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研究了木质素含量为0.23%的山杨漂白浆和1.05%的速生杨未漂浆稀酸低温多相水解降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过程与棉浆、桦木和针叶材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纤维素多相水解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快速降解和缓慢降解),而最终降至极限聚合度(山杨漂白浆为180;速生杨未漂浆为206)。两个阶段的纤维素水解降解动力学以其不同反应速度为特征,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反应速度常数:山杨漂白浆为K=2.5×10 ̄(-4)/min;速生杨未漂浆为K=1.6×10 ̄(-4)/min,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水解残渣得率下降,最终结果达到83%~84%。测定了各水解试样的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水解前期(10~40min)木质素变化较大,山杨漂白浆下降48%,速生杨未漂浆下降38%;水解后期,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木质素的存在对于多相(固-液)水解降解反应起着阻碍作用并降低其反应速度常数。木质素含量越高水解液渗透至纤维素大分子链之β-D-葡糖键的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木质素含量为0.23%的山杨漂白浆和1.05%的速生杨末漂浆稀酸低温多相水解降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过程与棉浆、桦木和针叶材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纤维素多相水解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快速降解和缓解降解),而最终降到极限聚合度(山杨漂白浆为180;速生杨未漂浆为206)。两个阶段的纤维素水解降解动力学以其不同反应速度为特征。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反应速度常数:山杨漂白浆为K=2.5×1  相似文献   

3.
采用日立S-150型扫描电镜观测了山杨和速生杨纤维素的形态结构。通过观测发现,漂白浆样和未漂浆样显示了各自的某些特点。同时,探讨了原浆和水解后浆样纤维素形态结构的变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亚硫酸盐蔗渣浆的纤维素酶水解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影响纤维素酶水解亚硫酸盐蔗渣浆的一些影响因素,采用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水解液成分、纤维素超分子结构及纤维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未漂浆和漂白浆的水解得率分别为74.89%和70.67%,漂白浆的水解得率低于未漂浆。水解产生的纤维二糖的质量浓度随反应进行逐渐降低,其中未漂浆的纤维二糖质量浓度由6 h时的7.95 g/L降到了72 h时的2.44 g/L,漂白浆的纤维二糖质量浓度由6 h时的6.59 g/L降到了72 h时的3.11 g/L。酶解使纤维素结晶度升高,但没有改变晶型。  相似文献   

5.
漆酶-介体系统处理麦草化学浆全无氯漂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漆酶-介体系统对麦草化学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几种全无氯漂白(TCF漂白)[氧碱脱木质素配合两段过氧化氢漂白(OEPP),两段过氧化氢漂白(QPP)和过乙酸配合一段过氧化氢漂白(PaP)]对漆酶处理后纸浆漂白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麦草浆经过漆酶预处理后,白度上升了12.9个白度单位(%,ISO),漆酶处理浆氧碱脱木质素配合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14个白度单位以上,经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后白度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用量4%)漂白后白度高18.3个白度单位,经过乙酸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8.1个白度单位。漆酶处理浆漂白后强度比原浆漂白后的低,但是其白度高,如漂至相同的白度可以节约大量漂剂,有利于改善浆的质量,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6.
