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津优10号黄瓜是中国抗病亲本和日本高产亲本杂交选育的春秋大棚栽培换代品种,适合在大棚等设施条件下栽培,与本地区津春3号、津绿1号、津绿3号等一些常栽品种相比,抗病性更强,667m^2增产可达10%以上。2007年,我们经过引种试种,观察其品种特征特性,探索其栽培技术,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西青区农业局从2002年开始引进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培育的津优31号黄瓜新品种进行种植,到2004年已发展到200多个棚,成为该区日光温室冬春茬及早春茬黄瓜的主栽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津优31号黄瓜的栽培表现和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3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优33号黄瓜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于2001年筛选出的黄瓜新品种。该品种不仅瓜条性状优良,而且对冬季低温弱光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002年开始在河北固安、青县,天津西青区、武清区和宁夏吴忠及山东等地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生产试验,从各生产试验地的反馈信息看,津优33号产量高、抗病性突出,瓜条品质好、商品性优良,适合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温室越冬黄瓜新品种——津优3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优32号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引入陕西延安地区进行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通过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抗逆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目前在延安地区已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特别是在黄瓜种植上,保护地栽培几乎占到黄瓜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与露地播种面积持平,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已成为我国黄瓜生产的主要栽培形式.栽培形式的变化导致黄瓜种植户对于保护地专用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1 "津优22"品种选育背景在对保护地黄瓜优良品种强烈需求的契机下,2004年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利用黄瓜单倍体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了一个新组合,其父本"H064-1-2"是利用国内耐低温、丰产、抗病的刺溜型黄瓜和荷兰的耐弱光、高产的光滑温室型黄瓜杂交获得F1,然后通过黄瓜单倍体技术快速纯化获得高度纯合的DH系.该DH系具有丰产、抗病、耐低温弱光、甩瓜速度快、瓜条顺直、商品瓜率高等优异种性.母本"HM114"是通过黄瓜单倍体技术获得的抗病、雌花节率高、瓜条性状好的DH系.  相似文献   

6.
津优32号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原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在耐低温弱光能力、瓜条商品性、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均表现优异.适合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和冬春茬日光温室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7.
1品种推广背景 黄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据农业部统计,2003年以来我国黄瓜栽培面积保持在100万hm2左右,占世界总面积的509%.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瓜生产也由过去以露地栽培为主,发展到春秋露地、春秋大棚和日光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实现了周年栽培,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效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黄瓜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已基本达到周年供应,人们对黄瓜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设施栽培的品种,不仅要求耐寒、抗病、高产、早熟,而且更突出了对黄瓜品质的要求,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津优12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2005年育成的适合春、秋大棚栽培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北、山东、河南、天津、浙江等地推广面积均在万亩以上,成为很多黄瓜产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津优35号     
《中国蔬菜》2009,1(1):20-20
津优35号黄瓜是天津科润黄瓜所最新育成的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早熟性、瓜条外观商品性和丰产性,兼具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性能,达到节能、省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目前选育的温室黄瓜品种中,综合性状居前列。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  相似文献   

11.
孙玉河 《蔬菜》2001,(8):12-12
日前,天津市黄瓜研究所科研人员又成功地培育出4个新的黄瓜品种,并于2001年4月10日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同时办理了成果登记。这些品种除了具有黄瓜研究所优良品种的基本特点──抗病、丰产、优质、商品性好以外,同时又针对市场需求和近年日益发展的多茬口栽培方式的需要而具有各自的特性,重点解决了生产中黄瓜品种耐低温不耐高温、不抗病等缺点,提高了黄瓜品种的综合性状。 其中,津优10号是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育成品种,其亲本为荷兰黄瓜,经多代系统选育而形成稳定性状。主要特点是:瓜条长而顺直,畸形瓜少…  相似文献   

