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阳地区早春茬大棚西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芳  王基国  李玉娟 《蔬菜》2002,(10):31-32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安阳地区早春茬大棚西瓜种植面积年约4467hm2,其中内黄县种植面积约667hm2,逐步形成了以内黄县东庄镇为中心的早春大棚西瓜种植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生产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仍制约着瓜农的经济效益。一、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植品种单一,西瓜价格悬殊 生产中主栽品种为京欣1、2号,特色品种少,价格居高不下。2001年4月下旬,黑美人西瓜15元/个(每个瓜重约1kg),蜜黄1号西瓜5元/kg,京欣1号西瓜才3元/kg。2.保温措施少,前期温度低2001年4月底~5月初,早春大棚西瓜开始上市,而早春露地地膜覆盖西瓜5…  相似文献   

2.
杭小强  陈陆斌 《蔬菜》2014,(10):85-86
详细描述了西瓜菌核病的危害症状,介绍了其病原及发病条件,分析了大棚西瓜菌核病的流行原因,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棚西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子鹏 《蔬菜》2008,(3):20-21
西瓜肉质恶变一般称倒瓤瓜、水脱瓜,夏季又称高温发酵瓜。近年来,大棚栽培西瓜发生肉质恶变的现象越来越多,有时甚至成为主要病害。大棚西瓜肉质恶变在夏秋茬种植发生较为普遍,在春茬结果期遇上台风或连续降雨、水浸等也较易发生。发病率一般在5%~20%,严重的达到80%~100%,这大大影响了西瓜的正常生长,给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多年大棚西瓜栽培管理,现将大棚西瓜肉质恶变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春大棚西瓜常用的灌溉方法——沟灌(大水漫灌)易使棚内湿度加大,地温降低(特别是早春大棚西瓜移栽初期),病害加重,一直是早春大棚西瓜生产中的一个难题。笔者于2001年开始引进试验了应用地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两年示范推广,2002年应用面积达2000(亩),2001年方城镇昌国村张用健3(亩)早春大棚西瓜采用滴灌均于4月中旬全部上市,销售价格为3元/公斤,(亩)收入达8000多元。 早春大棚西瓜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著名的西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3万-4.0万hm^2。一般于3月上旬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7月上中旬上市。近几年西瓜病毒病发生严重,在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前后暴发,损失惨重。据调查,2007年开封瓜区病毒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发病盛期病株率平均可达21.3%,重发病地块病株率在85%左右。由于瓜农对病毒病传毒媒介、发生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及时准确地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往往错过了防治适期,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江苏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该市栽培西瓜历史悠久,西瓜常年栽培面积13 500 hm2。2006年"东台西瓜"通过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认证,2007年东台市被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近年来春大棚西瓜生产中菌核病呈常发、重发态势,应引起瓜农高度重视并主动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7.
苏伟 《吉林蔬菜》2010,(6):63-64
<正>1礼品西瓜菌核病西瓜菌核病过去发生较轻,近年随着保护地西瓜面积的扩大,加上礼品西瓜的迅速发展,现在礼品西瓜菌核病已上升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不少保护地只  相似文献   

8.
西瓜是豫东地区的名优农产品。近几年,西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2003年全市种植西瓜5.3万hm^2,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但是,西瓜病毒病近几年连年发生造成危害,严重威胁着西瓜的优质丰产,2001~2003年商丘市园艺站对本市西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瓜菌核病是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菌核病在大棚西瓜上发病率较高,在通风不良情况下,发病率可达30%以上。生物防治及利用微生物抗菌活性物质是抑制病害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实际应用较少。为此,我们在上海市南汇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瓜枯萎病无公害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丰县早、秋西瓜种植面积570hm^2,西瓜枯萎病发生面积达60%以上,轻者减产20%,重者减产80%,甚至绝收,严重阻碍了西瓜产业的发展和瓜农的增产增收。因此,搞好西瓜枯萎病的防治尤为重要。笔者总结多年的防治实践经验,提出行之有效的西瓜枯萎病综防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翠玲西瓜     
翠玲是宁波市种子公司1998年从台湾引进试种的小型西瓜,市场售价高,产量高,栽培效益好,深受广大农民及消费者欢迎。2000年扩大种植20hm^2,2001年继续扩大种植53.3hm^2,占当地同季同类面积的20%,成为宁波市夏作小西瓜主栽品种之一,并在嘉兴、台州、湖州等地区扩大种植,亦已成为当地夏秋作小西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5年栽培面积达200hm^2。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盐城市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达13 000 hm2(公顷),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年产值80 000多万元."佳蜜"牌、"金墩"牌、"蕙兰"牌等品牌西瓜已由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其中"佳蜜"牌西瓜还获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产品在市场上倍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周曼  蔡兴来 《中国蔬菜》2010,1(5):50-51
海南省西瓜年种植面积达2.33万hm2以上,其中露地面积约1.93万hm2,大棚面积约0.4万hm2左右,年总产量约75万t,年总产值近20亿元人民币,是海南省大宗外销蔬菜作物之一。大棚栽培西瓜是海南省西瓜生产的发展趋势,但近几年全省大棚西瓜面  相似文献   

