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311 S和珍汕97 A分批播种比较试验和开花习性及对“920”的敏感性研究表明:6311 S播种至抽穗始期80 d,比珍汕97 A长12~16 d;主茎总叶数14.6叶,比珍汕97A多1.7叶;植株较高,分蘖中等,穗型大,单株颖花数多;开花习性、花时、柱头外露率等相当于珍汕97A;对“920”反应比珍汕97 A敏感.因此,6311 S制种特性优于珍汕97 A组合.  相似文献   

2.
Ⅱ优72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用Ⅱ-32-8A与优质恢复系绵恢725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大穗型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2000-2002年我公司在荆州市丘陵山区制种1500亩,平均亩产299.3kg。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亲本主要特征1.1Ⅱ-32-8A属中籼类型,感温性弱。主茎叶片数15.5片,播始历期84d左右,比珍汕97A长24~29d。株形紧凑,繁茂性好,长势旺,茎粗抗倒。分蘖力不如珍汕97A,但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每穗着粒160粒,千粒重24g。抽穗整齐,花期集中,张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在花期相遇、天气正常的条件下,异交结实率高达65%,而珍汕…  相似文献   

3.
株高90cm左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穗长18~20cm,每穗总粒数115粒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强,柱头外露率高达65%左右,且开颖角度大。尤其双侧外露率明显高于珍汕97A,抽穗当天一般不开花,花时比珍汕97A早0.5h,在福安市基地夏制播始历期71~73d,主茎总叶片数在14叶。其育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在抽穗前12~15d(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温度在29℃以上的条件下,败育彻底;在28.5~25.5℃的温度条件下则可染花粉增多,  相似文献   

4.
汕优 14 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恢复系成恢 14 9与珍汕 97A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好、再生力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 ,1995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前正在推广种植。1 合理安排播差期 ,确保花期相遇根据四川省绵阳地区气候特点及多年制种经验 ,7月中下旬有利于亲本抽穗扬花。该组合父本成恢 14 9播期一般在 3月底 4月初 ,母本珍汕 97A播期在 5月2 0日左右 ,可确保花期相遇。2 搭好高产苗架 ,创造高产群体结构2 .1 培育多蘖壮秧。父本成恢 14 9播种前期气温较低 ,采取芽谷摆播 ,小拱棚盖…  相似文献   

5.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 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  相似文献   

6.
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2A、D63A、D64A、D23A、G46A、金23A珍汕97A为材料,视珍汕97A为对照,在海南对它们的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23A、D63A、D62A、D64A、珍汕97A、金23A、G46A;D62A等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除G46A、金23A外,其余4个的午前花率均比对照珍汕97A高;D62A、D63A、D64A等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长,其余三个短于对照珍汕97A.柱头生活力系数大小依次是:对照珍汕97A、D62A、G46A、D63A、D23A、D64A、金23A.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D62A、D63A、D23A、金23A、D64A、G46A、珍汕97A.  相似文献   

7.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T优5537系福建省农科院以珍汕97B/地谷B//龙特B复交后代与珍汕97A经多代回交于1996年选育而成的不育系,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恢复系R537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2月通过福建省审定。2002年引入我县作晚稻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等优点,667m2产量达475.2kg,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6.94%,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现将T优553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T优5537在我县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8d,比汕优63长2.2d。株高99.2cm,株型集散适中,叶态好,叶色葱绿,剑叶功能期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青枝腊秆…  相似文献   

9.
Ⅱ-32A系湖南杂交水稻中心选育的新质源水稻不育系,因其分美力强、开花习性好及异交结实率高而深受种子生产及农业科研单位的欢迎。然而统观全国,利用Ⅱ-32A制种667m2超过350kg的制种单位并不多见。1992年我什]以Ⅱ优86、Ⅱ优63为代表研究其超高产制种模式,经过3年的摸索于1994年形成,使Ⅱ-32A的制种产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1994年Ⅱ优86制种67500.4m2,平均单产350.7公斤/667m2,单产过400公斤制种户有27户。利用该技术,1995年I优86制种350,842m2平均单产367.3公斤/667m2,过400公斤/667m2的制种户43户,Ⅱ优63制种26680m2,单产过400公斤的制种户有8户,平均单产357.8公斤/667m2。现将该技术的关键介绍如下。1根据亲本特性,定好父母本的播差期及最佳相遇标准。1.IH-32A的特性植株较高,叶片直而剑叶短,叶色浓,穗子大,分菌力强。开花习性良好,柱头外露率高,抽穗速度较珍汕97A慢i~2天,柱头活力较珍油97A长l~2天。因此,父母本的最佳相遇标准应为母本先抽穗l~3天。这样赤霉素作用于父本植株上,使其高度较母本明显,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10.
陈斌 《种子科技》2009,27(8):35-36
D奇宝A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育成的穗大、异交率高、丰产性好的三系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利用复交改良龙特甫B、珍汕97B、红突31B、D297B保持系聚合杂交形成育种用的基础群体,然后用来源于西非栽培稻Dis-siD52/37可恢性好的D汕A作母本进行转育而成的新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稻米垩白和粒形的主效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珍佳B(佳辐占/珍汕97B//珍汕97B的回交重组自交系F11,即BC1F11)×珍汕97B的F2群体,对稻米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表明,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均属于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粒长受一个主效基因控制.共检测到13个控制糙米粒长、粒宽、长宽比、粒...  相似文献   

