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803年意大利第一次引进桉树,当时只是做为花园的观尝植物栽培。近三十年来,随着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桉树已成为意大利主要速生阔叶树种之一,与杨树并驾齐驱,为南北各占一方的主宰树种.意大利全国纤维素与纸张公司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2.
桉树木屑袋栽食用菌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树是世界著名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年历史,福建省永安市自1992年引种桉树以来,至今已在山地丘陵营造2776.3公顷的桉树人工林,是全省山地种植桉树面积最大的县(市)。桉树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因其木材富含芳香油,长期以来被视为食用菌栽培禁用树种。本试验采用桉树木屑袋栽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木材适宜栽培食用菌特别是珍稀食用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原料林优良造林树种。这为缓解菌林矛盾,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引言为了满足以木材为基础的工业对纤维素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就必须大规模栽培经济价值大的速生树种的单一人工林来扩大木材资源。其中许多种从国外引进印度的桉树(原产澳大利亚),在人工林营造规划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大约在过去100年间引进的20种桉树,现在已在国内各个地区种植。从虫害的观点来看,桉树一向有着令人满意的健康记录。事实上,在全世界新的桉树种植区,它几乎没有任何严重的虫害问题记录,除了热带地区的白蚁以外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桉树发展的贡献和可持续经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最早于1890年引进桉树,刚开始主要作为庭院和四旁绿化树种,20世纪50年代在粤西和桂南大面积试种成功后,逐步推广作为南方主要造林树种.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1986年,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达46.6万hm2,进入21世纪后,桉树发展迅猛,2015年达450万hm2,年产木材3000万m3,占全国商品林木材产量的26.9%,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桉树产业已形成包括种苗、肥料、制材、制浆造纸、人造板、生物质能源和林副产品等完整的产业链,年总产值达3000亿元.发展桉树人工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缓解我国木材供应紧张局面,减少对外依存度,以保障国家木材安全;二是桉树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构成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是对提高森林碳汇、发挥气候调节、完善森林的生态和防护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四是重要的民生林业,促进林农增收和农村致富.桉树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可持续经营.首先必须更新观念:由木材生产为主向木材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转化,由封闭式经营向开放式经营转化,由传统的永续利用向森林可持续经营转化.同时,必须推行以下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1)立地与树种、品种相匹配;(2)适当的人工混交林措施;(3)进行科学的植被管理;(4)改进造林技术;(5)控制病虫害.  相似文献   

5.
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成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史密斯桉(Eucalyptus smithii L.)又名谷桉,属桃金娘科桉树属植物,是云南省最近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南部和维多利亚东部引进的优良树种。它是一种高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材材质好,抗寒性强,适应能力强,芳香油含量高、品质好,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和短  相似文献   

6.
桉树无性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 ,为桃金娘科 (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L’Herit)的总称 ,原产澳大利亚 ,目前世界上有 90 0多种。桉树木材是造纸、造船和胶合板等的主要原料 ,木材畅销。近几年来福建省闽南地区桉树发展迅速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永泰县引种桉树历史虽久 ,但经营管理粗放 ,发展缓慢 ,且品种不够好。本试验通过无性系桉树造林对比试验 ,寻找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速生丰产桉树品种 ,以尽快满足我县发展速生丰产林的需要 ,缓解市场木材紧缺的局面。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永泰城峰龙峰村 ,6大班 5小班 ,东经 …  相似文献   

7.
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广西东门林场的人工林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尾巨桉(EucalyptusurophyllaE.grandis),尾园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尾赤桉(E.urophyllaE.camaldulensis)和大花序桉(E.cloeziana)木材为主要材料,用驻波管法测试了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系数,比较了这些桉树木材的吸声性能,结果显示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系数在频率1000赫兹之内变化不大,之后随频率的增加吸声系数也在增加。在频率200至2000赫兹范围内,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系数差异不显著,在低频区域,尾叶桉的吸声性能较好。在所测试的声波频率范围内,桉木弦锯板的吸声系数高于径锯板;0.5厘米厚的锯材的吸声性能好于1.0厘米厚的锯材;因此,桉木板材的种类和板材的厚度影响其吸声性能,但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性能差异不显著。图2表4参6。  相似文献   

8.
桉树是世界著名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余年历史,福建省永安市自1991年引种桉树以来,现推广面积达0.2万多hm~2。桉树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其木材富含芳香油,尚未见有栽培食用菌的报道。本试验采用桉树木栽培香菇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木材通过常规处理即可袋栽香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原料林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桉树人工林是世界上纤维和木材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桉树纤维的工业需求增长很快,尤其是对纸浆和纸以及中密度纤维板的需求,因而对营林生产的木材数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漳平市引进尾叶桉多年,总结尾叶桉造林的研究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的林木遗传改良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林是澳大利亚林业的主体, 全国40%的木材是由人工林提供的。针叶人工林除少量乡土树种(南洋杉)外, 基本为引进的松树。18世纪中叶从美国引进了辐射松, 其后又相继引入了其他种松树。澳大利亚重视松树的遗传改良和利用, 已取得了显着成绩,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 澳大利亚的桉树资源丰富, 对其研究也较深入。  相似文献   

