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风能和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随着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实用化进程中产品的不断完善,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风光互补发电站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方阵、智能控制器、蓄电池组、多功能逆变器、电缆及支撑和辅助件等组成一个发电系统,将电力并网送入常规电网中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推动了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分析,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将模糊控制应用到光伏发电MPPT中,能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进行快速准确的跟踪。通过对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MPPT问题的研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MPP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优势与发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做了归类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现状,提出了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便携式系统(以下简称"便携系统")研究,此便携系统的提出为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文章重点介绍便携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光伏发电输出功率间歇性、波动性对光伏并网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伏输出功率及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的模糊控制策略,通过平滑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以控制储能系统输出或吸收电能,实现平滑稳定光伏功率输出及延长储能系统寿命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仿真了在光伏输出功率不稳定的情况下并网电流、电压及波动功率对电网的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蓄电池两级双向充放电模糊控制方案。通过SIMULINK仿真对比了在不进行平滑控制和用模糊控制进行"削峰填谷"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和布克赛尔中核20MWp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设计方案。分析了光伏系统的构成、类别、选型、运行原理及模式。阐述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应用实例,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能源,太阳能广泛应用使光伏发电有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探讨,从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问题、光伏发电的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现有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设计了基于预测模型加扰动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预测模型加扰动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方法不但能保证光伏阵列稳定准确的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而且跟踪速度明显提高,对于提高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熟,随着风力发电占发电系统比例不断增加,风力发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也比较突出。在电网电压发生故障时,要求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且为电网提供无功功率,由此引起发电机输出功率与输入电网的功率不平衡,对风电机组造成损坏,本文主要研究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能够通过控制策略实现低压穿越。  相似文献   

9.
自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原理演示装置"是一个简洁的风力与太阳光能互补的发电系统的原理演示模型,可以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因风力发电、太阳光能发电实物庞大,结构系统复杂,不利于教学讲解和演示的问题。该装置作为课程教具,可以更生动直观的讲解和演示其原理,装置把复杂的系统精简化,使整个系统更清晰更简洁,更易于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清晰的理解其运行原理,认识和了解新能源的利用,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阐述了微电网中储能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其他储能以及复合储能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别说明了各储能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着重分析了最具前景的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的储能方式。最后根据微电网的特点和要求,指出了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已刻不容缓.光伏发电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已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并将成为各国竞向发展的热点. 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及构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按与电力系统关系分类,通常分为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集中式并网电站一般容量较大,通常在几百千瓦到兆瓦级以上,而分散式并网系统一般容量较小,在几千瓦到几十千瓦.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加大太阳能的使用规模,对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意义重大。本文对在大学校园内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探索了校园光伏发电的应用方向、经济效益以及确保供电安全的保障措施,为在大学校园内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光伏电池模型的工程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光伏电池的工程仿真模型。为了能够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本文介绍了最大功率跟踪的原理和方法。使用增量电导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光伏电池波形以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可行性,可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新能源电网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现状,最后提出了一套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并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控制方案以及系统运行原理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柳晨 《山东饲料》2013,(15):241
太阳能具有无污染、不受距离限制、无资源成本等优势,因此太阳能分布式发电在微电网中有大量的应用。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微电网虽然能够改善分布式电源对主网的影响,但是由于分布式电源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布式发电对微电网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微电网中的运行影响是我们迫切需要展开的工作。本文就是主要研究太阳能发电对微电网的影响。建立太阳能光伏发电微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利用Powerworld软件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微电网潮流分布、电压损耗、网损等的影响,得出光伏系统对于微电网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局部遮挡的影响使光伏阵列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呈台阶状,对应的功率电压曲线呈现多个局域峰值,传统电池模型不再适用,因此必须建立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以光伏电池的工程模型为基础,结合电路的串并联理论,详细的分析了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特性,用分段函数表述建立了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光伏阵列在局部遮挡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利用所建模型对光伏阵列在不同阴影数量、遮挡模式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及计算,并根据阵列的格局、阴影的数量和分布以及遮挡模式的不同对阵列输出特性产生差异的影响,给出光伏系统阵列优化设计方法,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质量的效率。本文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最大风力跟踪控制和恒功率控制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光伏发电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世界各国已将发展光伏发电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发电效率作为光伏发电最核心的问题,则成为太阳能技术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光伏发电的各个部分和设备的工作特点及其原理,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效率,明确了损耗的来源和机制,并从整体上得到了光伏发电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光伏发电项目的用地标准给予了明确规定。《意见》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管理,切实加强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意见》指出,光伏发电可以利用未利用地的,不得占用农用地;可  相似文献   

20.
风能发电不仅能节约大量化石能源,也将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途径。本文在调查研究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风力发电现状的基础上,对在我国中部地区推广风力发电进行了资源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的分析;针对风力发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我国政府在创造能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决策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