对木素含量为0.9%~8.3%的速生杨硫酸盐浆进行了X-射线分析研究。利用多相水解方法测定了其反应性能。研究确定,浆中结晶纤维素含量取决于木素脱出程度并随着木素含量的降低而增加。木屑和浆中的纤维素结晶度相当高,而在脱木素过程中只呈微小变化。木素存在于多相水解反应过程中起着阻碍纤维素水解的作用,降低其反应速度常数。基于研究结果还提出了木素与纤维素结晶部分外表面联结的结论,并探讨了这种联结键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商品南方松溶解浆、漂白桉木浆为原料,采用硫酸水解法、纤维素酶预处理法、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氧化法以及机械法分别制备了纳米纤维素,利用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详细表征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微晶纤维素(CNC)和纳米纤丝纤维素(CNF)。采用了多种商品粒度仪快速定性表征了纳米纤维素的大小,CNC为棒状纳米晶须结构,直径约为20 nm,长度为10~200 nm;CNF一般为网状结构,尺寸较大且分布较宽,单根CNF直径从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依据离心分离以及布朗运动制备的2种仪器非常适合半定量快速表征非网状结构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实验重复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8.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1 g/L的FeCl3存在下和2%的盐酸溶液体系中进行水解,根据水解属于串联反应的特点,研究了微晶纤维素在H+和Fe3+共同作用下的水解动力学规律。研究采用目标物产率与模型函数值残差(S)为最小确定模型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H+和Fe3+共同作用能显著降低纤维素水解和葡萄糖降解的活化能。其中,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的活化能为81.70 kJ/mol,葡萄糖降解成为小分子的活化能为43.85 kJ/mol,在温度为130、140和150℃时,纤维素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41 4、0.073 2和0.115 3 h-1,相应温度下葡萄糖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05 3、0.242 4和0.356 5 h-1。  相似文献   

9.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1 g/L的FeCl3存在下和2%的盐酸溶液体系中进行水解,根据水解属于串联反应的特点,研究了微晶纤维素在H+和Fe3+共同作用下的水解动力学规律.研究采用目标物产率与模型函数值残差(S)为最小确定模型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H+和Fe3+共同作用能显著降低纤维素水解和葡萄糖降解的活化能.其中,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的活化能为81.70 kJ/mol,葡萄糖降解成为小分子的活化能为43.85 kJ/mol,在温度为130、140和150℃时,纤维素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414、0.073 2和0.115 3 h-1,相应温度下葡萄糖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053、0.2424和0.3565 h-1.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处理改善速生杨化学机械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聚糖酶处理速生杨化学机械浆(APMP),通过分析检测处理后纸浆的打浆度和成纸物理性能,探讨了木聚糖酶处理对速生杨高得率浆抄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过木聚糖酶处理APMP浆相比,酶处理后纸浆的打浆度降低10°SR以上,返黄(PC)值下降0.28,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稍有降低,而撕裂指数提高0.34mN*m2/g,不透明度提高1.1%,松厚度提高0.08cm3/g,戊聚糖含量降低1.64%,酸溶木质素含量稍有降低,纤维素含量和Klason木质素含量相对提高.木聚糖酶处理速生杨高得率纸浆,主要降解纸浆中的木聚糖,对纤维素大分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在西南横断山区云杉、冷杉林内对其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并对其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杉、冷杉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采伐迹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苗)的生长,优于林内天然更新的幼树(苗)。林下天然更新,以郁闭度较小而透光率较大的林分为优、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 2 0a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生态效益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 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针叶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对3个林分(密度A1 667株·hm-2;B3 233株·hm-2;C9 767株·hm-2)的测定和分析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树冠同一层内,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 a生叶、2 a生叶递减.强光下,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1 000~1 900 μmol·m-2s-1,光补偿点很低,大致在4.780 ~30.114 μmol·m-2s-1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年龄针叶光合和蒸腾的能力差异明显.枝条后部针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小于处于枝中、前部的同龄叶,却明显具有较高的量子利用效率或对弱光(以散射光为主)的利用效率,分别为当年生叶0.006 60 μmolCO2·μmol-1PAR;1 a生叶0.017 94 μmolCO2·μmol-1PAR;2 a生叶0.012 97 μmol CO2·μmol-1PAR. 针叶最大光合速率可达13.335 μmolCO2·m-2s-1 .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杉木针叶的蒸腾效率变化于0.003 5 ~0.007 gCO2·g-1H2O,越靠近枝条后部,蒸腾效率越低.