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加州鲈池塘套养试验。本文报道了尼罗罗非鱼无公害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5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784万尾,成活率96%,平均体重0.763kg/尾,最大体重0.812kg/尾。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万安县建立了以"池塘培育斑点叉尾苗种,网箱养殖斑点叉尾成鱼"为核心的斑点叉尾健康养殖模式——万安模式。到2010年底,全县斑点叉尾养殖池塘达1万亩,网箱养殖突破10万米2,斑点叉尾产量达1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二、池塘培育斑点叉尾优质苗种技术要点1.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  相似文献   

3.
选定适宜的海水池塘,投放怀仔黑鮶。通过施肥培育鱼苗生长所需的生物饵料,并投喂浮游动物和其它人工饵料,60亩池塘经两个月育成平均个长 56. 43 mm的苗种 14. 6万尾,平均亩产 2 433尾,为海水池塘的生产经营开辟了新项目。  相似文献   

4.
高雪娟  卜利源 《水利渔业》2004,24(5):51-51,83
面积均为0.4hm^2的试验池塘4口,每口池塘放养蟹苗8500只、南美自对虾苗5万~15万尾、鲢鳙老口苗60尾;饲养120d,总产值150547元,总利润80719元。投入产出比为l:2.2;虾蟹池塘混养。蟹种放养规格以160只/kg、虾苗以5万~lO万尾/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们承担县科技局下达《团头鲂"浦江一号"引进养殖技术》课题项目,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乌仔鱼苗5万尾,投入池塘培育出塘夏花4.36万尾,成活率达87.2%。池塘春片培育,平均亩投放夏花6000尾,出塘5474尾,成活率达91.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提早繁殖的可行性,在4月初池塘融冰后,从越冬池塘挑选个体重400 g以上的母本异育银鲫"中科3号"400尾和个体重1 500 g左右的父本兴国红鲤80尾,移入阳光温室内分池强化培育,促使亲鱼性腺快速发育。通过阳光温室提温和人为调控,将温室内池塘水温控制在18.1~22.3℃,高出室外池塘水温5.4~13.6℃。经过22 d强化培育,人工繁殖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100%、87.3%、88.8%,共生产水花456.0万尾,每尾雌亲鱼生产水花1.14万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早繁殖较室外池塘自然环境中人工繁殖提前半月左右时间,为延长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时间,提高出池规格和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鱼感鱼水花在5万尾/667m2 ̄10.6万尾/667m2的密度下,经过25d ̄30d的培育,鱼苗全长由0.7cm ̄0.8cm增长到2.5cm ̄3.0cm,成活率为66.6% ̄82.6%;同在池塘条件下,全长2.5cm的鱼感鱼苗以0.2万尾/667m2 ̄0.4万尾/667m2的密度经25d的培育全长达到6.5cm ̄8.0cm,培育成活率达85.0% ̄88.3%。本试验通过对人工繁殖的鱼感鱼水花进行池塘专池培育,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规模化生产鱼感鱼苗种找到有效途径,为鱼感鱼商品鱼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靖远示范县引进优良新品种福瑞鲤乌仔8万尾和长丰鲢乌仔2万尾,投放到北湾镇金山渔业科技示范点进行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清整和消毒2012年,我们选择金山渔业科技示范点王有基渔场1号、3号池塘作为福瑞鲤和长丰鲢养殖试验池塘,1号池塘面积2亩、3号池塘面积8亩,两口池塘均为东西走向、进排水便利、规范整齐。鱼苗投放前  相似文献   

9.
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课题组在南昌市民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号池塘(面积268×667m2),采用牛粪培育水质、种草、微生态制剂调水等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开展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试验,投放规格为4.6g/尾的自育虾苗10400kg(226万尾),结果共捕获商品虾63754.6kg(158.2万尾),平均规格达到40克,成活率为70%,平均亩产237.9kg;实现产值138.85万元,利润64.3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637。  相似文献   

