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山丘区植树造林是采用全部整地还是局部整地的研究表明 :全部整地使植被全部丧失土地裸露 ,严重削弱了林地作为生物资源库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流域退化和野生生境的破坏 ,以及生存质量的恶化和发展潜在资源的大量减少 ,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局部整地则较好地给生物多样性留下了生活的空间 ,可起到保持水土、减少灾害、改善生存生态环境和保护持续发展潜在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上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对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正日益受到严重的威胁。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因此,建设部把“编制城市建成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列入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武汉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然而,目前…  相似文献   

3.
我国天然林资源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源头,担负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洪防涝,保护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改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但是,由于过量采伐,毁林开垦,乱砍滥伐和自然灾害等,已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日趋加剧,自然灾害频繁,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有林区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切实的对策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是当务之急,天然林转轨经营势在必行。根据世界…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危害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入侵植物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本地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物种单一化。二是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使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国际上已经把外来入侵植物列为除栖息地破坏以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不同造林方式培育的人工森林群落的样方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整地干扰强度对森林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方式对群落植物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穴状造林整地培育的森林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2)整地方式对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影响不同,其中对草本层的影响最大;(3)草本层对整个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贡献率最大。建议在中亚热带阔叶林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适宜采用穴状整地或封山育林方式以保育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TS/PDA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剧增、资源粗犷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生态环境恶劣,与此同时,植物多样性以空前的速度丧失,植物物种的迅速减少及灭绝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围绕森林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需要,研究植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布设方法及每木监测技术,利用空间信息技术、植物调查技术,实现植物多样性监测样地控制网布设及监测样方的测设,实现基于TS/PDA技术每木信息采集与定位一体化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外来物种入侵正在严重影响着生物多样性。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目标的保证。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纤维、皮毛、木材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提供了清洁的空气和适宜的环境温度,及具有一些特殊的潜在价值巨大的基因资源。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就会短缺,适于居住的环境将遭到破坏,经过上亿年的进化而保存下来的基因资源及它…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破坏带来严重后果,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对策、强调指出,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种群繁衍,种群消长动态的关系,为缓解目前生物多样性所承受的压力其促进恢复,人为干预、强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加强营林技术措施是定向培育理想的森林生物群落,稳定并发展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工作。保持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森林自然调节能力,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并已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需要丰富的物质,更需要美好的家园。因此,保护野生生物,保护生物和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人类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环境保护的根本在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当你读了这篇文章,如果能从中领悟到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详细阐述了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紫金山植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森林生态环境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外来入侵植物的引入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紫金山植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些地区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危机,生态功能减弱;草原面积减少,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环境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黑龙江应从国土长治久安出发,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保住45.8万平方公里土地、保护3700万人民的生存条件和整个国家生态安  相似文献   

12.
在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竹类分类混乱、资源不清、研究基础薄弱和竹类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在今后的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突出对我国特产、珍稀、濒危竹类植物的调查、认定和拯救保护,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珍稀竹类的人工培育利用,重视和加强珍稀濒危竹类的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但由于人民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对湿地的盲目开发,大面积湿地退化和消失,野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湿地资源正在逐渐的丧失和破坏,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只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物圈平衡,人类才能得以生生不息的繁衍生存,社会才能永不止歇地向前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乱砍滥伐的现象甚为猖獗,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环境恶化,各类植物数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部分物种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抢救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势在必行。以福建山区为例,阐述了福建地理环境和植被特点,提出了福建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具体抢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然林采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谈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适地条件选择地形坡度小于15°,水土流失不严重,原生植被较好,土层厚度不小于20cm,土层不连续、有杂石裸露,带状整地、全面整地有困难的区域。2.整地时间及方式(1)整地时间为了能充分利用7、8、9月雨季水量多的时机,并与6月初至7月中旬土蝗、芫青等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形成时间差,可在4月与7月上旬两个时段进行人工整地,同步播种,可不考虑土壤水分,干寄籽,等雨发芽。(2)整地方式全部采用沿等高线人工局部小穴状整地。规格为单行行距3m,株距1m,双行行距1m呈一带,带间距5m,株距1m,平均每亩为222…  相似文献   

17.
发展非木材林产品 保护天然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担负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洪防涝,保护大江大河,改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任务。但是,由于过量采伐,毁林开垦,乱砍滥伐和自然灾害等,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影响了国有林区的发展,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是当务之急,天然林转轨经营势在必行。根据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和经验,发展非木材林产品是保护林区资源和转轨经营的重要途径。“林副产品”一词是根据森林永续利用学…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热带森林的变迁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是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岛的野生植物种类约占全国的11.6%。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热带森林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森林覆盖率已由1950年的35.4%下降到1990年的7.9%,全岛受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动有102种,植物93种,已灭绝的植物1种,许多物种的生存目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文中分析了海南岛热带森林的变迁情况、毁林原因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海南岛热带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土植物在园林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引起的直接后果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在园林绿化中较多地应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作为大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能为当地物种的保护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园林绿化发展的背景出发,提出应用乡土植物的必然性,并介绍了它在提高植物与动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同时以广州园林绿化作为案例诠释理论,并提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做的工作,以及在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配置。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攀枝花市地处川西南山地,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气候、土壤条件多样,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适宜条件,研究表明:(1)生物物种丰富多样,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且植物的旱生性明显。(2)在森林中各类型多样性指数较大的从大到小依次是云南松、云南松与阔叶林混交林、栓皮栎和柞栎林、多变石栎和硬斗石栎林、桤木林等;草地的多样性指数表明,山地疏林草地、山地灌木草地多样性较大。(3)景观镶嵌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自然植被面积减少,次生植被扩展;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类型上升100米-200米;森林面积不断减小,结构日趋简单化;草地也因过牧不断退化;栖息地发生重大改变后,动物资源也大受影响,分布区减少,种群数量减少。森林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其次依次为草地和栽培植物种群;景观的碎裂化程度不断增高。(4)以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珍稀生物资源(主要讨论珍稀植物资源)和栽培植物种群为生物资源包含的主要内容,以景观的稳定性、多样性、碎裂化程度和各景观元素的优势度为生物资源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一是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程度均较差,二是多样性和破裂化对生物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尤为显著,景观的碎裂化问题相当严重。因此,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稳定性;同时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充分发挥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储存基因、繁衍珍稀动植物资源等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