一般而言,阳生叶的光合能力是阴生叶的2~4倍.生长季中当年生针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有2个峰值,中部和下部当年生叶的变化幅度小于上部针叶.辐射强度、空气湿度或者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是决定叶片气孔导度、光合与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呼吸作用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多呈中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主要受温度、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大小控制.蒸腾和呼吸呈紧密线性负相关.3个林分中,无论是2 a生叶,1 a生叶或当年生叶,光合强度均是密度小的最大,密度大的最小.密度越大,叶平均N素含量越低,光饱和点越低,而光补偿点越高,偏向于利用较弱的光,生长也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由蒎烯催化加氢合成顺式蒎烷的工艺,以及蒎烷在合成芳樟醇、香叶醇和二氢月桂烯及其下游萜类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中柱式,矮台式整形修剪方法对不同年龄(2-10a生)日本落叶松采穗母株生长,产穗量,插穗生根(无激素处理)及2a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实生幼年母株每年进行整形修剪,虽然不能完全抑制老龄化对母株插穗生根的影响。但有助于幼化复壮母株组织。未加整形修剪的10a(实际为9.5a)生树形母株的插穗生根率只有24.8%。而同龄经不同剪控措施处理的母株插穗生根率可达55.2%-81.1%(平均64.9%),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整形修剪方式不同,对母株生长(地径),产穗量和插穗生根率等的影响不同。高,中柱式母株由于修剪相对较轻,生长量大,产穗量高,3.5a,5.5a和8.5a生3个年龄阶段平均产穗量分别为110.5,237.0,173.0穗和85.9,150.7,98.0穗,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矮台式母株(相应地分别为54.3,61.4,43.0穗)。高,中柱式母株虽在生长和产穗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母株5.5a生以后插穗生根率呈下降趋势,至9.5a生时骤降至58.3%,55.3%。受连年重剪的影响。矮台式母株生长量小,产穗量小,死亡率高,但延缓老龄化和幼化效果好,7.5a以后插穗生根率才开始下降,与高,中柱式相比,母株插穗生根率开始下降的年龄推迟约2a,并且生根率下降的幅度小,至9.5a生时仍可达81.1%。母株幼年阶段(2.5a生)整形方式对2a生扦插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当母株达到一定年龄阶段后(7.5a生)矮台式母株2a生扦插苗高度(44.8cm)显著大于高柱式母株(33.4cm)。为充分发挥采穗母株生产潜力和剪控的幼化效果,日本落叶松幼年实生母株在建圃最初几年应采用高柱式修剪,一定年龄阶段后(8a生)采用再截干幼化处理的方法降低母株高度,以改善插穗生根效果和延长采穗圃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6.
白银地区优良林草品种选择与林草复合经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良林草品种的选择和林草复合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引进的速生杨、速生柳各无性系间的扦插繁育和植苗造林成活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速生杨、柳苗期生长量与对照 (新疆杨、旱柳 )相比差异显著 ,90 %以上可当年育成一级壮苗 ,造林后速生杨、柳幼树初期生长量显著快于对照 ;引进的美国紫花苜蓿品种在林草复合经营中的品质和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优势 ;林草间作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种植 ,林草复合系统中草的收益完全可以保证林木成材前幼林的抚育费用 ,并可实现盈利 90 0~ 15 0 0元 /hm2 。  相似文献   

17.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空苞现象是制约我国板栗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板栗的显微观察发现空苞主要发生在幼胚发育期,合子(受精卵)发育所需的有机营养物质未能从胚乳细胞中得到,阻碍了合子发育(杜国华等,1995).袁艺等(1997)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合子形成后的营养供应不足是造成空苞栗子房发育停滞的原因.实际上,果树座果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调控(Ram,1983;Yuan et al.,1988),研究者也推测板栗子房中低含量的生长促进物质和高含量的抑制物质可能造成了合子分裂停滞(杜国华等,1994;1995).本研究拟通过空苞栗胚胎发育期子房内源激素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探讨板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为板栗空苞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松香酯乳液与高分子乳液复配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着重研究了松香酯乳液与高分子乳液复配体对乳胶涂料贮存稳定性,涂刷性能及耐洗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服液复配体制备的乳胶涂料性能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来  李一清 《林业科学》1998,34(1):99-112
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已把其自身与自然有限能力的置于一种危险的不平衡的境地。许多自然资源已经耗用到灭绝的程度。此外,自然对废物的同化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损害。造成环境上的告急。事实上,人类已对自身的生态造成威胁。因此,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促进和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视为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的一项主要措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广东省大部分的石场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复绿,绿化问题,影响了环境景观,破坏生态环境,对此进行初步考察,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