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阐明紫色土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和不同间作方式对提高间作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 L.)的氮素利用和减少土壤氮残留的贡献。本试验在设施盆栽条件下,采用根系分隔模拟装置研究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根系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3种方式和不同AMF处理[不接种AMF(NM)、接种Glomus mosseae(GM)]对玉米、大豆植株生长、氮素累积与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GM不同程度提高了间作玉米和大豆根系菌根侵染率、株高、植株生物量及氮含量,而显著降低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其中,GM-根系不分隔处理玉米、大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无论是否接种AMF,大豆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均以根系分隔处理显著高于不分隔处理,而玉米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却刚好相反。此外,GM处理条件下,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以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显著低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在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根系不分隔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GM-尼龙网分隔处理对大豆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效果最佳,并更能显著降低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的碱解氮残留,可望减轻土壤氮流失而降低氮素流失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茵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低硫缺磷土壤上烤烟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作用,以及磷石膏在农业上应用的可行性问题,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添加或不添加磷石膏与接种丛枝茵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对烤烟‘NC297’苗期生长及磷、硫、砷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与不添加磷石膏(PG0)处理相比,添加磷石膏40g/kg(PG40)使‘NC297’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得到明显增加,地上部和根系的磷含量和磷吸收量以及磷、硫、砷的吸收效率显著增加,因而使其根系砷含量、吸收量和磷砷吸收比及其地上部硫含量和吸收量也有显著增加。同一磷石膏添加水平下,接种GM真菌显著增加了烤烟‘NC297’磷的吸收效率(SAR)和磷砷吸收比、地上部磷、硫含量及吸收量,显著降低了PG0处理下‘NC297’地上部和根系的砷含量及砷吸收量。因此,PG40和接种GM真菌组合处理更有效地促进烤烟‘NC297’植株磷、硫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砷的胁迫而改善生长。  相似文献   

3.
通过根系分隔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地下部分隔对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蚕豆的养分吸收和斑潜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蚕豆的生物量和N、P、K吸收量均高于其余2种分隔方式,在各个生育期,根系完全分隔处理与不分隔处理间差异均显著。根系分隔方式还影响了蚕豆斑潜蝇的发生,蚕豆斑潜蝇的发生均表现为根系不分隔(I)<尼龙网分隔(M)<完全分隔(P)。说明根系的相互作用,对蚕豆斑潜蝇的发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全根间作用) 3种根系分隔方式,以及低(M1, 45,000株hm~(–2))、高(M2,52,500株hm~(–2))2个玉米密度,系统分析了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间作作物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可显著增加间作群体的光合势,提高间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间作群体全生育时期的净同化率。与低密度相比,增大玉米密度使间作群体全生育期光合势平均提高12.4%;与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相比,不隔根处理光合势提高了10.3%和29.0%。增大密度使间作玉米净光合速率比低密度平均提高11.2%;不隔根间作玉米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较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4.7%和7.7%。玉米密度对间作系统净同化率影响不显著;不隔根处理全生育时期净同化率比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11.5%和14.8%,生育后期,间作群体的光合势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地上地下协同影响作物群体光合势及间作组分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间作群体的净同化率,可通过增加密度和根间互作来促进协同作用,增加间作系统产出。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该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分隔方式下三种禾本科作物与蚕豆间作对间作作物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吸氮量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三种分隔方式(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无分隔)建立了同一作物组合条件下种间根系相互作用的不同强度;其次选用竞争能力不同的三种禾本科作物(大麦、小麦和玉米)与蚕豆间作,建立了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竞争强度不同的作物组合。【结果】首先,与三种禾本科作物间作,以及同一间作体系不同分隔方式,对蚕豆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不大;仅与小麦间作蚕豆地上部生物量无分隔显著高于尼绒网分隔。