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近年来,汕头市养猪生产发展势头强劲.但目前普遍存在重视扩大生产规模,轻视种猪繁育体系建设的现象,导致种猪种质普遍退化,商品猪杂交优势不明显,饲料报酬偏低,饲养成本加大的问题.笔者建议通过落实几项技术措施来提升汕头市规模化养猪场种猪繁育体系生产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汕头市养猪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养猪生产发展势头强劲。但目前普遍存在重视扩大生产规模,轻视种猪繁育体系建设的现象,导致种猪种质普遍退化,商品猪杂交优势不明显,饲料报酬偏低,饲养成本加大的问题。笔者建议通过落实几项技术措施来提升铜川市规模化养猪场种猪繁育体系生产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铜川市养猪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曲靖市是云南养猪优势和重点区域。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产业规模发展与种猪生产效率不高的矛盾突出,养猪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尚需提高,繁育体系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种猪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合理规划生猪繁育体系,优化猪群结构;加强种猪生产经营活动监管;重视并继续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选育力度;重视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建立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完善人工授精网络。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养猪业生产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饲养管理人员越来越重视种猪的繁育以及健康饲养工作,通过对种猪繁育体系的完善,并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及技术手段,以实现有效提高种猪综合质量的生产目标,提高猪场饲养生产效益。同时在生产中还应该给种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从而有效降低种猪的发病风险,减少药物使用率,控制肉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等,在促进整个养猪生产健康发展的同时,能给市场提供安全绿色的肉食品。本文主要从种猪场的繁育工作入手分析,并且根据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提出了有效的健康饲养关键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养猪生产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的大趋势,从生猪结构、种猪生产、规模经营、猪肉加工和市场体系等五个方面,对陕西省养猪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突出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努力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肉类加工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养猪产业升级,推动养猪生产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陕西养猪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于2000年和2005年先后从法国伊彼得基因优选公司引进法系种猪.形成了目前国内法系种猪大型生产基地。该中心利用引进的法系种猪。系统地开展了法系种猪的生产、选种选育、种猪推广、建立完善繁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配套系猪选育工作.积累大量关于法系种猪的饲养管理、选育、推广及生产的技术经验.现将法系种猪饲养管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于2000年和2005年先后从法国伊彼得基因优选公司引进法系种猪,形成了目前国内法系种猪大型生产基地。该中心利用引进的法系种猪,系统地开展了法系种猪的生产、选种选育、种猪推广、建立完善繁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配套系猪选育工作,积累大量关于法系种猪的饲养管理、选育、推广及生产的技术经验,现将法系种猪饲养管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印孙 《中国猪业》2012,7(10):13-13
<正>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的饲养数量居世界第一,但不是养猪强国,种猪的生产水平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种猪企业的规模小而且过于分散,科技投入不足。我国的种猪业还只是进行简单的"引种—扩繁—退化—引种—扩繁—退化",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国外种猪企业。国家层面的联合育种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各自为战,地方政府也没有主导育种。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正邦集团将通过新成立的"加美(北京)种猪养殖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美)对种猪进行专业化运作,并期望最终发展成  相似文献   

9.
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是生猪生产的重中之重,是解决重庆市生猪良繁体系基础薄弱、繁育体系不健全、种猪质量滞后与数量严重不足、养猪生产水平不高等问题的钥匙。本文对重庆市生猪良繁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发展目标任务,模式结构,规划布局,主要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适合重庆具体情况的生猪良繁体系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引进良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很多小规模养猪的农户,特别是刚步入养猪行业的专业户都青睐于引进体质量大的猪,觉得引进种猪的体质量越大,其生产性能就越好。其实,引进体质量过大的种猪极易给今后的生产带来隐患,原因如下。1)体质量大的种猪多数是种猪场长期销售过程中被客户选剩下的猪,不仅挑选余地较小,而且还极有可能在繁殖或生产性能方面有缺陷。将来一旦发现购买的种猪质量较差,繁育的后代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猪育种、种猪生产、种猪销售、精液销售及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养猪科技企业。目前拥有大白母猪1200头、杜洛克母猪600头、长白母猪600头,共计繁育群体2400头。六马种猪,源自于美国华多原种猪基因,以中美合资"北京六马华多种猪有限公司"为核心群。2012年,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调整了种猪结构,并新增加一个核心育种群——徐州六马种猪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种猪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积极开展种猪的联合育种,利用集团化养猪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优势,建立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和种猪性能测定制度.实现种猪产业升级转型是做大做强中国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2012年12月8日,唐人神集团(以下简称唐人神)在湖南株洲召开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与全国400多家生猪育种及相关企业建立“生猪育种产业联盟”,此举将开创中国种猪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属于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然而,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局面,长期以来,处于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猪资源一直依赖进口。改变这种局面的关键一环是科学地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这对于种猪的分子育种和联合育种等的推广至关重要。生产性能测定是对种猪进行客观评定的首要基础。本文综述了种猪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可为科学地开展种猪的性能测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技术》2005,(2):29-30
近日,大连富美山庄与北京养猪繁育中心合资建设万头种猪基地项目在金州正式签约。该中心投资1150万元,建成后年出栏1.2万头祖代种猪,是辽南地区最大的种猪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品种在养猪成功要件中占据44%的比例,这是养猪行业所公认的,但同养猪发达国家比,我国饲养者对品种的意识却需要加强。当前,随养猪产业化的发展,产业化发展对种猪、种猪繁育体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认清趋势,整合发展思路,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为今后养好猪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付昌友 《养猪》2023,(5):56-59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猪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肉类动物产品,其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高质量猪肉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在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养猪行业对贵州省畜牧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健康养殖对贵州省种猪繁育技术的进步和成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种猪繁育核心群体的指标、繁殖种猪核心群体的构建、健康养殖界定及其要点等几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优化和改进现有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提高种猪健康养殖过程中的繁育技术,促进我国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养猪》1992,(1)
四川省原种猪场,是采用国际先进的育种技术及工厂化养猪工艺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起来的国内最大的种猪生产场,集科研、生产为一体,以引进、繁育、推广先进的瘦肉型配套系种猪为主要生产目的,具有年提供35000头种猪与商品猪的生产能力。自1988年建场以来,经有关专家反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大国,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之中,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猪资源一直依赖进口。为此,全国畜牧总站高度重视,多年来已先后多次组织专家、企业进行研讨,并制定、颁布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瘦肉型种猪遗传评估技术规范》等,尤其是在2003年又牵头实施了农业部“948”项目“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猪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约克猪在我国的杂交繁育体系中,主要作为三元杂交繁育体系中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品种。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的引进是作为农业部“948”种子工程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著名育种专家直接从加拿大引进。该猪种的引进,旨在利用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高等特点,通过有效的选育方法,选育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种猪,发挥其最大的遗传潜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养猪生产。我场于1998年初引进一套(10公30母)双肌臀大约克种猪。在中国农大专家的指导下,对该种猪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和生产性能测定。1 繁殖性状通过前一段时间的饲养观察,双肌臀…  相似文献   

20.
种猪的健康繁育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建立良好的种猪繁育体系,应用科学的养殖模式培育高质量的种猪,是促进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对种猪繁育体系的建立以及对种猪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