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花卉的植物结构形态复杂,对于农业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方便快捷地获得花卉的三维形态模型,利用2个平行且位置相对固定的摄像机,组成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运用Chatterjee方法进行摄像机标定,采用区域相关匹配算法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立体匹配。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重建花卉三维曲面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对花卉进行三维重建,具有快速、非接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立体视觉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立体视觉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是一种全新的手段 ,能高效地对样地进行调查 ,并且为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供一种获取林分调查因子的技术 .该文从林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 ,探索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可行技术路线 .针对树干边缘的特点 ,提出了Canny算子检测的树干边缘和外极线约束下、交互式的区域相关立体匹配策略 .采用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树林中FUJIFILMFinePix 6 90 0Zoom数码相机拍摄的立体图像对 ,实现了立体视觉技术测量树木点位和胸径 ,并估计了在实验条件下的量测精度 .  相似文献   

3.
树木参数是林业调查的重要指标。依据双目视觉原理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测树方法研究,利用经纬仪和CCD代替双CCD,减少计算误差,再经图像处理和识别提取出树木参数。  相似文献   

4.
树木参数是林业调查的重要指标。依据双目视觉原理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测树方法研究,利用经纬仪和CCD代替双CCD,减少计算误差,再经图像处理和识别提取出树木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番茄自动化采收,针对温室光照条件多变、背景复杂及果实簇生遮挡的特征,构建了基于线结构光视觉的番茄果实识别定位视觉系统,并提出了一种针对簇生重叠果实的区域分割方法。在(2R-G-B)色差模型下利用动态阈值分割,提取成熟果实区域;计算亮度渐变梯度向量,采用灰度重心法提取结构光条纹中心线;基于线结构光立体测量原理,在光条纹扫描视场过程中实时获取成熟果实表面三维信息,并映射形成果实表面与相机光心距离深度图像,实现簇生重叠果实区域的立体分割;基于果实表面激光条纹点空间坐标拟合果实外接球体,获取果实形态和空间坐标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单次识别测量耗时2.8s,果实直径测量误差小于6mm,果实与摄像机中心距测量误差小于8mm。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草坪植株高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视觉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农业领域,有助于精准农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针对坐骑式零转弯半径(ZTR)割草机刀盘高度无级调节问题,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对草坪植株高度进行测量可推动其智能化发展.首先对地毯草灰度图像中的V分量进行图像增强、形态学处理、阈值分割等预处理提取出植株图像.本研究提出一种结合高通滤波与Foer...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重叠柑橘空间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精准识别和定位是智能采摘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提出了一种针对户外重叠柑橘的三维空间定位方法。首先,从双目左右图像中提取重叠柑橘果实轮廓并进行高斯平滑,通过曲率分析,找出异常的轮廓像素点;其次,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异常像素点,分析该线段上的像素点到柑橘轮廓的距离,在相邻两正常线段的交点处完成重叠柑橘轮廓分割,并通过寻找异常线段剔除对应的非柑橘轮廓像素点;再者,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重建柑橘目标轮廓,并获取柑橘的中心;最后,根据双目极线约束和图像相似度,对重叠柑橘中心点进行匹配,并基于视差原理计算柑橘中心的深度值及三维空间坐标,确定重叠柑橘的遮挡关系。户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定位误差为6.38 mm,满足柑橘采摘机器人户外采摘作业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果实的精准识别和定位是智能采摘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提出了一种针对户外重叠柑橘的三维空间定位方法。首先,从双目左右图像中提取重叠柑橘果实轮廓并进行高斯平滑,通过曲率分析,找出异常的轮廓像素点;其次,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异常像素点,分析该线段上的像素点到柑橘轮廓的距离,在相邻两正常线段的交点处完成重叠柑橘轮廓分割,并通过寻找异常线段剔除对应的非柑橘轮廓像素点;再者,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重建柑橘目标轮廓,并获取柑橘的中心;最后,根据双目极线约束和图像相似度,对重叠柑橘中心点进行匹配,并基于视差原理计算柑橘中心的深度值及三维空间坐标,确定重叠柑橘的遮挡关系。户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定位误差为6.38 mm,满足柑橘采摘机器人户外采摘作业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幅多角度的拍摄方法对二维图像进行采集,通过数字化处理得到单株水稻各视角侧面投影及轮廓图像。然后使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构造单株水稻的可视立体包络,从而得到单株水稻的三维立体像素模型。