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通过利用远教设备和优质资源,构建起一个崭新的教育环境与学习平台,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逐步走进农村中小学课堂,进而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本文以衡水地区为例,通过对农远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机肥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减施化肥用量,合理配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增质和减轻面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丰富,有机养分总量达到约 7 519.5万 t,其中 N、P 2O5、K2O养分总量分别为 3 096.3万、1 174.1万、3 249.1万 t,但是目前资源利用率不足 40%,不仅造成优良有机养分资源的浪费,同时带来环境污染风险的问题。如何高效利用有机肥资源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有机肥相关文献和他人研究结果,综述了我国有机肥资源数量、利用现状,针对施用的问题,对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本文对近30多年来我国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资料进行了统计概算,分析了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量估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每年约57亿t实物量,其中畜禽粪尿约38亿t (鲜),人粪尿约8亿t (鲜),秸秆约10亿t (风干),绿肥约1亿t (鲜),饼肥约0.2亿t (风干)。折合N约3000万t、P2O5约1300万t和K2O约3000万t,N+P2O5+K2O养分总量约7300万t。然而,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及推广等多方面。有机肥料资源收集、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养分损失严重,不仅导致其利用率低,也成为农业源环境污染的根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加强有机肥料资源收集、加工和施用各个环节的技术开发和相关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是目前解决其利用问题的关键。坚持政府补助的优惠鼓励政策,推行市场主体参与运行管理,建立有机肥料资源收集、加工和利用的完整产业与利益链条是有机肥料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资源环境数据库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数据库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了农村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状况提出了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以及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在详细阐述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史、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雨水资源的集蓄技术和高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了目前雨水集蓄利用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目标,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此问题,笔者就当前的农村工作实际,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浅谈一下个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6,自引:32,他引:24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种、肥、药、水。精准耕整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和精准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机械化精准作业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机械与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实际产值占光、热、水、土壤资源生产潜力(资源可能产量)的比率作为粮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计算了吉林省各市县主要粮豆作物资源利用率现状。粮豆作物光合资源利用率为20% ̄30%,光温资源利用率为25% ̄40%,气候资源利用率为35% ̄45%,气候-土壤资源综合利用率为45% ̄55%。资源利用率地域差异较明显,中部及东部半山区较高,东部山区次之,西部半干旱区较低。最后,分析了各地粮食增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集约养蚕技术体系生态效能不足,蚕业生产废弃物污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集约养蚕技术体系构架上,以桑树年生物合成总干物质利用率为衡量指标,采用技术生产力效能与生态效能平衡集合评价方法,对集成到生态蚕业技术体系内的各单项技术进行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效"平衡评价;应用蚕业资源物质生产利用技术模式和回流利用技术模式,优化蚕业资源物质流向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废弃物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程度,形成以桑枝食用菌产业化生产链、蚕沙沼气治污和缫丝生产废水循环利用链为构架的生态蚕业技术体系。生态蚕业技术体系在秦巴山区农村应用以来,有效提高了蚕业生产技术的生态效能,蚕业资源物质生产利用效率提高了20.8%,回流利用效率达52.9%,环境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达70.4%,排放废水的CODCr(采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需氧量)<85 mg.L 1,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有效减轻了蚕业生产污染农村环境的程度,改善了秦巴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技术的远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云存储技术存储并传输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投入少、设备简单、容易实现,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开展远程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和改革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构建适应广大农村需要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现阶段发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水资源安全关系到库区的生态安全,对库区水资源安全利用进行评价,找出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明确其限制因子,从而为库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结合2000—2014年三峡库区水资源安全数据,选取BP神经网络构建水资源安全利用评价模型,结合ARIMA模型进行指标预测,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资源安全利用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三峡库区重庆段2014年水资源安全利用总体分布在较不安全到较安全之间,渝中区和大渡口区为较不安全等级,沙坪坝区等7个区县为基本安全,其他区县为较安全等级;在子系统的评价中,主城区的社会安全与供需安全等级均为最低,为极不安全和较不安全等级。(2)2000—2014年水资源安全利用等级主要受生态安全因子制约,供需安全因子次之;2015—2020年水资源安全利用等级主要受供需安全因子限制,生态安全因子次之。2000—2020年水资源安全利用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与省际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产业延伸、功能拓展、业态丰富、利益联结、城乡融合等5个维度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省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研究发现:1)2013至2018年间,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波动上升,由0.481增至0.516,且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特征,地理梯度特征明显。2)各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优势维度和潜力维度均表现出较大差异,且5个维度中未见绝对优势维度,不同路径均能有效推动融合。3)从各地区维度间贡献率发展来看,东、西部地带维度分散,中部地带维度收敛,差异化发展趋势已然呈现。基于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跟踪中国各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改进“三农”统计方式,实现部门数据对接和定期公开;结合该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找准比较优势,发展优势维度,培育潜力维度,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选准符合地方实际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限制性因子和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石羊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占用生态环境用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已经超过了极限,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该文按照“产生的问题—影响机制—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提出对策”这一思路总结了国内近30a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发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今后的重点应以机制为基础,从流域的宏观角度,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综合开展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人地协调视角下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农村居民点高质量利用是乡村振兴的一种具体表现,综合开展农村居民点质量评价、全面改善质量障碍要素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和优化农村要素配置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从土地集约利用和人居环境品质相互协调的视角界定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内涵并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变异系数修正的弹性系数法和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等偏高,人居环境品质和农村居民点利用综合质量则中等偏低。2)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类型表现为中等质量主导、高质量次之、低质量偏少,对应着从脱钩F弱型、脱钩T弱型、正向挂钩F强型、负向挂钩F弱型、正向挂钩T强型、负向挂钩T弱型、正向挂钩T-F同强型、负向挂钩T-F同弱型的村庄数量依次降低。3)平谷区农村居民点高质量利用的障碍要素主要体现在规模强度、空间布局、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4个维度,从高质量到低质量利用类型,障碍因素数量增多、作用程度逐渐增大。4)平谷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在"整体化、集约化、人本化和善治化"战略导向下,按照"高质量利用类适当优化、中等质量利用类同步调控、低质量利用类系统整治"策略,分类有序地推进农村居民点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京郊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能源危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给中国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大中型沼气工程作为农村生物质能源的一种,对解决农村用能和养殖业污染问题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京郊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分布、规模、发展特点、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同时结合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效益分析方法,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北京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京郊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域,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研究基于ArcGIS10数据处理平台,结合成本加权距离,选取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的7个因子综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巫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用地,其面积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9.52%、50.87%、34.58%和5.03%。研究该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根据自然条件本底因素,结合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适宜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不仅有利于库区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利用,而且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学评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厘清其效率损失原因与改善路径,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1990—2016年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特征进行分解分析,定量分析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损失原因,并给出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率较高,1990—2016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效率均值为0.889;2)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综合技术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规模效率影响能力强于纯技术效率;3)从空间格局演变角度来看,区域间效率变化轨迹差异显著,非均衡发展趋势较为突出,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分布特征,梯形层次明显;4)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情况来看,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5)从效率损失原因来看,种植业产值产出不足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种植业从业人员等要素投入冗余是次要原因;6)从效率改善路径来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规范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是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形势、识别存在问题和优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同时为未来政府制定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