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是保证水稻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多,耕地较少,目前仍存在着粮食安全问题。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储备粮的最大量品种,占国家储备粮的一半以上。培育高产、稳定、优质的小麦品种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改善民生问题。加强小麦育种的创新工作已成为广大粮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小麦的育种工作进行创新,努力提高小麦的育种水平,及时调整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使小麦的育种朝多元化、高产化的方向发展是已成为农业工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要满足全国十三亿人口的需求,而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种植,直接关乎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发展。为确保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人们应注重对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努力提升我国水稻种植的产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1优质水稻栽培技术1.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种子会对水稻的产量以及水稻的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磊 《河北农业》2020,(1):14-15
正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要食物来源,为保证水稻的充足稳定供应,我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水稻育种等工作,使得水稻产量稳步提升,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本文以水稻种植作为出发点,系统梳理现阶段水稻种植过程中存在问题,以水稻种  相似文献   

5.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12-23
水稻是我国超过60%人口的主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表型鉴定和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常规育种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稻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广泛的稻种资源中挖掘特异优良基因,开展高效准确的分子育种被认为是实现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水稻育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立了“广东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以此为依托平台,充分利用水稻所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和水稻常规育种的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稻重要性状基因的鉴定和分子育种,已取得显著成绩。对1992年以来水稻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的构建、水稻重要性状基因鉴定,特别是对水稻稻瘟病抗性、耐冷性和收获指数的分子遗传研究、以及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水稻分子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管理》2015,(6):77-79
文章以我国正在构建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为背景,分析了种业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不对称性,提出了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即提高对水稻育种基础公益性研究的认识,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水稻育种基础公益性科研投入,做好技术储备;启动水稻育种专家培养和保护工程,做好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系着国本,水稻作为主粮之一,水稻育种、育苗以及田间管理都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国目前还处于传统的农耕模式,该模式既不利于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让农民和农业组织更便捷及时地获取农业生产知识,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本文在水稻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总结出这一种技术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2],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得益于科技发展尤其是水稻育种科技的进步,自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应用以来,我国水稻单产先后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新时期消费者对水稻品种和稻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当前的水稻育种效率仍不够理想,难以满足未来需求。作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在育种过程中的杂交分离世代需要经过多代连续自交才能实现性状的纯合稳定。然而,大田环境下水稻生长周期长、难以进行周年种植,导致水稻育种周期长,成为水稻育种的瓶颈之一。快速育种(Speed breeding)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环境调节和生长调控等综合措施促进作物生长、开花和成熟从而加快作物世代进程的新技术,可以缩短从种子到种子的繁育周期,实现一年多代繁育,有望显著缩短育种年限、提升育种效率。本文以水稻为重点,从作物快速育种技术的兴起、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概况、水稻快速育种中的关键基因、影响水稻繁育周期的环境因素、快速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的融合等方面,系统梳理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重点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推动水稻快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水稻育种效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水稻是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提高农户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我国也是人口大国,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长丰县推广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前在国家重视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水稻的生产要以绿色高产为核心,在确保水稻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存所需。长丰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北部下辖县,为水稻生产大县,常年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民赖以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将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进行分析有利于水稻超高产目标的实现,更是对我国解决粮食安全和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稻生产和育种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结合层次法对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民赖以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将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进行分析有利于水稻超高产目标的实现,更是对我国解决粮食安全和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稻生产和育种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结合层次法对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水稻研发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转基因技术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转基因水稻项目以来,我国全方位地开展了转基因水稻育种研究。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转基因水稻的应用将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农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主食是大米,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水稻生产、消费的大国,人们对稻米的品质一直都非常关注。在我国的农作物里,水稻也是人们主要的粮食供应,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所以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及在种植经营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等问题都非常重要。为此,加强对水稻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会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优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梳理2005—2016年间我国审定的629个水稻品种信息,分析其育种方法、品种特性与适宜区域等特性;预测水稻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稻品种选育政策建议,既改进法规制度、加强转基因育种技术储备、强化品质育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20,(1):19-22
水稻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是约50%世界人口的主要粮食,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保证我国水稻高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环境胁迫尤其是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各个时期都会造成极大损害,从而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可能性,多个研究组报道了水稻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水稻响应高温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从基因克隆、重要SNP鉴定及功能分析等方面阐述水稻耐高温分子机制,为利用分子育种方法鉴定及选育耐高温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增加,我国出现了粮食需求量的增长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局面并存,粮食供求压力大。我国粮食增长潜力与粮食供求态势成为国内外持续性的关注话题。中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我国粮食安全与供求平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从水稻栽培入手,探讨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食,其中尤其以亚洲国家最为典型,其以水稻作为主食的人口高达90%以上。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仍将继续攀升,因而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国作为重要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对水稻育种、生产产量、水稻品质以及水稻生产未来  相似文献   

19.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镉超标问题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实现水稻安全生产迫在眉睫。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是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常规表型筛选到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从常规育种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分子育种技术,低镉水稻品种选育技术将会走向精准化、高效化与智能化,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综述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低镉水稻材料创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低镉水稻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居民健康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耗都很大,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农产品出口的大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主要源于我国的专家不断研究出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全世界的粮食危机贡献了力量,本文主要探讨水稻高光效育种这种新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