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滨草甸草场土-草-畜(绵羊)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铜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铜处于适宜水平.牧草中铜浓度在冬春季和夏季正常,可维持牧草的正常生长,而秋季缺乏,但冬春季和秋季牧草中的铜含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绵羊对铜的日摄入量不足;三季节的血铜浓度较正常,而被毛铜在冬春季有缺乏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防治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地区家畜微量元素代谢病,合理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采用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地土壤-牧草-家畜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铜和硒处于缺乏状态。牧草中铁和锰元素处于过量状态,硒为缺乏状态。与健康绵羊的各项指标相比较,血浆中铁和锰分别于夏秋季节和全年高于正常水平,硒和铜元素分别于秋季和冬季低于正常水平;肝脏中铁和锰全年高于正常水平,铜冬季低于临界值,硒元素秋冬季节低于正常水平;被毛中铁全年高于正常水平,而铜和硒全年低于正常水平。结合放牧绵羊对各种矿物质的进食量和消化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地区为高铁、高锰、低硒的生态环境,同时铜和锌处于季节性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5.
对天然草地牧草和补饲草料的营养动态进行3年的检测研究,证实了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随其生育期而变化的规律。在夏、秋季节内,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13.71%~19.09%),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较低,牧草的体外消化率较高(60%~70%),其代谢能浓度也较高(7.9~11.8MJ/kg);在冬春季节内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较低(5%左右),中洗纤维和酸洗纤维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高达11%左右,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很低(21.85%~45.36%),其代谢能值也较低(2.8~6.5MJ/kg),而这一时期内补饲干草的质量较差,其粗蛋白含量较低(7%左右),木质素含量较高(8%左右),体外消化率很低(37.7%~47.4%);补饲精料的营养价值较高,但因其价格昂贵而限制其用量。放牧绵羊的营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呈现周期性的营养缺乏,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绵羊体内氮源供应不足、补饲干草质量差、青饲料缺乏和寒冷应激等,成为放牧绵羊的主要营养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于2004年4月、7月和10月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土壤、牧草和家畜系统,进行微量元素(铜、钼、锰、锌和硒)盈缺分析,表明该地区秋季牧草中铜浓度为3.77±2.15 mg/kg,冬春季绵羊被毛中铜浓度为1.94±0.35mg/kg,低于健康绵羊被毛中铜浓度3.68±0.74mg/kg;钼在土壤和血清中的含量较为充足,但被毛中钼的含量在三个季节分别为0.03mg/kg、0.05mg/kg和0.03mg/kg,均低于正常值(0.16mg/kg)。锰和锌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体系中锰和锌不缺乏。土壤硒含量为0.061mg/kg~0.120mg/kg,低于土壤缺硒的临界值(0.5mg/kg),属于缺硒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牧草中硒处于一般缺乏状态(全年平均为0.03mg/kg),血清和被毛中硒的浓度均低于正常水平,也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7.
于2004年4月、7月和10月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土壤、牧草和家畜系统,进行微量元素(铜、钼、锰、锌和硒)盈缺分析,表明该地区秋季牧草中铜浓度为3.77±2.15 mg/kg,冬春季绵羊被毛中铜浓度为1.94±0.35 mg/kg,低于健康绵羊被毛中铜浓度3.68±0.74 mg/kg;钼在土壤和血清中的含量较为充足,但被毛中钼的含量在三个季节分别为0.03mg/kg、0.05mg/kg和0.03mg/kg,均低于正常值(0.16mg/kg).锰和锌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体系中锰和锌不缺乏.土壤硒含量为0.061mg/kg~0.120mg/kg,低于土壤缺硒的临界值(0.5mg/kg),属于缺硒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牧草中硒处于一般缺乏状态(全年平均为0.03mg/kg),血清和被毛中硒的浓度均低于正常水平,也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8.
冷季牧草不足及营养品质下降是制约藏绵羊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提高高寒牧区草地及藏绵羊的生产力势在必行。作者查阅了藏绵羊冷季燕麦青干草补饲方面的文献,综述了藏绵羊冷季补饲的迫切性、燕麦青干草生产研究现状、燕麦青干草补饲对藏绵羊消化性能、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并针对今后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料在饲喂价值、补饲机制及冷季补饲技术的普及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对燕麦青干草在藏绵羊补饲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藏绵羊生产中冷季补饲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肃南县是一个靠天然草场放牧的传统畜牧业县,沿祁连山一线高寒地区的6个乡镇牛羊在冬春季7个月枯草期因缺乏饲草料、寒冷、冰冻等因素,甘肃高山细毛羊掉膘及抗病能力降低,采用优质牧草配合饲料补喂是有效途径。试验旨在研究补喂青贮饲用玉米+饲料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影响。为有效解决高寒牧区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质量-口罩法,分别在2、4、6、8、10、12月对天山北坡中段草地放牧的新疆细毛羊采食量进行测定,通过样方对牧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计算放牧绵羊微量元素摄入量,另外不同季节绵羊发生周期性生理变化,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把不同季节放牧绵羊微量元素摄入量和需要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得出不同季节绵羊从每天的采食中所获得的铁、锰、钴等微量元素能满足其需要。草地牧草中严重缺锌,母羊除在空怀期外其余时间锌缺乏量为16.0%82.2%,特别是在母羊泌乳前期只能从牧草中获得需要量17.8%的锌。绵羊怀孕后期和泌乳前期缺铜55%和59%,常年缺硒6%52%。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新疆伊犁牧区土壤-牧草-水(溪流)中铁、铜、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以评估新疆伊犁夏牧场微量元素的营养生态环境。在伊犁夏牧场卡拉卓恩(南坡)和唐布拉草地(北坡)海拔1400~2999 m垂直带,根据海拔分别采取土壤(n=75)、牧草(n=75)和溪水(n=75)样品,测定其铁、铜、锰、锌和硒含量。结果表明,伊犁夏牧场土壤中铁、铜、锰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15 418.4、32.6、474.5和115.8 mg/kg,牧草中分别为446.0、7.8、85.7和41.9 mg/kg,土壤与牧草铁、铜、锰和锌含量的相关性(R2)分别为0.43、0.82、0.47和0.72,土壤和牧草中铁、铜、锰、锌含量随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溪水中不含以上4种元素;土壤和牧草中不含硒,溪水含硒极微量。