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基于计算机的木材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材由于内部结构和组成成分的差异,使不同种类木材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理化性质,并决定其不同的用途和商业价格,因此针对木材的分类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木材分类识别通常经过木材特征提取和基于特征的分类识别这2个步骤。目前木材特征提取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光谱分析等技术。木材分类识别是基于木材特征的数字化,这一部分可利用计算机算法实现自动识别,较以往人工识别可大幅提高准确度。文中通过分析近20年来木材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的相关文献,介绍各种基于计算机的木材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探讨木材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构建更准确的木材分类识别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木材商品分类是制定木材价格的首要条件之一。只要有了合理的木材商品分类,才能在木材价格表中真正体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精神。本文就木材品质和有关因素在商品价格中的作用,略述已见:合理的木材商品分类,应该贯彻如下原则:1.按质分类。材质的优劣是分类的基本依据。这里所指的材质主要是指木材的力学性  相似文献   

3.
林业分类经营与木材工业的发展王正(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我想就林业分类经营后对木材工业产业格局的影响及木材工业的产业技术进步提出一些粗浅看法。1林业分类经营对木材工业产业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 我国木材工业都是以成熟天然林木材为主要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针对木材表面颜色自动分类的难题,在RGB颜色空间,将R、G、B三个颜色矩阵融合成一个特征矩阵,再对这个特征矩阵提取颜色三阶矩参数作为木材表面颜色分类的特征参数,设计了适合木材表面颜色分类的BP神经网络分类器,分类识别率达到98.67%,验证了提取特征参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灰度共生矩阵木材纹理分类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晗  白雪冰  王辉 《森林工程》2007,23(1):32-36
以10种木材纹理样本为对象,研究了木材纹理参数体系的建立方法,并进行了分类识别的仿真实验。首先,针对木材纹理特点并结合类别可分性判据,构造了适于描述木材的空间灰度共生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木材的11个纹理特征参数。其次,借助相关性分析对参数进行了特征选择,进而建立了能直接与人的感官对应的木材纹理参数体系。最后,利用 BP 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木材样本进行了分类识别研究,识别率为87.50%,验证了参数体系的有效性,表明用本文提出的纹理参数体系对木材进行分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木材纹理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BP 神经网络对常见的10种木材纹理进行了分类研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首先,应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木材的纹理特征参数;其次,在此特征参数体系下,应用 BP 神经网络对木材纹理进行了分类研究,识别率达89%。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对废弃木材分类与再利用的情况。并针对目前废弃木材分类与再利用现状,提出基于固碳减排理念的废弃木质材料多级循环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非木材林产品的特征及其概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一个适于我国国情的非木材林产品4级分类框架;第一级分类中将其分为动物类、植物类和微生物类3大类,第二级划分为食品、药材、工业原料等16类,第三级划分为兽、禽、粮食、蔬菜、饲料等54类,第四级分类中将非木材林产品共划分成142个小种类。为今后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分类研究、监测及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和颜色特征对木材进行分级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决木材的分级问题,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和木材表面颜色特征对木材进行分级的方法。利用竞争神经网络对114种不同树种进行粗分,然后再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此进行验证,又对四种木材进行分类验证。从计算机分类分级仿真效果上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木材工业》2008,22(6)
为加强对防腐木材质量的检验和监督,规范防腐木材市场,2008年9月,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进行了6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的审定。《木材防腐剂》规定了水载型木材防腐剂的有效成分配比,适用于木材防腐剂的生产及使用。《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根据木材及其制品在  相似文献   