其次,禾本科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玉米和大麦显著高于小麦,分别高出15.3%和16.5%;三种禾本科作物地下部生物量,玉米显著高于大麦,高出30.5%,大麦显著高于小麦,高出50.8%;同一间作体系不同分隔方式,对玉米、小麦和大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影响显著。再次,大麦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分别高出16.5%和19.7%,与三种禾本科作物对土壤氮素的竞争能力相一致,大麦大于小麦和玉米;同玉米间作蚕豆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同小麦和大麦间作蚕豆,分别高出11.2%和5.6%。最后,玉米,同小麦和大麦间作蚕豆无分隔处理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塑料膜分隔,表现出间作优势。【结论】蚕豆的生长受间作禾本科作物的影响不显著;然而大麦/蚕豆间作体系利用氮素最充分;间作玉米在氮素营养上显著受益于同蚕豆的间作;并且在三种间作体系里,根系完全相互作用时有利于作物氮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香蕉和辣椒的间作效应,本试验在盆栽中采用三种不同间隔方式(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无间隔),测定香蕉和辣椒植株的生物量、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间隔方式下香蕉的生物量、含磷量均为塑料膜无分隔尼龙网,而辣椒的试验结果与之相反;香蕉土体土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为无分隔尼龙网塑料膜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为塑料膜尼龙网无分隔。不同间隔处理的间作系统中,香蕉和辣椒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存在差异。香蕉和辣椒间作,改变了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了香蕉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真菌数量。  相似文献   

7.
小麦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箱隔网套根的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小麦/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 的影响及其在改善大豆铁营养中的作用。 分别用30 μm和0.45 μm的尼龙网将聚氯乙 烯 制作的根箱分为根室和外室(外室装土, 根室不装土), 模拟了大豆单作、 小麦/大豆间作 两种情况。 结果表明: 间作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含量高于单作大豆,  相似文献   

8.
田间施加AM菌剂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揭示在大田条件下施加丛枝菌根(AM)菌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田间播种时分别施加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2种AM菌剂,以施加化肥处理(F)和既不施加菌剂也不施加化肥(CK)做为对照,研究AM菌剂对大豆生物量、根瘤数和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AM真菌在田间条件下都能侵染大豆根系形成菌根,GM处理的大豆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86.6%,GI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78.3%。施加2种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生物量,GM、GI处理的大豆产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7.38%和3.88%。施加AM菌剂的大豆根瘤数显著高于CK处理,说明AM真菌能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从而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施加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且在大豆分枝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另外,施加化肥能抑制脲酶的活性,使土壤中脲酶活性降低,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AM菌剂在田间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磷效率大豆基因型根形态构型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82-185
探讨大豆根系形态构型指标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反应,研究根系形态构型指标与磷效率的关系。本试验选用3个“磷低效”大豆基因型D3、D17和D18及“磷高效”大豆基因型D34、D37和D38,采用田间试验,设高、低磷两个处理,对大豆基因型磷效率与根形态构型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磷处理下,供试大豆根系各形态构型指标和根干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低磷处理下,各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生物量与地上部干生物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直径与磷效率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低磷胁迫时,根长、根表面积与根生物量影响植物的磷效率,而根直径对磷效率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把根长、根表面积作为大豆磷效率筛选的重要指标,把根生物量作为辅助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黄瓜幼苗对氮素用量及氮素形态的响应特性以指导育苗期间合理施肥,以硝酸铵磷(NO3--N:NH4+-N为0.9:1.0)为供试肥料,研究同时提供NO3--N和NH4+-N的情况下,不同氮素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氮素施用可显著增加植株叶面积和株高,但各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50~200 mg N/株);植株幼苗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氮素黄瓜幼苗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降低(尤其氮用量100 mg/株),根系直径在0.5~1.3 mm和1.8~2.6 mm范围内的根长下降明显。氮素用量显著影响了地上部氮、磷、钾的浓度及吸收量,对根系的磷、钾浓度和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较小;综合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状况,氮素用量在50 mg/株及150 mg/株时,黄瓜幼苗的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1.
