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明     
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证。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泄泻又称腹泻,是牛常见的一种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为主证。泄泻类型甚多,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伤食泄泻、劳伤泄泻等。其病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饮喂不节、劳役过度,或体质虚弱,或寒湿、湿热内侵所致。发生泄泻的牛往往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脱水、贫血等症状,轻者使役能力下降、重者终因营养缺乏而毙命。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胃肠卡他属于中兽医学"慢草"、"泄泻"的范围,以频繁泄泻、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或带黏液的一种疾病。严重者可因失水而产生脱水症状。本病临床可分为寒湿型、湿热型、脾胃虚弱型、伤食型4种。本文重点介绍了牛胃肠卡他的中药疗法。1病因1.1过食冰冻饲料空肠过饮冷水,或风寒外袭,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寒湿之邪侵入脾胃而成本病。1.2暑月炎天,使役大过急行乘饥喂料,而又过  相似文献   

4.
幼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以致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病发泄泻。由于时令、气候变化之异,冬、春季多见寒湿泄泻;夏、秋季多发湿热泄泻;单纯伤乳食所致消化不良性泄泻,则四季可见,故幼驹泄泻一年四季均多发生。6年来,笔者自拟葛藿止泻汤加减治疗幼驹泄泻21例,其中乳食内伤,消化不良者15例,外感寒湿引起者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泄泻是粪便中固形物相对减少而呈稀薄样或水样,排便次数增多的一类疾病,幼犬素体虚弱,此病较多见。笔者等用中成药结合艾条温灸治疗幼犬泄泻,疗效显著提高。1病因多因养管不当,饥饱不均,或喂食残羹剩饭,逐渐伤及脾胃,脾阳减弱,清浊不分而泻下。幼犬自身抵抗力弱,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外感寒湿,由表及里,入传脾胃,下注于肠,而致气虚肠冷,肠中水湿运化乏力而泄泻。2临床症状脾虚泄泻型:表现为毛焦肷吊,形体消瘦,粪便溏薄,  相似文献   

6.
1马冷肠泄泻的发病原因1.1本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多食冰冷草料用饮水,久卧湿地,外感寒湿,伤及脾胃,胃肠运化无力,寒湿下注,清浊不分,以致泄泻。1.2使役过度,草料质劣,肾阳不足,导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以致中气下陷,清浊不分,故而泄泻。2临床症状发病较急,肠鸣如雷,泻粪稀汤如水,无特殊气味,有时带白沫,完谷不化,尿少,耳鼻俱冷,口色淡白,腹痛,时有起卧,病畜精神倦怠,头低耳耷,被毛逆立,脉象沉迟。3诊断根据马发病较急,口色青白,口鼻发凉,肠鸣如雷,泻粪如水为特征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7.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1 病因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8.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的一种病证. 1 病因病理 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久渴失饮,空肠过饮冷水,或饮污浊水、泥浆水;或过食冰冻饲料、发霉腐败变质饲草饲料以及饮喂不均,过食草料,损伤脾胃的运化及腐熟功能,水谷不化,清浊不分,随大便排出而作泻.  相似文献   

9.
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之症,俗称"拉稀",是耕牛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道。临床上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肾虚泄泻和脾虚泄泻以及其它如寄生虫病引起泄泻等。  相似文献   

10.
白痢是仔猪常发病,近来笔者采用在交巢穴理植肠线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仔猪初生时,由于“稚阴稚阳”,气形不足,卫外不固,消化系统机能不健全,在管理不善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很容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胃肠道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仔猪白痢。2病理母猪产后瘀血未尽,久而化热,食不节制或气候剧变,或管理不当,猪舍污秽,或母猪患乳房炎,仔猪吮人病乳,或仔猪采食不洁之物等都可损伤仔猪脾胃,脾胃受伤,乳食水谷不得运化,内积胃肠,形成食滞,清浊不分,而发病。3临床症状神情不振,泻下乳白或灰白的粪便,…  相似文献   

11.
正泄泻是多种原因引起家畜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的总称,临床所见,类型较多。牛脾虚泄泻在临床较为常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多因长期饮喂失常,饥饱不均,久喂冻草冻料,乘饥误饮较多冷水;或劳役过重,劳伤心血,致气血不足;或久病失治,渐伤脾胃,引起脾阳不足而泄泻。脾主升主运化,全赖阳气内充,阳气不足,则脾的升运功能失常,致使气虚下陷,清浊不分而作泄。  相似文献   

12.
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证。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  相似文献   

