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成败。研究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保障畅通人才成长通道。通过探讨中高职衔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设计思路、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为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发展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是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分析中高职衔接模式、现状,重点探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3.
中高职衔接是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分析中高职衔接模式、现状,重点探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4.
高职与本科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实现高职与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与课程的有效衔接。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本科"4+0"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背景、主要目标、建设基础,以及街接课程体系研究方法、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由中职和高职共同调研、制订,与传统分段培养方案相比,具有就业岗位确定更加准确、职业能力分析更加清晰、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等优势,避免了知识、能力重复培养、脱节乃至倒挂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职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体现方式,即"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以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食品营养素检测赛项为例,探讨教学与大赛相互融合,企业岗位需求与大赛相衔接,如何为企业培养优秀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营养配餐"课程是高职营养配餐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介绍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上的设置,尽量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衔接,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更多的营养工作者,以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中心,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有别于普通教学教师,而现实中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方法,对烟台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调查,找出目前烟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高职院校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开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加强教学反思活动等方面促进烟台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双师型"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对接产业需求的重要举措。主要从"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指标来源、评价指标认可度及构建建议3个方面就食品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指标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了校政行企联动德规技互融的食品类专业"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和改革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全面、合理、系统化,具有可操作、科学性的,并能取得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效果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研究了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其模块化改革模式使得不同省份或同省不同地区高中毕业生化学知识存在差异。因此,大学基础化学教学有必要在了解"新课改"的基础上,进行在教育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充分实现"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与大学基础化学课程学习的有效衔接,保证化学课程学习体系的延续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按照"知行并进、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并按照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的模式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训练,整个课程体系突出了教、学、做并行的特点,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食品加工技术"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效果较差。在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以"食品加工技术"中较难掌握的"啤酒酿造技术"教学单元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等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得出了其信息化教学的特色是运用3D动画、啤酒发酵仿真软件、视频、课程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有效提高,依托QQ、微信等课程平台构建课前、课内、课后相结合,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和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抓手。研究围绕建立和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目标提出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整体框架、层次与组成、功能与内容,以期为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发达国家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国"多规合一"的试点成果和围绕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框架等。研究表明,国内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存在众多问题,但可以通过构建更为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解决。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成熟做法,吸取国内"多规合一"试点取得的经验。围绕落实用途管制制度构建"全国—省级—地级—县级"4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每一级的规划是基于落实用途管制制度且对应于该级政府事权和相关部门事权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域性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基础性规划,是划定"用途区"的规划;"专项规划"是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部门性规划,是"用途区"的保护和开发规划。研究坚持"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和"宏观、中观、微观,远期、近期,刚性、弹性"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构建了基于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空间规划体系思路和整体框架、层次与组成、功能与内容,这将为国内空间规划体系和落实用途管制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脱贫增收,河南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发挥好益农信息社作用,健全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壮大农村电商技能人才队伍,带动农村创业创新;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程落地见效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7.
种业连线     
<正>国内资讯农业部:提出培育一批"绿色"及突破性新品种农业部提出,通过构建上中下游紧密衔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中国特色种业育种创新体系,在现有品种水平基础上培育一批节水5%、节肥10%、节药15%以上的"绿色"新品种,以及优质专用、适宜机械化的突破性新品种,快速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2014年以来,农业部与科技部相继组织开展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初步构建了品种定向改良、分子检测平台,发掘出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教育英语课程体系,应包括以日常生活为主要话题的公共英语和以职业场景为主要话题的职业(专业)英语课程,课程基本要求应对接我国"职业英语水平等级标准(试行标准)"(ETS/TOEIC)。以食品类专业为例,探讨了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不同层次"食品职业(专业)英语"课程话题项目的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思想教育工作为中心,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切实做好教学实习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时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现场管理,实习结束时做好鉴定与返校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09,(6):56-56
一是着力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切入点,以冷链物流建设为关键点,以健全产销衔接机制为着眼点,以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培育流通市场主体,加快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