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体系中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作为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山石,在漫长的园林应用变迁中,也积淀了多种文化内涵。无论是假山还是置石,各种石造的园林小品、室内外器设以及铺装、汀步等石材的应用,都深深地刻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园林山石文化体系,体现着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从设计创作角度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学成 《广东园林》2020,42(3):78-82
在国家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政策背景下,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的同时,有必要纠正当今园林工作中易出现的相关误解和不良作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首先梳理了有关古典园林艺术特征的经典论述,并基于园林设计创作实务需要,从思想方法、内容体系建构、技巧和技术运用3个层面,分析了古典园林艺术特色运用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今天园林设计中继承和弘扬传统园林文化特色的准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3.
李荣 《绿色科技》2019,(9):30-31,34
指出了在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下,设计师们盲目追求“现代主义景观”,摒弃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与地域文化,同时也忽视了园林地域性特色的营造。而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古典园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在当前这样的困境之中,如何重拾传统精髓,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景观,已成为中国当代设计师们的当务之急。基于此,从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后期管理3个方面,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如何创新性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4.
高婧妍  李文 《绿色科技》2019,(7):154-155
指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从中国的佛,道,儒思想还是中国诗画都有深远的意义。主要对中国古典园林对声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探讨了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自然界中的声音进行捕捉与描绘,筑之于园林之中。声与景的完美融合,促进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钟灵毓秀的大地山川,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可以说,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众多瑰宝之一,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竹材的利用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因便于取材加工以及古人对于竹文化的喜爱使得中国竹作工艺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园主对植竹和竹作设施的喜爱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诗词、农书、竹谱、技术书籍、绘画、晚清摄影作品及考古实证材料中的园林竹作设施,分析了明清时期园林竹作设施的审美思想、设计样式及制作技术,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竹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竹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宗桦  张楠 《广东园林》2013,(5):58-62
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和意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独特的植物景观。在园林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植物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积淀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了我国现有的有关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研究的文献,分析归纳出其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热点和薄弱点,最后对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渊源深远,具有丰厚的哲学及文化内涵。这些园林并非简单的景观设计体,它还能体现出人工与自然风景的和谐关系,具有深远意义。就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关系而论,为现代环境设计提供了文化观念,同时还指导了现代园林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运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享誉世界。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北方皇家园林一脉相承。其兼容并蓄、精巧秀丽、经济务实、时代性强,是为中国园林的奇葩,尤其在中国近代园林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岭南园林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但也出现部分缺失中国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劣品。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岭南园林精髓,拓展风景园林设计交流空间,  相似文献   

10.
园林与文学、绘画艺术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三者同步发展、互相影响、彼此渗透的迹象极为明显。本文主要从园林空间的组织、园林意境与点景、园林与文学艺术互相影响等方面来简单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浅谈古典园林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爱春 《广东园林》2007,29(1):20-21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论源于画论,强调立意;欣赏古典园林,应先欣赏其意境美和诗画文化  相似文献   

12.
浅析现代园林设计师继承古典园林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广东园林》2008,30(3):25-26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园林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当西方规则式园林随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之后,中国古典园林正在逐渐被遗忘中。这种遗忘,不只是世人对它的遗忘,更多的来自于园林设计师自身的遗忘。怎样继承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师必须关注的问题,继承中要跨越哪些障碍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该文就从古典园林的特点分析找出现代园林设计师在继承古典园林时所要遇到的古典文学和绘画两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为基点,分析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提出将其造园手法运用于现代园林的方法和措施,为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形成、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替代和超越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营造历经千年的发展,在技术和方法上逐渐成熟,成为东方园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都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文章在"异质同构"这一审美文化心理基础上,探索园林与书法展现出来的具而有象、象意并存的形态美,以及以形传情、形神皆备的意境美。借此研究来丰富审美文化的解读方式,促进艺术间的互进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植物资源广博,植物栽培以及园林应用历史悠久。从17世纪开始,中国植物开始陆续向世界传播,期间对运输保存技术、园林造景方式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以英国园林引种中国植物为例,记述了相关引种栽培历史以及探索了对英国园艺技术的影响。植物的引种栽培促进了英国园林风格的改变,从17世纪早期到18世纪,英国园林中的温室和各式的花坛替代了大面积的草地以及希腊罗马式建筑小品。19世纪后期花境开始在英国园林中风靡,英国园林中草花的应用也成为了植物造景的主流。相较于其他地区引种的植物,中国的植物耐寒性强观赏性高,因此在英国园林中应用频率较高。17—19世纪中国植物在英国园林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竹与中国园林绿化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竹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息息相关之特点 ,就竹子的观赏价值和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竹子与中国园林关系源远流长 ,在中国园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分析了其现状及发展前景 ,提出大力发展具观赏价值的竹种应用于城乡绿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从设计到建造都是由男性完成的。可是中国古代女性才是古代私家园林重要的使用主体。基于此,文章对中国古代女性在私家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和女性使用主体及其审美观念影响山石景观命名艺术等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劲农 《广东园林》2007,29(1):18-19
我国自西汉起便有了严谨、具象的园林景观雕塑,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在园林中又发展出具纯美学观赏价值的飘逸、抽象的置石,这两种园林景观雕塑的形式、作用虽不同,却共同妆点了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