水对淀粉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淀粉中的水对淀粉颗粒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及其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水在参与淀粉颗粒结晶过程中的作用,水分对于淀粉颗粒结晶性质和糊化回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系对硼钾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硼和钾都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硼素营养和钾素营养对植物根系的生长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硼钾在植根系内的代谢规律和相互作用,综述了硼、钾胁迫以及硼钾互作条件下植物根系生长代谢调控机理,总结了硼、钾胁迫对硼在根系的吸收转运、同化产物向根系运输及代谢等的影响,指出今后应加强硼钾胁迫下以及其相互作用对根系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吐鲁番的黑加仑、吊干、无核白、马奶子、绿香妃、红香妃6种葡萄干为试材,进行短波紫外线(强度610μW/cm2,照射10 min)和臭氧(21.4 mg/m3)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葡萄干表面霉菌和VC、叶绿素、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干表面的霉菌主要是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空白对照相比,短波紫外线处理能显著抑制黑加仑、吊干葡萄干表面的霉菌(P0.05),无核白、马奶子、绿香妃、红香妃葡萄干表面的霉菌数量变化不明显;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黑加仑、吊干、无核白、马奶子和绿香妃5种葡萄干表面的霉菌(P0.05)。经过短波紫外线和臭氧处理后,葡萄干中的VC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减少趋势,并且短波紫外线处理的VC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较臭氧处理更加明显;经短波紫外线和臭氧处理后的葡萄干水分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东莞植物园三个生态公益林示范样地上、下坡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同时对树木在林地上、下坡的生长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三样地下坡的土壤理化性质总体水平都比上坡好,树木生长量也呈现出下坡大于上坡的趋势,但林地上、下坡土壤条件的差异对不同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与树木本身的适应性有关。这对造林树种的垂直布局和造林抚育措施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枢纽.药食同源指既有食用功能,也有药用功能.花叶类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饮用方便、药性温和的特点,在调控机体代谢方面疗效显著.基于药食同源原料目录、相关药典及Patsnap、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适合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食用的低嘌呤特色花叶类植物,并对其主要功能成分和功效进行了论述.旨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饮食提供参考,引导人们健康饮食,有助于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评价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蚯蚓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乐果和杀虫双对赤子爱胜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受乐果和杀虫双污染后,除一个复合污染外,SOD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其变化规律与乐果浓度和复合污染浓度之间关系不明显,而随杀虫双浓度的升高,总体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处理时间(24 h和48 h)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ChE活性受乐果污染后,呈现出极显著(P<0.01)的抑制作用,而受杀虫双污染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复合污染均显著(24h)或极显著(48 h)抑制AChE活性。因此,可以用蚯蚓体内SOD来间接评价杀虫双对土壤的污染,而AChE活性能更好的评价乐果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Roasting,beneficiation,sintering and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s of WeiYuan siderite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the Lab,and all knds of the utilizing circuits and methods which can be choosed for WeiYuan siderite are posed.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油葵种子活力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冀川  徐雅丽  姜莉 《种子》2004,23(5):18-20
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下油葵种子和幼苗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NaCl(≤70mmol/L)能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的NaCl(≥140mmol/L)则抑制种子萌发,种子萌发耐盐极限为280mmol/L;(2)无论盐浓度高低都对油葵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当NaCl浓度≥240mmol/L时,幼苗的根、茎、叶、根冠比和总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POD和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呈抛物线变化,在NaCl浓度≥240mmol/L时明显下降,幼苗的应激反应将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洋葱抽薹与未抽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红太阳(Red Creole)洋葱为试材,研究抽薹与未抽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时间,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存在一定的差异;鳞茎形成期,未抽薹植株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抽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C/N值及POD活性较高。抽薹期,抽薹植株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未抽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C/N值及POD活性较高。这可能是不同处理植株发育进程不同的原因。电泳结果显示,二者蛋白质组分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对鸡肉的防腐保鲜效果。冷藏过程中,对鸡肉的微生物、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保鲜剂处理鸡肉,可起到不同程度的保鲜效果,其中以质量浓度为0.04g/kg乳酸链球菌素和500mg/L纳他霉素的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