11.
桉树人工林经营存在问题与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的总称,共有945个种和变种.桉树速生、耐瘠薄、干形好,木材和非木材产品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以解决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和开拓林产品国际市场为目标,大力研究和运用无性繁殖技术,营造新型桉树速生丰产人工林,发展营林、林产品加工联合体。其造林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成效之好,公认为世界人工造林历史上的奇迹。1984年获得马库斯·瓦伦堡(Marcus Wa-llenberg)基金的奖励。本文根据参加巴西考察所了解的情况,对巴西发展桉树的概况及其营造新型桉树林的技术作一汇报。一、巴西发展桉树的概况巴西在150多年前开始引种桉树,最老的桉树是种植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里的大叶桉和细叶桉。然而比较大量的试种桉树却始于本世纪初。1904年,Edmundo Navarr-ode Andrade 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引进  相似文献   

13.
桉树叶的化学组成桉树系桃金娘(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植物,品种繁多,现已报道的达600多种。世界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培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印度等国,我国引种栽培的也有300多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桉树是一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它的木材可作铁路枕木、矿柱,建筑、薪炭、造纸及人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抗风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Eucalyplus)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我国引种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由于这一地区属台风多发地区,桉树无性系抗风性选择尤为重要.国内外对桉树的抗风性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3],选育出一批优良抗风无性系:如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早在1973年便从国内外引进了30多个桉树无性系在海南岛沿海地区进行抗风筛选试验,经多次11~12级台风袭击,选育出高产抗风的刚果12号桉(Eucalyplus ABL 12)无性系,其风害率仅为29%~79%,是当时生产应用无性系的148%[4];王国祥等[2]从广西东门林场引入30个桉树无性系到雷州半岛进行抗风性试验,经1994年3号台风的袭击,对风倒、风折率进行了调查,筛选出EC1等8个抗风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但都未对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种植株行距与抗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1995年陈少雄等[5]仅从桉树幼林株行距配置上进行了抗风性探讨.本文试图从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指标及木材密度、造林密度、行间走向等多方面探讨桉树无性系的抗风性,为桉树抗风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巴西桉树人工林资源及其实木加工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作为一种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木材资源,具有大规模生产高附加值实木制品和木质复合材料的巨大潜力。巴西桉树人工林的营林技术、林业管理和实木利用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文中在对巴西桉树人工林资源、管理和木材加工利用等多个领域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阐述了巴西在桉树人工林营林、管理、木材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桉树产品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 /科学 名 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危害程度一 鞘翅目  Coleoptera(一 )长蠹科  Bostrychidae1四沟异翅长蠹 H eterobostrychus aequalia云南桉树干轻(二 )吉丁科  Buprestidae2中华吉丁 Agrilus sinensis Thom son广西尾叶桉干轻 -中3吉丁虫 Coraebus sidae 广西多种桉干轻 -中(三 )天牛科  Ceram bycidae4皱胸天牛 Aeolesthesholosericea(Fabricium ) 广西、广东云南、四川 多种桉干轻 -中5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全国各地多种桉干轻 -中6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 全国各地 柠檬桉窿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揭示不同树种桉树的木材纤维特性及其变异规律,为桉树的定向培育和木材合理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6种桉树(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大花序桉)为研究对象,借助数码显微图像电脑分析系统,对6种桉树木材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双壁厚四大纤维特性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分析其在径向和纵向上的变异规律和差异显著性。【结果】1)6种桉树在1.3 m树高处的纤维长度平均值在916~1 129μm之间,纤维宽度平均值在14.86~19.06μm之间,纤维腔径平均值在4.22~8.03μm之间,纤维双壁厚平均值在8.40~12.74μm之间;2)6种桉树自髓心向外,各木材纤维长度和纤维双壁厚先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之后趋于稳定;木材纤维宽度随着树龄的增加而略有增加;木材纤维腔径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6种桉树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双壁厚随着树干高度增加总体变化幅度都不大,基本在一中心线上下波动;6种桉树木材纤维腔径均随着树高的增加总体呈减小趋势;3)经方差分析表明,6种桉树多数纤维特性指标随树龄的变化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性,少数纤维特性指标随树高的变化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性。【结论】6种桉树树种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双壁厚尺寸有所差异,但在同一纤维特性指标中,6个树种在径向或纵向上的变异规律基本一致,大花序桉的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明显大于其它5个树种,相对具有更大的开展实木加工利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红栎天牛Enaphalodes rufulus Haldeman(鞘翅目天牛科)遍及美国东北,是一种至少为害九种商用栎树的乡土害虫。是为害林木,使产品价值降低的蛀干害虫复合体的一页。对于这个复合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估计,论述甚多(作者名略)。按1977年木材产品价格来估计,1977年美国东部,因栎树蛀干害虫的为  相似文献   

19.
桉树人工林木材已成为我国南方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为进一步拓宽桉树MDF的应用领域和利用价值,自行研发了一种有机型阻燃剂并用于阻燃桉树MDF的生产.通过对板材阻燃性能和主要力学强度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阻燃桉树MDF达到难燃材料的标准要求,主要力学强度指标达到国标GB/T11718-20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广西已建立的桉树人工林主要集中在较温暖的南部沿海地区。广西北部较冷凉的地区也有相对较小面积的桉树人工林,而且一些桉树种在该区域表现出较好的生产力。这些较冷凉地区的大部分林地都适宜进行耐寒桉树种选择研究。通过分析冷凉地区桉树人工林环境因子,结果显示,最适宜的耐寒桉为邓恩桉及柳桉的一些优良种源;在冷凉地区中较温暖的区域,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的一些优良种源也是不错的选择。考虑一些树种的特性时,种植者和投资商除了注重其材积量外,更要关注它们的木材质量和纤维量。研究表明,与广西南部较炎热地区的多数桉树人工林里的桉树相比,邓恩桉(E·dunnii)具有更高的平均木材密度和纸浆量。因此,对于纸浆厂来说,邓恩桉木材将带给他们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