使用移动立方体算法对单株水稻立体像素模型进行外围表面重建,最后得到单株水稻三维重建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用林分生长模型更新松树小班平均胸径和树高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外业工作量,用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松类样地数据1 142个,建立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林分生长模型,给出用该地区上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更新本期调查数据的方法,并通过现地调查的39个小班,采用成对T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79%,相对总误差为0.16%和8.43%,预测精度分别达98.33%和96.53%,说明该方法精度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林木生长状态测量的准确性,克服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从视差处理的角度出发,将图像处理技术与视觉理论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时间点采集到的树木图像信息,判断出一段时间内树木生长状态的变化情况。试验过程中,将待采集图像的树木上标出红色的矩形信息点,并利用双摄像机针对标出的特征点进行采集,然后将2幅树木图像进行对比研究, 分别计算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树木上信息点空间信息,从而确定该段时间内信息点的位置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针对标定的信息点,传统测量方法在高度和粗度分别增长5.63 mm和5.75 mm,二者数值相近,与林木生长实际不符;而基于视觉技术的测量,高度和粗度分别增长2.4 mm和1.5 mm,高度变化是粗度变化的1.6倍,与林木的实际增长过程是一致的。所以,基于视觉技术的测量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树木的无损测量研究,判断出树木的生长状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自动仓库是现代物流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介绍了基于触摸屏和PLC的农产品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它以三菱FX2N-80MR-001型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结合三菱F940GOT-LWD-C型触摸屏,采用了光电检测、变频调速等技术,将农产品的存储过程自动化,减少了外来因素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此系统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可靠的控制性能,使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我国农产品加工储藏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参数,是研究森林碳平衡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松林分生物量将为评估云南森林碳汇能力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在滇西北宁蒗县翠玉和红桥乡设置云南松样地,对样地进行了每木检尺和标准木生物量调查,建立了云南松单木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回归模型,并计算了云南松林分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及乔木层、草本及灌木层生物量大小。[结果]云南松乔木层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各器官生物量中,树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另外,由于样地海拔较高,土层较薄,林分平均生物量和生产力相对较低。[结论]云南松生产力在平均胸径为15.3 cm时达到最高峰,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菜叶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测量油菜叶面积的原理和方法,并以纸重法为标准对比分析了传统直尺法与此方法在油菜三种类型叶片叶面积测量中的优劣性。结果表明,计算机视觉法在精度上明显高于直尺法,尤其在无柄叶测量中此方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3.09%,低于直尺法的10.49%,进一步根据标准测量值对直尺法测量无柄叶时的系数进行校正,发现系数选择0.75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福建省67个气象台站1971-2006年的气象资料,结合福建森林火险预报模式确定影响森林火险等级的主要气象因子,按行政区划和森林防火期将气象数据归类,最后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气象因子的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区森林火险高等级的气象影响因子不同,最小相对湿度及温度差对北部和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蒸发量对西部和东南沿海影响较大,降水量对东南沿海影响较大;各因子的时间分布状态造成1月森林火险等级较高,2月、11月和12月次之,其余防火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太行山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通过对草木樨,紫花芷蓿,挲相旺与刺槐的不同搭配与种植方式的研究,发现刺槐与草木樨混种结构,尽管在造林初期林木的存活率及年生长量稍低,但在造林后4a的累计经济效益最高,可大大缩短造林成本的回收期,为一良好的林草立体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东方红林场森林立地分类及其适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交互信息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东方红林场地形因子与森林种群及林分类型的相关关系。进而以地形作为分类因子,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工具对该区域进行了立地分类。统计了各种立地分类区、立地类型组及亚组的面积。同时,以信息增量为异质性指标,对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水曲柳在东方红林场的立地适生性进行了空间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近景摄影测量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广泛用于树木三维数据的获取,通过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方法获得的数据各有优缺点,但它们优势互补构成获取立木数据强大的工具。三维激光扫描有快速获取数据的优点,缺点是容易留下没扫描的空白区域(扫描漏洞);摄影测量能根据人们的主观愿望布置测量控制网,很灵活地采集数据点,能够补充扫描漏洞没有数据点的缺陷,缺点是因布置测量控制网,要增加劳动强度,再者在影象上灰度变化不明显的部位无法获得同名像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三维建模的精度。试图探讨利用近景摄影测量辅助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采集技术来恢复单木空间实体,计算胸径、任一处的直径、树高、树冠体积等测树指标,最后得出材积方程,服务于森林资源的精准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