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系天9220—12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882作母本,天选37号作父本,采用系谱法经连续5a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在2004—2005年度天水市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6550.5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43.OO%;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6858.0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0.90%。该品系株高100cm左右,穗长平均9.0cm,千粒重36.3g,容重792~819g/L。籽粒含粗蛋白136.6g/kg、赖氨酸4.29g/kg、湿面筋211.4g/kg,沉降值33.2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高抗,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2号、水4、水14等小种表现免疫,对条锈混合菌的反应型为3/5/5。该品种适于天水市及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69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X9614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2R137”为母本、“938—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2005--2007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6786.0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4.30%。该品系株高97.3cm,穗长8.6cm,千粒重39.5g,容重773.7g/L,籽粒含粗蛋白12.8%(干基)、湿面筋26.5%。经接种鉴定,苗期与成株期对日前流行条锈小种水4、水7、水14、HY8、条中32号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该品系适宜天水市及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8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9362—13-4—4为母本,天9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天选48号在2007--2009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6114.00kg,hm^2,比对照中梁22和兰天19号平均增产3.84%,株高97.5em左右,平均穗长8-3cm,千粒重40.5g,容重811.5g/L,籽粒含粗蛋白143.5g/kg、湿面筋268.3g,kg,沉降值29.0mL。抗条锈病,苗期对混合菌接种鉴定表现高抗,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14、HY8及混合茵全部免疫,适宜于天水市山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69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中四”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所得“90293F5”为母本、“89143F6”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株高105.0cm,穗长7.5cm,千粒重44.6g,容重775g/L,籽粒含粗蛋白139.0g/kg(干基)、湿面筋31.1%,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对条锈病表现高抗至中抗,轻感白粉病。在2004—2006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2a平均折合产量5756.25kg/hm^2,较对照品种成农4号增产21.76%。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选67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CP20-38-4-3-2为母本,天选54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12 a定向选择而成。在2016 — 2018年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平均折合产量7 09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7.1%。该品种株高84.2 cm,平均穗长9.3 cm,千粒重44.26 g,容重819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23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54 g/kg(14%水分基),沉淀值49 mL(14%水分基),赖氨酸3.7 g/kg(干基),总灰分18 g/kg(干基)。经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中4-1、贵22-14、条中34号、条中33号、条中32号、贵农其他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宜在天水市和陇南市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VX9362-13-3-4为母本,兰天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两年度平均折合产量6 6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8.65%。株高90.4 cm左右,穗长7.12 cm,千粒重43.9 g,容重834.1 g,L。籽粒舍粗蛋白135.9 g/kg、湿面筋236.0 g,kg,沉降值41.75 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4、水5、CH42、HY8E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于天水市、陇南市川道区、塬台机灌地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3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麦11为母本,9595-3-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9 a的定向选择而成。在2014—2016年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6 704.2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4.95%。该品种株高80.30 cm,平均穗长9.58 cm,千粒重44.30 g,容重789.00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23.0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11.0 g/kg(14%水分基),沉淀值36.00 mL(14%水分基),赖氨酸3.9 g/kg(干基),总灰分18.0 g/kg(干基)。经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感,成株期对条中33号、G22-14、条中32号、条中34号和贵农其它菌系表现免疫,对混合菌表现中抗。适宜在天水市和陇南市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种中天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中天1号是普通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106.0cm,穗长8.0cm,千粒重39.46g,容重764.0g/L,籽粒含粗蛋白13.54%(干基)、湿面筋24.8%,沉降值9.2mL、稳定时间1.0min,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高抗条锈病。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天水半山组区试中,折合产量5334.00kg/hm^2,较对照品种成农4号增产7.00%;在2006—2007年度陇南山区组区试中,折合产量4561.50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减产4.90%。适宜天水市干旱、半干旱山区,二阴山区及边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新品系天919R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15th12”为母本、“8845-①-①”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甘肃省陇南片半山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5485.50kg/hm^2,比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6.28%。该品系株高92~100cm,穗长7.5~8.0cm,千粒重38.0~41.0g,容重820g/L。籽粒含粗蛋白169.7g/kg(于基)、湿面筋333.0g/kg(14%湿基),沉降值为33.2mL(14%湿基),形成时间6.2min,稳定时间5.0min,拉伸面积56cm^2,延伸性152mm,最大抗拉阻力255EU。苗期和成株期对混合菌和水14(中梁17-S)、条中32号(中梁17、中梁22-S)、水14(中梁17、中梁22-S)、水4、条中32号(中梁17-S)、条中29号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免疫。适宜在渭河上游海拔1400~1900m、肥力中等的半干旱、半湿润山地冬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1250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通过多亲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平均株高107.0 cm,穗长7.5~10.5 cm,千粒重42.8 g,容重 813.0 g/L,籽粒含粗蛋白14.5%(干基)、湿面筋32.6%、赖氨酸0.43%(干基),属丰产中筋专用优良品系.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在天水市2 a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968.15 kg/hm2,较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8.13%.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7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94-3为母本,中梁22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05—2007年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5 377.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1.2%。该品种株高82~95 cm,穗长8.0~8.3 cm,千粒重42~43 g,容重780~802 g/L。籽粒含粗蛋白12.16%(干基),湿面筋23.0%(14%湿基),沉降值21.3 mL(14%湿基)。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0;-2/10/10,成株期对混合菌和水14、条中32号、水4、条中29号全部免疫。宜在天水市海拔1800 m以下肥力较高的半干旱浅山梯田和南北二阴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9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兰天8号为母本,中梁22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7—2009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7 367.25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3号和兰天17号平均增产8.69%。该品种平均株高96.0 cm左右,穗长6.6 cm,千粒重44.9 g,容重813.0 g/L。籽粒含粗蛋白142.3 g/kg,湿面筋含量253.4 g/kg,沉降值40.3 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4、HY8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主要适于天水市及陇南市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2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92R-137-4-4-2-1为母本,D47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0—2012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2 a折合产量6 083.25 kg/hm2,比对照增产6.35%。该品种株高98.5 cm,穗长平均6.85 cm,千粒重48.41 g,容重779.20 g/L。籽粒粗蛋白含量141.3 g/kg,湿面筋含量241.8 g/kg,沉降值40.3 m 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贵22-9、贵22-14、水4、水5表现免疫,对混合菌为2/10/10。适应于天水市山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冬小麦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点,依据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物候观测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分析了天水市冬小麦生长期间的水分适宜性。[结果]水分适宜度模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冬小麦的水分适宜性动态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从1981~2006年,冬小麦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上升明显,以每10年0.02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逐年降低,以每10年0.01的速度下降。[结论]冬小麦的越冬期和拔节生长阶段水分的适宜性最好,旺盛生长阶段的水分适宜性最差。  相似文献   

15.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364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3646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中四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所得92348F1为母本,92553F1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该品系株高100cm,穗长7.4cm,千粒重37.6g,容重789.7g/L,籽粒含粗蛋白11.07%(干基)、湿面筋21.5%、灰分1.52%(干基)、赖氨酸0.46%(干基),属丰产弱筋粉专用优良品系。该品系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对条锈病表现高至中抗,对白粉病轻感。经天水市2001-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5187.75kg/hm2,较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6.90%。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