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淑媛 《云南农业》2001,(3):21-21
蚕吐平面丝是蚕茧生产的一大革新.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将其放在平面物上吐积成平面状的丝,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养好蚕吐平面丝呢?现将几位养蚕专业户的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利用蚕在成熟时要吐丝的天性,改变其吐丝条件,不给营茧的簇具,而把蚕放在平面物上吐丝成象布一样的丝织物,称为平面茧。这种平面茧不经缫丝纺织,可直接加工书画丝纸、贴墙绢、地毯、丝质皮革、定型丝棉以及多种工艺品。浙江省富阳市农技部门于1986年春蚕试制平面茧获得成功,夏秋蚕扩大了试验规模,经脱脂脱胶处理,加工成定型丝棉、书画丝纸等产品。定型丝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家蚕平面丝生产中给桑量对平面丝相对吐出率的关系和吐丝温度对吐平面丝性状表达的影响,对吐平面丝性状较好的蚕品种浙农1×ZAU2进行了不同给桑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给桑量范围内,平面丝相对吐出率随给桑量的减少有提高的倾向;另外,对浙农1等4个蚕品种进行了在高温(29℃)、常温(24℃)和低温(21℃)条件下吐平面丝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吐丝温度对平面丝吐丝量和吐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有显著的影响,对平面丝厚薄均匀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养蚕生产中常会发现熟蚕上蔟后不吐丝结茧的情况,或只吐少量浮丝、平板丝,大多数几天后便死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省春用种5对、夏秋用种5对共10对实用蚕品种进行吐平面丝研究,测定其平面丝吐出量、丝吐出率、平面丝厚薄均匀度等吐平面丝性能并作了健康性调查,试验表明,各品种平面丝吐出量、丝吐出率、平面丝厚薄均匀度、虫蛹生命率等均有差异。夏秋品种吐丝量、丝吐出率、虫蛹生命率均优于春用品种,特别是夏秋用品种781*751×7532*朝82体质强健,吐丝量多,丝吐出率高,平面丝厚薄较为均匀,是我省现行10对实用品种中吐平面丝性能最良好的实用品种。  相似文献   

6.
有蚕农问:“我养的蚕长得一白二胖,但就是上簇后不做茧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弄清老蚕不做茧的原因.正常的老蚕上簇后,在合理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会迅速排尽粪尿,寻找合适场所吐丝结茧;部分不熟的蚕上簇后,爬游或静伏一定时间,也会迅速排去粪尿,吐丝结茧。唯有少数蚕儿上簇后到处乱爬,待体力不支时,掉到簇下,或死亡,或卧伏。还有少数蚕儿上簇后不吐丝也不死,就是不做茧.这类蚕统称“落簇蚕”。产生落簇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熟蚕神经麻痹,吐丝器官发生故障所致.而造成蚕儿神经麻痹,吐丝器官障碍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一是病原微生物侵害.蚕儿在三、四龄时感染了脓病,到老熟时,病原微生物加速繁殖,破坏了蚕体机能和绢丝腺使其不能吐丝。  相似文献   

7.
871×872(正反交)一代杂交种,是我省近年引进、生产、推广的一对春秋兼用,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丝量蚕新品种。具有孵化、眠起、老熟齐一,食桑旺盛,蚕体粗大,普斑,茧形大而匀整,茧色洁白,产量高,增效大,丝质优的特点,深受蚕农、厂家的欢迎。其技术处理如下:一、合理催青,保持在目的  相似文献   

8.
家蚕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多少,也是吐平面丝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不同蚕品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遗传性差异,对薪杭等19个品种以及薪杭×科明等14个一代杂交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在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落下时期也因蚕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温湿度对普通蚕品种吐平面丝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家蚕平面吐丝的潜能,比较了不同品种杂交组合、不同品种在相同环境(温度、湿度)和同品种在不同环境的吐平面丝成绩.结果表明,各品种吐丝成绩表现较好的杂交组合为秋白×明珠、秋白×渝2和渝1×秋白;吐丝期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4~25℃,干湿差控制在2.0~2.5℃,化蛹期干湿差控制在1.5~2℃,平面吐丝量、吐出率成绩最好,分别为28.603 g和86.69%.  相似文献   

10.
方格蔟是用牛皮纸、板箱纸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用于熟蚕吐丝营茧的工具。它与其它蔟具比较有以下优点:一是上茧率高,下茧率少;二是茧衣毛少,茧层量高;三是解舒好,丝量多;四是蚕农增收,丝厂增效;五是利用率高,收藏方便。  相似文献   