12.
津优35号、36号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的适宜越冬及早春茬栽培的黄瓜新品种,于2006、2007年分别通过天津市科委、市农委组织的现场验收及成果鉴定。这两个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早熟性、丰产性和瓜条外观商品性突出,兼具抗病、耐低温弱光的性能,生态适应性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赵国云  庞金安 《蔬菜》2000,(4):17-17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蔬菜面积越来越大,黄瓜是主要的栽培种类之一。但是保护地黄瓜品种比较单一,主栽品种长春密刺对叶部病害的感性强,产量不稳定;而且由于经常喷施农药,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和资金投入,也增加了农药污染。我所以前选育出的津春3号由于在抗病性及品质方面不太理想,影响了扩大推广应用,所以需要继续培育新的黄瓜品种。 因此,从1992年开始,我们先后对200余份资源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同时对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产量、品质等性状的鉴定,筛选出优良自交系451和89-20。自交系 451是从地方品种二青…  相似文献   

14.
“津研四号”是天津黄瓜研究所培育而成的,因其瓜条性状好,适合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因而我县秋播黄瓜多采用此品种,但因该品种叶片小,长势弱,单瓜重量小,黄瓜病害日趋严重,秋播“津研四号”亩产只有1250—2000公斤,亩产值400—700元。从1986年开始,我们通过总结以往经验,调整栽培措施,1987年秋播“津研四号”亩产量达5625公斤,亩产值1725元。 1.整地施肥要早我县秋播黄瓜上茬多为小麦、春甘蓝、春莴笋等,上茬作物收获后距秋黄瓜播种约有40—50天的空闲,要在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培育的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黄瓜,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 1984年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及生产示范后,在春季大棚及温室栽培,具有明显的抗病及早熟丰产特性,生产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占全市大棚6000亩春黄瓜的20%;1988年扩大为3000亩。已成为京郊春保护地尤其是远郊区大棚春黄瓜的一个主栽良种。 一、津东黄瓜特性 1.抗病性1984~1987年在不同的试验示范点上与北京地区大棚原主栽品种长春密刺进行了抗病性对比,不同年份均一致,表现了津杂黄瓜有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优良的露地黄瓜品种要求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近几年,我国先后育成的津优40号、津优41号、中农16号等黄瓜露地品种,由于抗病性、耐热性、商品性等表现较差,均未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为此,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以综合性状优异的黄瓜为育种新材料,采用单倍体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育成了抗逆性强、丰产、抗病、品质优良的黄瓜新品种津优401,于2008-2010年在天津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在河南洛阳、河北永清进行区域试验,试验发现津优401在抗病性、产量及品质方面均优于对照品种津优1号。2011年8月该品种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并于2012年9月提交到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组织的品种权申请。目前已在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以及东北等地区推广,累计种植面积5600 hm2。  相似文献   

17.
津杂黄瓜,是指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原蔬菜所黄瓜室)培育的适宜于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杂交良种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1984年正式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和生产示范后,可以看出,津杂黄瓜在春保护地栽培,具有明显的抗霜霉、白粉、枯萎病以及早熟丰产的特性,生产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在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  相似文献   

18.
夏秋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夏秋季黄瓜在本地区有一定的栽培面积,生产上以津研系列品种为主。为了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夏秋黄瓜新品种,我们以津优1号为对照,对国内外8个黄瓜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及其他综合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海燕 《蔬菜》2005,(1):8-8
津育五号是天津神农种业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病、丰产和商品性状好等优点,在各地广泛种植后,深受广大菜农的喜爱,是目前日光温室越冬及冬春茬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北方园艺》2005,(5):1-1
近年来,我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就目前生产发展来看,早春茬栽培由于其风险小,效益高,种植面积更大。早春茬黄瓜苗期在冬季,结瓜期在春季,一直延续到初夏。所以选用品种应具有耐低温又耐高温,耐弱光又耐高湿,第一雌花节位低,主蔓可连续结瓜且结回头瓜能力强,前期产量高而且集中等优点所适宜的品种。目前采用的密刺类品种抗病性和品质较差,且品种混杂退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