10.
顾建社是松陵镇芦荡村人,是吴江市震泽镇镇201 1年省级科技入户示范户,他于2010年到震泽镇桃花庄村19-20组养殖鳜鱼,他从养殖四大家鱼开始,到后来发展养殖鳜鱼总共有20多年.2010年他承包了桃花庄村水面90×667m2,共有12只池塘,鳜鱼专养池塘2只,每池塘面积10×667 m2,其余10只池塘为饲料鱼池和准备池,放养鳜鱼,一只池2000尾/667 m2,另一只池2 500尾/667 m2,共放鳜鱼苗种4.5万尾,成活率95%.5月份鳜鱼培育100万尾,成活率50%,获得效益20万元,总计获得效益60万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对他一年来的生产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于2019年6—10月开展黄金鲫示范养殖,1号流水槽投放黄金鲫鱼种37 500尾,规格83 g/尾;2号流水槽投放33 500尾,规格165 g/尾,经过5个月养殖,共收获黄金鲫34 625 kg,成活率98.6%,总产值达48.5万元,获纯利润11万元。试验表明开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黄金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1号”泥鳅高效养殖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鄱阳湖1号"泥鳅的品种特点和池塘养殖技术,指出养殖户可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水平及投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高、中、低3个密度每667m2放苗7万、5万和3.5万尾泥鳅寸苗进行养殖,并根据试验池塘各项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分析了3个密度模式的667m2均毛利润分别为2.04万、1.43万和0.95万元,均高于常规水产养殖的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宁夏回族自治区名特优新水产养殖现场会议8月底在灵武县召开。会议通过对灵武县甲鱼繁殖、革胡子鲶池塘主养和小网箱养色的现场观摩,重点检查了水产推广项目的执行情况。从全区渔业生产情况看,形势很好,全区养殖面积达15.3万亩,其中成鱼养殖面积14.1万亩,较上年增加8%,全区推广池塘主养鲤鱼高产技术2万亩,生态渔业1万亩,大水面围垦精养1万亩,小网箱养鱼1056米~3,这些重点养殖模式的推广,对于稳定全区渔业生产大局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今年还重点加大了名特优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全区引进推广了彭泽鲫300万尾,异育银鲫150万尾,大口鲶10万尾,大银鱼增养殖1.5万亩,湖泊养蟹110  相似文献   

14.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套养试验。2005年5月19日放养8cm-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并搭配放养鲢鱼3600尾、鳙鱼900尾和加州鲈1360尾,获得了亩产1439kg商品鱼、亩盈利4938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9月17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塘边村委一家养殖场发生虱目鱼死亡事件,茂名市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抵达现场,了解情况,并采集水样、鱼样检测。一、池塘条件发病池塘约14亩,水深1.5米,2018年养殖前进行塘基整改,该塘属于老塘,没有抽除淤泥处理,池塘淤泥较多,池塘配备5台增氧机。该池塘放养虱目鱼约有6.5万尾,同时放养20万尾罗氏沼虾,由于罗氏沼虾成活率低,具体数量难以估量,虱目鱼的规格175~250克/尾,正常情况下每天投喂量达到300千克。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不同密度培育长丰鲢夏花苗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较低培育密度(195万尾/hm2)的试验池塘和中等培育密度(300万尾/hm2)的试验池塘苗种的生长效果(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3.31%/d和13.26%/d)和成活率(分别为83.5%和84.2%)差异不大,均大于较高培育密度(405万尾/hm2)的试验池塘(特定生长率为13.01%/d,成活率为77.8%)。此外,讨论分析了影响长丰鲢苗种培育效果的其他可控因素及生产建议,希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今年杭州市渔业生产出现新的发展势头。一是鱼种放养早。与往年相比,提早一个月左右。二是放养量增加。池塘一般亩放鱼种增加30至50尾,高的亩增80至130尾,外荡亩增40尾左右,山塘小水库亩增30至50尾。余杭县8.44万亩池塘平均亩增66尾,萧山市2.25万亩外荡平均亩放365.1尾,重量达39.86公斤,比上年增长69%,而且吃食性鱼种比重增加,余杭县、萧山市所占的比重为60%,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罗非鱼池塘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 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 5kg/尾.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成虾饲养是指虾苗放入成虾池直至捕捞上市前这一阶段的饲养工作。1 池塘饲养的基本模式1.1 池塘精养 虾池面积一般0.3~1公顷,每公顷容水量1.6万立方米以上,有较便利的水源条件,每公顷放虾苗37.5万尾或1.5厘米的大苗12万尾,每公顷产量可达1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 1983年,我们开始利用69.3亩新鱼池生产。由于池塘含有机淤泥极少,当年春投放水花1800万尾,仅获夏花鱼苗316万尾,成活率只有16%。这些池塘水色呈棕红色,浮游生物数量极少。有的池塘连下三次水花,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大部分死亡。通过水质化验和当地土壤资料的查证,认为鱼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鱼池底质的问题:1.土壤板结,缺乏有机淤泥,影响鱼池内的物质循环,因而使水质过瘦。2.由于底质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