12.
920施用量对Ⅱ32 A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王印  马华升  陈建明 《种子》2005,24(5):91-92
本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Ⅱ32A穗期施用不同量920对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产量的影响.Ⅱ优92组合制种的母本株高和穗透出率随920用量增加而增高,两项指标与920用量呈线性正相关.母本的结实率和制种产量随920用量增加而提高,至240g/hm2时达最大值,此后再加大用量其结实率、产量反而下降.F1种子千粒重与920用量呈线性负相关.作者认为:用Ⅱ32A制种的最佳920用量以(240±15)g/hm2为宜,比其它不育系(珍汕97 A、协青早A)多75~90g/hm2.  相似文献   

13.
旱育秧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友 《种子科技》2004,22(6):341-343
在杂交水稻Ⅱ-32A×泸恢17的两个亲本播始天数相近的杂交水稻制种上,通过对旱育秧与常规湿润育秧两种不同育秧方式的制种试验对比得出:旱育秧不仅能节约制种成本,而且同样可以实现制种的高产稳产.此外,旱育秧制种会延长亲本的播始天数,而且父本表现比母本更明显,即父本要比母本多推迟4 d左右始穗.试验表明:为确保制种花期相遇,此时旱育秧制种的父本应比母本提早播种7 d以上,具体的父母本播差天数应以Ⅰ期父本播后的气温高低而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和芽鞘颜色快速鉴定汕优63种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少华  管晓春 《种子》1999,(6):64-64
1前言“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直接关系到水稻大田生产的产量,误用纯度低的伪劣种子,往往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种子纯度的高低是种子质量优劣的关键性指标。快速准确地测定种子纯度是种子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利用水稻中胚轴长度及芽鞘颜色的高度遗传性,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比较,发现根据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及芽鞘颜色可将汕优63杂种与其亲本珍汕97A、珍汕97B、明恢63及大小青操等加以区分。2材料和方法2.1材料汕优63杂交种子、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恢复系明恢63来自江苏,分别为一级种和原种,大、小青探由人工配制…  相似文献   

15.
<正>籼型三系不育系69A(曾用名绣丰A)是用优Ⅰ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农艺性状稳定,达到了实用不育系的要求。选育过程69A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共利用了3个亲本:优IB和博B、珍汕97A。2000年利用优I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单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具体选育过程如下。2000年春季在南昌用采用温汤除雄法以优IB为母本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野败型CMS系珍汕97A和龙得浦A及其它们的保持系珍汕97B和龙得浦B的总DNA。100个引物被用于筛选RAPD标记以区分苗期CMS系(A)和保持系(B)的植株。结果表明在37℃退火温度和1.5mM MgCl2条件下,OPA12引物的扩增产物在珍汕97A和龙得浦A中出现了1600bp DNA片断,而在珍汕97B和龙得浦B中没有发现该片断。  相似文献   

17.
母本K17A引自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具有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生活力、高开花累积率、低闭颖率的优良异交特性,苗期较耐寒,分蘖力中等,千粒重较大,配合力强;父本R432引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基地;与K17A、协青早A、Ⅱ-32A、珍汕97A、金23A等不育系进行测交,1998年晚稻在所内试验田进行优势观察,K17A/R432与协优432熟期相仿,后期稿色好,结实率高,优势比其他不育系配的组合强;1999年继续观察,并进行了小面积制种,2000年进行新组合比较试验并进行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18.
恢复系“92”系1982年夏以国际稻209作母本与“测64-7”杂交,于1985年基本稳定的中舢型恢复系。经与不同质源不育系协青早AD汕地珍汕97A和11-32A配组鉴定,杂交种的结实率分别为84.5%,82.50%,87.5%和82.5%。与珍汕96A配组的杂交种“汕优92”参加浙江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90年为353.3公斤,比对照种汕优10号减产2.60,但日产量增30,1991年为4677公斤,比对照种汕优64增产1.2%:生产试验为493.3公斤,比汕优64增产9.7%。该组合比汕优64耐肥抗倒,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相仿。1992年通过了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刘峰 《种子科技》2003,21(1):50-50
1选好制种田选择土壤肥沃、地力均匀、灌溉方便的地块,尽量集中连片,四周隔离300m以上。2种子处理亲本种子质量要高,要除去特大粒、秕粒、烂粒和异色、异型粒。对精选的种子进行包衣,播前晒种2~3d。3严格错期播种用178做母本、黄C做父本制种,父本应分两期播,第一期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种,占50%;第二期父本在母本播后3~5d播种,以延长父本散粉时间,避免连阴雨、高温等对授粉的影响。4合理密植178株形紧凑,自身果穗较小,因此应适当增加密度,一般亩植母本5500~6000株。黄C花粉量较大,散粉时间长,可适当加大行比,以增大母本密度…  相似文献   

20.
1亲本特征特性 1.1母本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狭长、黄绿色,叶色淡。成株穗下叶片较长、平展,穗上叶上冲,全株呈半收敛型。株高175~180cm,穗位90cm左右,茎秆较坚韧。叶片数18~19片,雄穗分枝一般,花粉中等,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单株散粉期7d左右。果穗为锥型,穗长14~16cm,穗行12~14行,行粒数为30粒左右,百粒重34~36g。半硬粒型。穗轴为粉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