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丹是高效广谱杀虫剂,对蝗虫、小麦吸浆虫和某些地下害虫特效。由于一度把林丹视为六六六而禁止使用,造成蝗虫、小麦吸浆虫等迅速回升。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天津大沽化工厂组成协作组,通过两午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后,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在部分农林害虫防治中建议起用林丹的报告”。已被国家采纳,从1990年5月3日起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
防止林丹无效体与油状物对环境体的污染蔡道基,刘玉凯,陶思明(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林丹是由六六六提纯得到的高丙体六六六。如单凭药效与残留危害两个因素评价,它与六六六相比已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然而,林丹的生产过程必须先合成六六六...  相似文献   

3.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5):21-21
六六六,林丹,滴滴涕,滴滴滴(TDE),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二氯乙烷。环氧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敌蚜胺),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硫磷,溴苯磷,速灭磷,内吸磷,八甲磷,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北京市病、虫害防治的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对保证农业生产起了应有的作用。解放以来我市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而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长期又成为化学农药中的当家品种:由于六六六、滴滴涕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连年大量使用造成对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据河北省药检所反映,今年3月以来连续查获一些单位生产和销售假林丹粉。其中有天津华胜农药厂生产6%林丹粉销往栾城用于防治小麦吸浆虫效果不好。经化验,丙体六六六含量为1.38%,其余含量均为甲体和丁体。定州市查封该厂产的12吨林丹,丙体六六六含量为0.6%;魏县工商局查封的一批丙体六六六含量只0.2%。该产  相似文献   

6.
警惕市场上假林丹产品刘绍仁,叶纪明(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100026)1995年8月,河北省吴桥县工商局、博野县技术监督局、衡水市人民法院和技术监督局连续送样至我中心,反映当地农民因在棉花上使用了郑州市二七杀虫剂厂景县分厂生产的3%、6%林丹...  相似文献   

7.
浙八味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调查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八味主产区的调查.发现有些中药材依然受到土壤中的滴滴涕、六六六农药残留的污染.麦冬中滴滴涕(或同系物)残留量较高,主要因过去曾长期、大量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导致种植麦冬的部分土壤中滴滴涕(或同系物)残留量仍较高(最高达1.6mg/kg);在部分中药材和土壤中检测出痕量的六六六残留.仙居白术2个样品和土壤中五氯硝基苯的残留较高,其他部分中药材中检测到很低量的毒死蜱、违禁高毒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氯菊酯等农药残留.除了滴滴涕、六六六外,造成中药材中其他农药残留的原因均为药农违规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8.
林丹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丹(γ-666)是六六六原粉中上有杀虫活性的异构体,其毒性,蓄积性低于β-666,但并非没有毒性,JMPR评价林丹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为1.25mg/kgbw/day,由于林丹可引起血液学改变和肝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1989年将0.01mg/kgbw(ADI)修订为0.008mg/kgbw。本文介绍了我国对林丹毒理学研究的结果及我国食品中林丹残留水平调查,国家标准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报道了我国首次参加全球食品污染物监测规划中农药残留监测情况。1992年5省市对8类主要食品355件中六六六、滴滴涕含量栓测结果,六六六检出率为69%,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合格率99.44%;滴滴涕检出率42%,合格率100%。居民自膳食中摄入六六六0.22μg/kgbw/day,摄入滴滴涕0.54μg/kgbw/day,低于日允许摄入量。与70年代相比,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食品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列入《鹿特丹公约》名单中的农药品种有2、4、5-涕、艾氏剂、敌菌丹、氯丹、杀虫脒、乙酯杀螨醇、滴滴涕、狄氏剂、地乐酚和地乐酚盐、1,2-二溴乙烷、敌蚜胺、六六六、七氯、六氯苯、林丹、汞化合物(包括无机汞化合物,烷基汞化合物和烷氧烷基及  相似文献   

11.
《湖北植保》2010,(3):31-31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24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氟虫腈。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我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销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现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strobane),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汞制…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我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消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现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ca-mphechlor),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  相似文献   

14.
自有关部门同意起用林丹防治小麦吸浆虫后,作者陆续接到有关使用技术问题的询问,现做简要介绍,以供参考。关于毒力作用和药效林丹(Lindane)为含90—99.5%以上γ(丙)体六六六,不同于粗制六六六,不含其它异构体,无异臭,微溶于水(20℃时,7mg/l),具较强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前华北  相似文献   

15.
用腊紙粉膜法测定了六六六对粘虫6龄幼虫的毒性、中毒征象及征象发生的时間。共試驗了17种化合物作为六六六的增效剂及載体。用苯甲醇及甲酚作为载体时,能加速六六六的穿透速率,因而中毒征象提前发生,但并不增加死亡率。增加As_2O_3(0.1%)能增加死亡率,这是由于粘虫在六六六中毒时体表分泌水分,促使As_2O_3溶解而发生毒效。加入萘、氨基甲酸乙酯,苯乙酮及碘乙酸有增效作用。这几种药物单独使用的剂量均无毒效,但能使六六六中毒的幼虫,在麻痹后不再恢复,因而增加了死亡率。用亚致死剂量的滴滴涕与六六六合用,不能增加死亡率;但是六六六能提早引起幼虫兴奋,因而用致死剂量的滴滴涕时,提早兴奋及运动增加了对滴滴涕的接触与获得量,使死亡时間提早。滴滴涕中毒的征象与六六六中毒征象十分不同。当滴滴涕与六六六合用时,二种征象同时发生。温度降低时,六六六对粘虫的毒效也降低,但加入增效剂时毒效反而增高,因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增效剂与載体(增速剂)合用,并不能再提高毒效。据根试验結果可以認为在粘虫老龄幼虫对六六六的抗性机制中,穿透性不是一个因素,而主要是六六六的解毒代謝。并根据目前对六六六代謝的認識,討論了在粘虫体內代謝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6.
《湖北植保》2010,(5):44-44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23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相似文献   

17.
包括2个有机氯杀虫剂在内的共4个化合物被考虑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名单,这一建议是在5月2~6日在乌拉圭召开的缔约方大会第一届会议上提出的,墨西哥提议增加六六六(HCH),包括其γ异构体林丹(lindane),欧盟建议增加开蓬(chlordecone).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化学农药的发展异常迅速,在农业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近几年由于有机磷制剂的推广应用,有些地区对六六六、滴滴涕、赛力散等农药认为是“老药”,不顾使用;同时,对积存时间较长的药剂,认为已经失效,要求报废。  相似文献   

19.
《湖北植保》2010,(2):59-59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23种)。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时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氯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六六六、滴滴涕是40年代中期发现的有机合成杀虫剂,由于它们价廉、广谱(对农、林、牧、毛纺、储粮、卫生等害虫均有效),使用安全,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由于它们的残留期长,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等问题,自1962年发现它们有残毒及污染环境以后,1970年至今,有二十多个国家宣布禁用,我国已于1983年4月1日起,停止生产。我们于1982~1984年,在湖北省的棉产区天门县,开展了六六六、滴滴涕的环境污染状况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并提出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