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国稻7号在浙江开化的试验结果表明,国稻7号在浙西缺磷贫钾地区种植,要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尤其是钾肥的用量。每667 m2适宜用量为纯N 11.9 kg,P2O5 4.5 kg,K2O.10 kg。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最佳配方施肥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鄂西北地区上等肥力田杂交水稻优质高产配方施肥方案,氮、磷、钾肥料的最佳用量比,枣阳市有关农业部门在该市兴隆镇进行了水稻氮、磷、钾肥料不同用量配方的试验研究。其经济合理的施肥措施是:尿素26kg/667m2,普钙38kg/667m2,氯化钾7kg/667m2。  相似文献   

3.
大丰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点的小麦"3414"试验,获得土壤基础地力供氮量、每100kg籽粒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磷钾丰缺指标等参数,用地力差减法来推荐氮肥用量,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来推荐磷、钾肥用量,得出目标产量下氮磷钾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大丰市小麦目标产量为465kg/667m2,最佳施肥量N15.9kg/667m2、P2O54.5kg/667m2、K2O5.3kg/667m2。  相似文献   

4.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沿江地区早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氮的增产效应磷的增产效应钾的增产效应;N、P互作效应最高,其次是N、P、K,而NK、NP互作效应较差;通过模型比较分析,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1.7kg/667m2、2.8kg/667m2和1.5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540kg/667m2。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土配方项目"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建立天长地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获得该地区最佳施肥量为氮(N) 18.32kg/667m2,磷(P2O5) 3.10 kg/667m2,钾(K2O)4.71kg/667m2,经济最佳产量为410.22 kg/667m2.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处理的产量显著大于缺氮处理、缺磷处理及缺钾处理的产量,且氮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合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江苏省丹阳市应用"3416"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 15.6 kg/667m2、P2O5 5.2 kg/667m2、K2O 6.8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622.5 kg/667m2.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氮>钾>磷;过量施用氮、磷、钾肥造成水稻对氮、磷、钾奢侈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在氮、磷供应量确定的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钾肥用量增到一定量后,产量又呈下降趋势,最大施钾量为23 kg/667 m2,最佳效益施钾量为15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宁远县中稻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3414配方试验对肥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钾肥是影响中稻产量的主要元素,其相对产量为87.97%;中稻氮磷钾最大施肥量分别为:氮10.88 kg/667m2、磷2.44 kg/667m2、钾6.22 kg/667m2,对应产量为526.6 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9.0 kg/667m2、磷2.25 kg/667m2、钾5.65 kg/667m2,对应产量为524.45 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黔油20号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油菜黔油2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作用的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240.56 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7 750~8 494株/667m2,纯氮14.085~15.425 kg/667m2,速效磷10.688~11.888 kg/667m2,速效钾11.855~13.425 kg/667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和钾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获得四川省西昌市紫潮沙泥田上水稻产量(Y)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模型为:Y=501.209+21.166N+13.038P+12.716K-0.612N2-0.044P2-0.058K2-0.118NP-0.501NK-1.011PK(其中N、P、K为N、P2O5、K2O的用量).在设定的氮磷钾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可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12.287 6 kg/667m2、磷肥(P2O5)5.239 3 kg/667m2、钾肥(K2O)11.011 7 kg/667m2,最高产量为735.42 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1.273 9 kg/667m2、磷肥(P2O5)4.053 7 kg/667m2、钾肥(K2O)8.941 1 kg/667m2,此时产量为730.81 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耒阳市花生新品种的需肥规律、供肥性能和肥料增产效应,对豫花4号进行了施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试验的最高产量的施用量分别为9.12、5.87、8.11 kg/667 m2,花生最高产量为279.3 kg/667 m2;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最佳经济施量分别为8.86、5.77、7.32 kg/667 m2,花生最佳经济产量为278.8 kg/667 m2;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58.71%、21.04%、29.53%。这表明氮、磷、钾肥的增产幅度与土壤养分丰缺有密切关系;氮肥是提高产量的基础,增施磷、钾肥,是提高产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0"完全试验方案设计和大田示范对比试验,确定棉田氮磷钾肥的合适比例和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肥、钾肥能显著增加棉花产量,磷肥的增产效果则不明显;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增产棉花25.3 kg/667m2,增产率11.5%,增收达到92元/667m2;棉田最适宜的肥料用量为氮18kg/667m2、磷(P2O5)4.8 kg/667m2、钾(K2O)10~12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磷、钾和有机肥4因子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种子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15.98~19.02kg/667m2、磷肥用量在22.83~27.17kg/667m2、钾肥用量在9:23~10.69 kg/667m2、有机肥用量在2350.77~2497.04kg/667m2时,一年生黑麦草A2003种子产量大于42.73kg/667m2,为较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14.
杂交高粱泸杂四号氮、磷、钾肥配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泸杂四号高粱的氮、磷、钾肥平衡配方施用方案,于2003年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在万州区响水镇进行了杂交高粱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及配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建立了产量与肥料因子的函数模型,并进行数学模拟寻优,探索了种植泸杂四号高粱的氮、磷、钾肥平衡配方施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泸杂四号产量最高(487.85kg/667m2)的施肥方案为施纯氮15kg/667m2、五氧化二磷12kg/667m2、氧化钾12kg/667m2。  相似文献   

