,对大豆种子萌发和根系分化的抑制作用越强,且艾蒿对大豆生长的化感作用大小与品种有关,大豆不同品种对艾蒿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5个供试品种以鹤丰最不敏感,而毛豆29-2和韩国-45较为敏感。此外,大豆各发芽和根系生长指标对艾蒿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以发芽势和根毛区宽度对艾蒿较为敏感,可以作为衡量艾蒿对大豆化感作用的品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外源谷胱甘肽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胜 《大豆科学》2012,31(2):247-251
设置0、0.5、1.0、2.0和4.0 mmol.L-1铜离子浓度梯度,同时在各浓度梯度中分别添加0.16和0.32 mmol.L-1的谷胱甘肽(GSH),进行大豆种子萌发试验,通过测定萌发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了GSH对大豆种子铜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0 mmol.L-1以上浓度铜显著降低大豆种子的活力指数及幼根长,显著提高电解质渗透率及脯氨酸含量;2.0 mmol.L-1以上浓度铜离子显著降低大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及α-淀粉酶活性;4.0 mmol.L-1铜离子显著抑制萌发率。添加0.16和0.32 mmol.L-1的GSH能显著提高1.0 mmol.L-1以上浓度铜毒害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幼根长,并能显著降低2.0 mmol.L-1以上浓度铜毒害下的电解质渗透率;4.0 mmol.L-1浓度铜毒害条件下,添加0.32 mmol.L-1的GSH能显著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综合考虑,0.16和0.32 mmol.L-1的GSH能够通过提高α-淀粉酶活性来增强大豆种子的萌发能力,并通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来缓解一定浓度的铜胁迫。  相似文献   

16.
以带有不同白粉病病斑面积比例的腰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白粉病侵染程度的腰果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斑面积比例为100%的腰果种子,其发芽率及其幼苗叶片数、直径、株高、叶长、叶宽总体上均显著低于病斑面积比例小于100%的处理;病斑面积比例在50%~99%之间的腰果种子与病斑面积比例小于50%的种子相比,前者幼苗直径显著低于后者,发芽率及其幼苗株高、叶长、叶宽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建议在选择腰果种子用于育苗时,选择白粉病病斑面积比例低于50%的种子,以确保种子发芽率及幼苗质量。受白粉病侵染的腰果种子发芽率与其幼苗生长指标之间显著正相关,发芽率高的种子,其幼苗生长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了管碟法和种子萌发法研究了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桃色顶孢霉对茄病镰刀菌F. solani.的拮抗作用以及对大豆的促生作用,并采用愈创木酚法、紫外吸收法、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研究了顶孢霉发酵液对POD、CAT、SOD三种抗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顶孢霉发酵液对镰刀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菌丝变稀疏。大豆种子经不同浓度桃色顶孢霉发酵液处理后,萌发率及种子酶活性均产生变化。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种子萌发促进作用不同,当发酵液浓度为10%时,胚根长,胚芽长,胚根鲜重,胚芽鲜重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91cm,0.037g,4.07cm,0.1666g。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9.37%,63.24%,30.54%,45.80%。当处理种子的发酵液浓度为60%时,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3.67%,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3.90%;酶活性最强,POD、CAT和SOD分别为683U、160.67U和301U,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 73.50%,43.78%,76.73%。初步证实了桃色顶孢霉发酵液中含有能够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及抗逆酶活性升高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