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在小麦种植中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对于提高小麦的栽培品质,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具体结合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因素,以及在实施中的应用难题等进行分析,例如,秸秆还田的时间把控不到位,秸秆碎度控制不到位,以及秸秆还田后土壤争氮现象较为明显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于小麦栽培中的有效策略,希望更好的促进小麦实现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技术及水平不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优化土壤结构,为种植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物。近些年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提高了小麦的质量及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以及该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能够在小麦种植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中,玉米机械化收获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促进小麦实现高产的新型技术之一,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适用成本和使用频率,满足小麦栽培过程中需要的养分需要,对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亩产经济效益有着很好的作用。本文从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和不足入手分析,探讨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栽培注意事项,提出了施肥技术应用要点,对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取得更好效果,促进提高小麦产量有着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麦栽培过程中,运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机械技术的大力推广,也为小麦的持续性生产创造了条件,使小麦产量能够稳步提升。玉米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稳定增产的目的。因此,把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运用到小麦栽培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升小麦产量与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玉米秸  相似文献   

5.
实现玉米秸秆还田工作能够促进土壤肥力的有效提高,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到小麦栽培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根据实际要求,为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逐步提升,其中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有效手段。目前,玉米秸秆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该文通过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从控制秸秆粉碎质量、精细化整地、及时查苗补苗、提高播种技术、合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严格把关,才能充分发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整体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示范区种植作物全生育期的跟踪记录、指导和服务,全面掌握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农业投入与产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效果,通过实例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本文分析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的优势,并提出了对策,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做好秸秆处理工作在应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小麦种植技术时,需要做好玉米秸秆处理工作。一般来说,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多在10月中上旬,而为了配合小麦的种植,夏玉米的种植时间以6月上旬为宜,这样在10月初就能收获玉米,小麦播种的整地工作也能够更好地开展。如在小麦种植时,能够做到随机收获,并及时粉碎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土壤肥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则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时,一般都需要同时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以确保土壤性能良好。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作用在于改善土壤的保墒能力和活性,使其肥力提升。在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要同时做好一系列的秸秆粉碎、整地、播种、施肥等工作。本文在分析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时,主要借助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志 《河南农业》2012,(2):42-43
从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的整地技术、播种技术,以期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保证小麦播种出苗,苗足苗壮,促使早分蘖、多分蘖、达到壮苗安全越冬,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冬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4,(11):99-99,128
总结了新乡市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玉米秸秆还田的优点,并针对小麦生产中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乡地区秸秆还田下的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原理及数年的实践调查,就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秸秆全部还田措施予以优化配套. 一、小麦秸秆还田 (一)选用矮秆、早中熟型小麦良种种植 矮秆早中熟型小麦成熟较早,收获后根茬秸秆比例较大,粉碎秸秆比例较小,利于覆盖操作和秸秆腐熟.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栽培一般多采用麦秸为主要原料,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玉米秸秆的产量巨大,目前大多数的农民都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这样秸秆还田量超过科学还田量的一倍,还会影响下茬小麦生长,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增加农业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麦秸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试验表明,只要原料复配合理,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和效益.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增加效益,而且可以将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是非常重要的有机肥来源之一,研究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同一品种种植、设置6种栽培模式,其中5种为玉米秸秆还田的不同栽培模式,1种为常规垄作的栽培模式,在玉米收获期对玉米产量进行分析,测产方式按照吉林省玉米区域试验测产要求实施,以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玉米生产种植利用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案,为解决玉米秸秆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聊城市莘县的小麦栽培模式,试验探究传统种植、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绿肥种植4种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会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造成影响,相较于其他栽培模式,地膜覆盖种植方式下小麦产量最高,适宜在莘县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小麦和玉米免耕栽培及秸秆全量还田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玉米秸秆的肥料化利用、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耕层结构,研究分析了玉米秸秆深耕精细化腐熟还田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对比试验证实,分析对象比对照基本苗减少7.50%,最大分蘖减少2.46%,有效穗增加0.06%,株高降低降低1.7cm,产量增加7.70%,容重增加17.65g/l,品质指标值均高于对照,冻害和病虫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土壤ph值低于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营养成分均高于对照。本研究可为指导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70-70,105
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是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肯定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的前提下,结合实践分析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农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物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徐麦33,采用水稻、玉米、花生3种作物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种植模式,以小麦常规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作物秸秆还田均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其中以玉米秸秆还田增产优势最强,郑麦7698和徐麦33分别平均增产40.05%和26.27%;花生秸秆还田分别平均增产23.69%和15.97%;水稻秸秆处理分别平均增产30.34%和9.02%,水稻、花生2种秸秆还田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与传统耕作相比,秸秆还田能显著控制小麦前期群体数量,促进后期生长,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能显著提高小麦后期LAI,增加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后期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通过增穗增粒或增粒增质量途径,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对小麦全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淮麦区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区,近年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针对国家黄淮南、北片审定的小麦山农20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应用现状,分析了玉米秸秆还田地块的耕作特点,提出了双国审小麦山农20品种在玉米秸秆还田生产中需要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