15.
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务川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氮肥增产效应>磷肥增产效应>钾肥增产效应,氮磷肥互作效应>磷钾肥互作效应>氮钾肥互作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84kg/667m2、12.81kg/667m2和15.31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615.23kg/667m2。  相似文献   

16.
邱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2-23,25
2007年在潼南县灰棕紫色半沙半泥田进行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的主要因子是氮、磷、钾,在氮、磷、钾3个因素中影响效应以氮最大,而磷和钾的影响效应相似。随施肥水平的提高,钾的影响效果呈现高于磷的影响效果。水稻最高经济产量为531.01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4.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519.27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7.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0 kg/667 m2、氧化钾1.5 kg/667 m2。氮磷、氮钾、磷钾交互作用对水稻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土壤全氮含量为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7.
"3414"试验是确定水稻科学施肥的重要方法。灰棕紫泥田土种是川南丘陵区水稻种植的重要土种,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该土壤上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函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出推荐施肥量。从分析结果看,氮肥的增产效果好于钾肥、磷肥;氮钾配合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缺氮的相对产量为74.63%,缺磷的相对产量为87.15%,缺钾的相对产量为86.04%,土壤中氮素供应低,磷、钾素供应中等。水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最高产量为632.4kg/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3.8kg/667m~2、5.8kg/667m~2、9.7kg/667m~2。氮磷钾配合最大施肥利润为344.9元/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1.6kg/667m~2、5.3kg/667m~2、7.2kg/667m~2。推荐隆昌县水稻灰棕紫泥田施肥量:N 9~12kg/667m~2、P_2O_5 5~5.5kg/667m~2和K_2O 6~7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吴邦强 《农技服务》2012,29(5):562-563,566
为了探明道真县威芋3号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方组合,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以威芋3号品种为材料,通过"3414+1"田间试验,探索偏砂黄泥土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等偏砂黄泥土的最优施肥量为:N=10.14 kg/667 m2,P2O5=5.08 kg/667 m2、K2O=11.42 kg/667m2,缺N、缺P和缺K的相对产量分别为59.41﹪、74.57﹪和73.43﹪,中等肥力的偏砂黄泥土施用氮、钾对马铃薯产量仍有较大影响,磷次之。说明,偏砂黄泥土增施氮、钾肥,配施磷肥仍是夺取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小麦品种扬麦22在靖江市种植过程中的氮、磷、钾肥量的施用情况最佳施肥配方,特参照李仁岗的"3414"试验方案,开展了扬麦22号"3414"完全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靖江市油沙土地力高产田块小麦目标产量可达450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430 kg/667 m2,最佳施纯N 15.8 kg/667 m2,P2O55.57 kg/667 m2、K2O 3.05 kg/667 m2,氮、磷、钾配比为1:0.35:0.19。  相似文献   

20.
芜湖市三山区鲜食毛豆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毛豆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纯N 5 kg/667 m2、P2O55 kg/667 m2、K2O 5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