14.
大棚西瓜田杂草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东台市位居苏北黄海之滨,是首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达1.38万hm2,以大棚设施栽培为主,其中春大棚面积1.16万hm2。由于轮作年限不够或重茬面积加大,加上设施栽培的小气候条件,西瓜四草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本市西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障碍。为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摸索出一套安全性高、除草效果好的大棚西瓜田杂草的防治措施。1大棚西瓜田杂草发生概况1.1田间杂草种类多本地大棚西瓜田杂草主要有灰绿藜、苋、凹头苋、反枝苋、马齿苋、野西瓜苗…  相似文献   

15.
中牟县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未曾发生过蔓割病,但近几年在我县主要西瓜产区的温室育苗期和大棚、小拱棚内种植的西瓜,一般发病率达10%~25%,高的可达60%左右。成株期发病率为80%左右,结瓜小、产量低。这一新的病害是西瓜生产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常山县大棚长季节西瓜发展迅速,2013年种植面积超过933.3hm2。大棚西瓜一般在2月上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可连续采收至秋季,最迟可至11月,全年667m2产量7000kg以上,产值1.5万元左右。大棚西瓜10月下旬采收结束后,许多农户常常套种1茬青菜或大白菜等,翌年2—3月份上市,由于此时正值叶菜上市高峰期,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湖南省大棚西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秋季大棚西瓜不仅优质高产,而且解决了西瓜成熟期的集中问题,满足了市民在"国庆"、"中秋"双节对西瓜的需求。但大棚西瓜栽培存在因连作重茬导致枯萎病发生严重,而采用无土栽培是防止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为了减少无土栽培生产设施的一次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廉价资源,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2004年7月,笔者在湖南省浏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采用简易基质袋培技术种植西瓜1.52 hm2,其中小果型西瓜0.8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3 216.8 kg,产值达9 650元,扣除成本约3 000元,利润达6 650元;中果型西瓜0.72  相似文献   

18.
大棚作物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80年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大棚菜、瓜作物发展较快。2004年我县种植大棚菜、瓜作物面积3333多hm^2,而番茄、茄子、瓠瓜、甜瓜、西瓜5个品种的种植面积为2667多hm^2,占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是大棚作物的主栽品种。由于主栽品种的种植历史较长,区域性强,连作相对较重,病害发生发展较快,严重影响大棚菜、瓜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效益农业的实施。为此,我们通过几年来对5个主栽作物发病因子的调查和观察,研究总结了我县大棚作物病害发生特点以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南小型无籽西瓜蜜童、墨童反季节大棚搭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冬季反季节西瓜生产基地,西瓜种植面积保持在2万hm2左右,种植的品种主要以台湾新一号无籽西瓜和黑美人为主,这2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西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0%以上。主要采取的是露地爬蔓栽培。而海南西瓜生产品种单一.新品种栽培技术缺乏,已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从2007年开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引进了小型无籽西瓜品种蜜童、墨童,开展了反季节大棚搭架栽培试验,通过几年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自2001年开始推广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和秋季大棚栽培小西瓜技术,并在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延后栽培小西瓜试验,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了普通大棚栽培小西瓜一种连续采收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份移栽,4月份采收连续采收到11月底或12月初拉藤结束。2004年我们推广种植1.7hm^2大棚,平均每667m^2产量7200kg,产值1196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