11.
壳斗科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均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首位,同时还具有能源植物、粮食作物、经济植物三重作用,值得深入开发。分类阐述了壳斗科植物的各种用途,特别是其作为能源植物的明显优势,并首次全面统计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壳斗科植物的种类,分析我国壳斗科植物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深入挖掘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福建壳斗科6个属60个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壳斗科植物含11~20种的属和2~4种的属所占比率较大;以热带亚洲和北温带分布属类型为主,这与世界、中国、省内分布中分别以日本、朝鲜、越南、印度、广西、崇安的分布最多是一致的。福建壳斗科植物叶型以中型叶为主,叶质则以硬革质、革质为主,其花相似簇生花序为主,花色以白色系为主,花期多在春季,果期多在秋季,果色以褐色为主。福建省壳斗科植物主要为独赏树,这决定了其在园林绿化方面的作用,比较适宜用作一般的观赏、绿化和造林等。福建壳斗科植物有部分抗性树种,经济用途价值主要是以木材和淀粉类为主。  相似文献   

13.
壳斗科树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斗科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其木材、树皮、果实及叶等均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研究它们的种苗繁育技术对于人工规模化栽培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播种育苗、容器育苗、无性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壳斗科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育苗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岳阳市大力发掘壳斗科植物资源对丰富城市树种,体现乡土特色,提高生态效益河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较全面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对将石自然保护区壳斗科植物资源及发掘利用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壳斗科植物6属26种1变种,其中多数物种在园林应用、造林、淀粉植物、木材利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最后对该区的壳斗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甘肃产壳斗科植物5属,21种、2变种。其中新种1,分布新记录5种。甘肃壳斗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分为3个植物地区(陇南山地植物区、黄土高原植物区、甘南高寒山地植物区),在陇南山地植物区中,文县、武都、康县南部的陇南山地集中分布有22种,占甘肃产壳斗科植物种类的96%;地理成分可分为2个分布型,9个亚型。  相似文献   

17.
以小尺度范围内的木兰科、壳斗科和樟科各8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分类单元科与种、功能群角度分析了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壳斗科树种的叶柄直径(1.08±0.22)和比叶面积(SLA)(90.87±25.35)显著低于樟科和木兰科,而樟科和木兰科之间差别不明显。叶含氮量在科间没有显著差异。从功能群比较,常绿树种比叶面积(90.10±23.15)显著低于落叶树种(134.65±27.77),但单位叶面积含氮量常绿树种(1.95±0.50)显著高于落叶树种(1.31±0.26)。在不同功能群中,叶面积与叶柄质量有很好的拟合直线关系。叶氮含量仅在常绿树种与其他叶性状有较好的拟合直线关系。叶性状相关性系数大于0.900的有:群落水平物种间叶面积与叶柄质量之间;功能群水平常绿树种叶面积与叶柄直径和叶柄质量间,落叶树种叶柄质量与叶面积和叶柄长间。其他叶性状间也表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叶性状之间存在生长发育非同步也即异速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18.
Fagaceae species in Japan were identifi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nd sequence comparison of a region ofrbcL. Of nin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used for digestion, three (MspI,RsaI,HaeIII) produced different restriction patterns in Fagaceae. Digestion byMspI yielded four patterns: Fagus species,Castanea crenata, Pasania glabra, and others. Digestion byRsaI andHaeIII afforded two patterns:Fagus species and others. These facts indicate thatCastanea crenata andPasania glabra can be identified byMspI restriction patterns ofrbcL. Sequence comparison of a region of therbcL gene among 20 species of Fagaceae showed that: (1)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2) there is a site mutation betweenFagus crenata andF. japonica. The latter indicates that the wood of both Fagus species are identifiable at the species level, which is not the case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of woo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DNA polymorphism in Fagaceae at the intrageneric level.Part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4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Kumamoto, April 3–5, 1996 and the 4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Kochi, April 3–5, 1997  相似文献   

19.
枯叶拱肩网蛾Camptochilus semifasciata Gaede是壳斗科几种树木的食叶害虫,可对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造成危害。此虫在浙江松阳1a发生2代,以蛹在土茧内越冬。第1代成虫于7月下旬、第2代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  相似文献   

20.
微蛾科形体微小,翅展3-10mm,属鳞翅目,全世界已知约600种,我国多年来对微蛾种类的报道极少,本文仅就目前我国在山毛榉科植物上的10种微蛾的主要形态及彼此区别予以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