13.
泄泻也称溏泻或水泻,其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带水.无脓血,无臭味。临床常见的家禽脾虚泄泻,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清浊不分,胃肠阳气下陷,而呈泄泻之症。主要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脾胃,致使升降失调,腐熟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水粪共走大肠而成该病,在临床上,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家禽脾虚泄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拉稀是一种症状,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的一类病症。本病病原比较复杂,涉及肠道中许多细菌、病毒等。根据发病原因,受病脏腑和症候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常分为寒泻、热泻、暑泻、虚泻及伤食泻。 1 病因病理 引起拉稀的原因很多,但拉稀的形成,是以湿盛与脾胃功能障碍为主要病机,其病变常在脾胃和大小肠。 2 辩证施治 2.1 寒泻 多由胃和肠的消化功能素虚,过食冰冻饲料,空肠过饮冷水,以及饮水不均匀或过服寒凉药物,损伤脾胃,致使脏冷气虚,清浊不分,下注大肠或风寒外袭,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以到寒湿之邪,由表入里,传于脾胃或寒邪直冲脾胃,损伤中阳,以致运化失常,水草不化,清浊不分,随大便排出而拉稀从而发生疾患。症状为发病较急,大便泻下稀薄或泻粪如水,气味异臭,肠呜如雷或有腹痛,小便清短,  相似文献   

15.
泻泄,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甚至泻出水样大便的一类病症,欲称拉稀。临诊中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肾虚泻和肝气乘脾泻六种。在治疗中我们遇到三例泻泄症,其中一例从其症状表现看,属于脾虚泻型,在治疗上按脾虚泻辩证论治已治愈。  相似文献   

16.
耕牛腹泻发病较多,病因、病情有所不同,笔者就近年临床病例的辨证和施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资料自2009年以来,我站前后治疗耕牛腹泻168例,其中脾虚型52例,寒湿型48例,湿热型32例,肾虚型13例,积滞型23例。临床以脾虚型多见,其次是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积滞型较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多因内伤外感、饲养不当、采食霉变的草料等,致使脾胃受损消化吸收障碍,造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耕牛患病后,粪便稀薄如水,或混有粗糙未消化的草、料,病畜体质逐渐消瘦,若治疗不当病情可继续恶化,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仔猪白痢是仔猪常见病之一,疗法虽多,但效果均不甚理想,我们根据中兽医理论和该病机理,自拟仔猪“白痢散”,1990年以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8%以上,现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与症状  仔猪白痢是仔猪在哺乳期常见的腹泻病,常发于10~30日龄仔猪,该病多因喂养失调,猪舍潮湿、污秽或冬春气温剧变,保温不良,或母乳缺乏时,寒湿之邪乘虚而入,伤及脾胃,乳食不得运化,寒湿下注,内积胃肠而致食滞运化失调,清浊不分而致腹泻。  患猪泻下乳白或灰白,夹有乳块,粪便粘滞,部分患猪兼有呕吐,其味酸臭,肠鸣腹胀,吃乳减…  相似文献   

18.
冷肠泄泻多因饲喂冰冻草料、过饮冷水伤于脾胃或外感寒湿传入脾胃,下注于肠,致使肠冷气虚,肠中水湿不能运化发生泄泻。其特点为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9.
泄泻俗称拉稀。是脾胃运化和肠道功能失调所致的以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为特征的病证。四季皆可发生。笔者参与临床治疗60例,痊愈56例,无效4例。文中从病因机理、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临床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1病因病理泄泻成因主要有二:一是湿甚,即水湿超过了体液代谢功能,使胃肠运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二是脾胃阳虚,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受病则对草料的运化失调致使清浊不分,水粪混杂而走大肠,致成其泻。  相似文献   

20.
猪的泄泻病是猪的常见病之一,因胃肠消化失常所引起,其主要表现是:大便溏泻、水泻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少食或不食。临床上以寒湿泻:脾虚泻和积滞泻最为多见。(1)寒湿泄泻:因久喂冰冷饲料,饮水冰凉,或外感寒邪,久卧湿地,寒气过盛,以致寒湿传人脾经,脾胃受寒,脾因湿困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发生本病。患猪精神差,吃食少或不吃食,口色淡红,拱嘴色青。拉稀粪或带有泡沫,粪为黄褐色水样,无恶臭。(2)脾虚泄泻:多为饲喂失调,饥饱不均,引起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泄泻。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精神倦怠,毛焦体瘦,喜卧地,吃食减少,口色、结膜均为淡红。肛门松弛,时时拉稀粪,有时排出稀稠不匀的粪便,粪为黄绿色水样,无恶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