11.
<正> 催青工作是养好蚕的基础。搞好蚕种催青,关系到蚕种按照预定日期孵化,适合蚕儿对桑叶营养成分所需的生理要求,确保化性稳定,蚁体健壮,孵化齐一,孵化率高的问题。搞好蚕种催青,必须掌握好三个技术关键问题。 (一)正确确定适时催青日期,搞好养蚕合理布局。 1、春季蚕种催青时间因春季催青收蚁过早,各龄蚕儿吃不到适熟的桑叶,造成蚕体虚弱,易诱发蚕病,而且对当年春季的桑叶产量也受影响。如果催青收蚁过迟,一是造成壮蚕期桑叶老化,营养成分降低,致使蚕小茧薄产量低,茧质差;二是壮蚕期遇到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2.
正蚕丝,是熟蚕分泌的丝液形成的丝纤维,是被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善于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并加以巧妙利用的中国先民,开启了"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的伟大征程。这种神奇的转化使箔上蚕化为机上丝,从此"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丝织,是将蚕丝织成丝织物的过程。远古人类受渔网编织的启发,采用经纬相交的方法,发明了  相似文献   

13.
用纯系选育方法,以吐平面丝性状为重点,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强度选拔,育成ZAU2号(日系).其平面丝的吐丝率达95%以上。经过与中系品种的配合力测定和吐平面丝性状比较,选配了薪杭xZAU2号一代杂交种。经生产试用,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张种产丝量高,且平面丝质量好。另外,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表明,制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平面丝用蚕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纯系选育方法,以吐平面丝性状为重点,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强度选拔,育成ZAU2号(日系)其平面丝的吐丝率达95%以上,经过与中系品种的配合力测定和吐平面丝性状比较,选配了薪杭XZAU2号一代杂交种,经生产试用,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张种产丝量高,且平面丝质量好,另外,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表明,制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四、上簇采茧 上簇就是将熟蚕放到簇具上让其吐丝结茧.熟蚕特征:蚕发育到5龄后期,开始减少吃桑或停止吃桑,并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头胸部抬起并左右摆动,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此时为适宜上簇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家蚕品种间吐平面丝性状的遗传性差异,对现行夏秋用蚕品种薪杭、丰1、白云、54A以及育成的适合吐平面丝的ZAU2号等5个品种进行了折蔟营茧和吐平面丝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ZAU2号的平面丝吐出率与对照相仿,薪杭等4品种则分别为对照的70%一90%左右,通过对蛹期生命率及产卵性状的调查表明,残存在蚕体内的丝物质使正常代谢紊乱,造成化蛹率和羽化率低,造卵数和产卵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邢湘臣 《农业考古》1992,(3):249-249
蚕蛹,北方叫蚕宝,古时称蛹子。蚕蛹,是蚕一生中卵、蚕、蛹、蛾等四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第三个变态物。目前我国常见的蚕,有:家蚕(Bombyx mori)属鳞翅目(Lepidoptera)、蚕蛾科,幼时以桑叶为食,化蛹前吐丝结茧,经缫后可织成绸缎。蓖麻蛋(Attacus ricini),幼虫喜食蓖麻叶,化蛹前吐丝结茧,丝可织成绸缎。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春茧优质、高产、高效,在饲养管理上应着重抓好几个环节:做好补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是春茧高产的前提;养好小蚕是春茧高产的基础;养好大蚕是春茧高产的保证;适熟上簇,加强簇中管理是春蚕优质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眠蚕进行催青温度处理,桑叶成熟度方面的研究发现三眠蚕的眠性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催青温度影响三眠蚕的眠性和全茧量,不同的催青温度处理三眠蚕眠性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高温催青温度处理对眠性不稳定的材料影响非常明显;适合的催青温度处理有利于提高三眠蚕的全茧量;桑叶的成熟度影响三眠蚕的三眠率,在三眠蚕饲育过程中,稚蚕期给予适熟偏嫰的桑叶既可以提高三眠率,又可以提高全茧量。  相似文献   

20.
正1.桑叶的采摘和贮藏(1)桑叶的采摘:春期1-2龄蚕多以叶色为主参考叶位来选采适熟叶。(2)桑叶贮藏:养蚕生产上小蚕期所用的桑叶的储藏方法有以下几种:1缸储法;2沙坑储桑法;3领条储桑法。2.给桑给桑方法可采用"一撒、二匀、三补"的方法,给桑要迅速并均匀厚薄一致,未撒到桑叶的地方再补桑叶,使条条蚕都能饱食。3龄蚕用片叶,则要求叶面向上,叶背朝下,一片片平铺喂蚕。3.匀座与扩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