由此说明,伊犁夏牧场铁元素过多,锌、锰基本适宜,铜缺乏,而硒则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温性荒漠草原土-草体系中微量元素锰和铜的变化,对土壤、牧草中锰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中牧区以外,其他放牧区土壤锰含量随季节的推移极显著下降(P0.01),夏季牧区极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区,冬春季和秋季则轻牧区极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区(P0.01)。除对照外,轻牧,中牧和重牧区土壤铜含量夏季极显著高于其他两季(P0.01),冬春季和秋季不放牧或轻牧区极显著高于中牧和重牧区(P0.01)。各放牧区牧草中锰和铜(除中牧区)含量均冬春季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同一季节不同放牧区则各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研究伊犁夏牧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绵羊羊毛与血液中铁、铜、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规律,为夏季放牧绵羊科学补饲微量元素提供依据。选择在新疆伊犁夏牧场卡拉卓恩(南坡)和唐布拉草地(北坡)1 400~2 999 m垂直带放牧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和血液样品,测定其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并评估其微量元素的营养生态环境。结果表明,放牧绵羊羊毛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520.70、3.89、30.16、102.64 mg/kg和41.18 μg/kg,其中铜和硒分别低于正常值48.3%和79.7%,而铁高于正常值603.4%;血液中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357.05、4.18、0.25、3.08 mg/L和45.23 μg/L,其中铜、硒分别低于正常值29.9%和73.9%,而铁高于正常值95.5%。羊毛与血液中铁、铜、锰、锌、硒含量均随年龄而增加。不同性别绵羊间血液中锌、硒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地区主要草地类型草群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植物生长除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也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本试验分析了内蒙古地区38个主要草地类型牧草中所含的5种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硒)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区38个草地类型中约有12个草地类型缺锌,34个草地类型缺硒。作者对牧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放牧生态系统草畜间供与求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季节的变化,牧草生产改变着家畜食料及转化摄取食料的能力,在春、夏、秋季绵羊食物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高于草地牧草的15.99%、0.43%和2.71%。在冬季两者的含量几乎相等。但粗蛋白质食入量在春季比夏、秋、冬季分别多21.98%、40.40%和352%。干物质食入量在秋季比夏、冬、春季分别多17.64%、38.33%和72.23%,从而导致冬、春两季绵羊因食物不足而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牧草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盈亏状况,试验对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冷季(4月份和9月份)两种类型天然草地(紫花针茅草地型和高山嵩草草地型)牧草和土壤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硒的含量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植物相比,冷季两类天然草地型牧草中微量元素硒、钼含量极低,锌含量略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铜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而铁、锰含量却极高;以世界和我国土壤资料为标准,冷季两类天然草地型土壤中铜、锰、铁、锌、硒含量均低于世界和我国平均水平,而钼含量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17.
高寒草甸草地牧草产量及其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寒草甸草地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对所测高寒草甸草地实行全年封育,于7月、8月、9月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①牧草产量以8月分最高,小嵩草甸干草产量可达43.7g/m^2,灌丛草甸可达109.9g/m^2;②与环湖地区相同类群牧草相比,牧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牧草粗蛋白质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牧草粗纤维含量变化与之相反。牧草中锌含量缺额,硒、铜含量严重缺乏,必须对该区牲畜补饲硒、铜、锌制剂。  相似文献   

18.
<正> 微量元素是含量极微的化学元素,其范围一般为n×10~(-4)——n×10~(-3)%,但在草原生产中有着极其重大的生物学作用。牧草的高产稳产,牲畜的健康往往与草地土壤和牧草中存在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有关。我们对甘肃天祝金强河寒温潮湿草地类中的山地黑钙土,禾本科——莎草科型草地混合牧草以及四只绵羊的混合粪样,分别于六月、九月、十二月三个时期中,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其所含有的铁、锰、锌、铜、钴、钼等六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有四:1.了解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作为科学地评价当地牧草质量的指标之一;2.可  相似文献   

19.
人工草地是云贵高原石漠化地区的主要放牧地。本研究通过放牧试验、饲喂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云贵高原石漠化地区2个人工草场的营养价值和转化效率。放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放牧压力下,永善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微量元素和牧草产量显著低于寻甸试验地,但两地人工草地中牧草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绵羊对永善试验地牧草的利用效率要高于寻甸试验地,绵羊对永善试验地牧草中Mg、Fe、Cu、Mn等元素的消化率和沉积率均显著高于寻甸试验地。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寻甸试验地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牧草养分的含量高于永善试验地,绵羊的消化率也高;采食量和体增重2个指标的各自变化趋势也和以上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上述结果表明,虽然永善试验地牧草土壤相对贫瘠,牧草产量低,但家畜转化效率高,因此高原石漠化地区应在牧草成熟期后放牧绵羊,并补饲一定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0.
从海南省5个地区分别采集5种热带人工牧草样品,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铁、铜、锌和锰的含量。给出了热带地区牛、羊舍饲常用的5种人工牧草中上述元素的平均含量。从测定结果还可看出,不同地区的同种牧草,有些微量元素的平均值相近,但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甚至较大的差异;同一地区同一种牧草样品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