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用标准差法研究了20个核桃品种(系)对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均可感病,但品种(系)间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陇32’和‘西林2’等2个品种(系)为高抗品种,‘陇11’‘陇15’‘维纳’‘扎343’‘辽3’等5个品种(系)为中抗品种,‘中林1’、A02、‘元丰’‘丰辉’‘西洛3’等5个品种为抗病品种,‘中林5’‘阿7’‘鲁光’‘辽1’‘辽4’‘西扶2’等6个品种为感病品种,‘香玲’和‘中林3’等2个品种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猕猴桃品种(系)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以及不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对鉴定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抗溃疡病能力和进一步开展抗病相关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收集的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通过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和观察接种后的浸染情况,分析了不同猕猴桃品种(系)的抗病性以及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试材料的倍性,分析抗病性与倍性关系。【结果】不同品种(系)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在29份猕猴桃种质资源中‘,华特’等3份毛花猕猴桃材料表现为高抗;‘徐香‘’金魁’等15份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金桃‘’金艳’等4份种质资源表现为耐病;‘Hort16-A’等5份材料表现为感病;中华猕猴桃‘红阳’和‘2-72’表现为高感。不同品种(系)的病情指数与病斑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57。此外,发现在中华猕猴桃中,高感品种‘红阳’‘2-72’和感病品种‘1-74’‘Hort16-A’是二倍体,耐病品种‘金桃’和‘金艳’是四倍体。【结论】抗性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发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猕猴桃品种抗病性进行评价,病斑长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一类型品种(系)染色体组倍性越大,抗病性越强。  相似文献   

3.
枣疯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强传染性毁灭性病害,现有枣主栽品种普遍对其敏感。1997年起,作者在全国收集抗枣疯病种质,采用在病树上高接待鉴定种质的高强度筛选法取代传统在健康树上嫁接病皮的低强度筛选法,从骏枣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出高抗枣疯病新品种‘星光’(原名‘抗疯1号’)。2005年10月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2005年12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优化萱草品种‘沙曼’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形成优化的预处理条件后,对处于同一生境下的9个萱草品种(‘自由行’‘星光玫瑰’‘四十二街’‘乔丹’‘茉莉百合’‘流星’‘幻想之网’‘烈焰’和‘沙曼’)盛花期花瓣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检测分析,并辅以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C–MS–O)及香气活性值(OAV)确定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沙曼’最佳萃取温度为80℃,最佳萃取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9个品种萱草中共检测到19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萜烯类、醛类、腈类、酚类、酯类、烷烃、呋喃及少量其他物质。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结合GC–MS–O,27种挥发性成分被鉴定成为关键香气成分。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认定(Z)-β–罗勒烯和壬醛构建了萱草的主体香气成分,并初步推断反式–橙花叔醇、芳樟醇、苯乙醇、吲哚、草蒿脑等是造成不同品种萱草香气差异的原因。9个萱草样品根据香气特性聚为4组,一组为‘自由行’和‘星光玫瑰’,其不具有苯乙腈、苯乙醇和苯乙醛,显现木香、草香、花香为...  相似文献   

5.
以‘福山包头’大白菜为试材,利用田间调查、显微观察和叶片离体培养的方法,对‘福山包头’系列大白菜叶柄黑点病的发生特点及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善‘福山包头’大白菜抗病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大白菜叶柄黑点病主要发生于叶柄表皮细胞且起始于细胞周质或细胞壁,该病可发生于大白菜的整个生育期,且进入包心期后发展较快;(2)氮素能诱导叶柄黑点病的发生,且铵态氮较硝态氮诱导效果更明显;(3)氮素浓度与叶柄黑点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但氮素并不是影响叶柄黑点病发生的唯一因素;(4)‘福山包头’系列大白菜种质资源中,‘福东2号’‘福山82’对叶柄黑点病的抗性较强,‘福小87-13-13’‘皱福’的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以40个苹果品种和60个苹果砧木的1年生健康枝条作为试材,通过接种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强致病菌株03-8,评价试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以期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苹果品种和砧木病斑大小均表现出多样性。通过分析病斑大小,发现‘特殊短枝’‘苹果A’‘沈阳农大’‘爱佳香’‘津轻’和‘郡马’为抗病品种,‘长富2号’‘首红’‘安杞草’‘H2’‘金冠’‘黄乔纳金’‘礼泉短富’‘丽嘎’‘丰富士’和‘粉红女士’为感病品种;冬红果、太谷早熟沙果、平邑甜茶、海棠花、变叶海棠(昆明)、中熟红果子、小黄海棠、西府海棠和樱叶海棠等砧木资源为抗性材料,克孜阿尔玛、野苹果5号和卡拉阿尔玛为感病砧木材料。未发现免疫或高抗病性的苹果品种和砧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星火’、‘可奇思’、‘猎狗六号’3个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时间并无显著差异,且在高浓度时均未发芽。低PEG浓度(5%)对‘猎狗六号’和‘星火’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15%~25%)对3个品种种子的萌发都表现为抑制作用。3个品种的抗旱性顺序为‘星火’>‘猎狗六号’>‘可奇思’。  相似文献   

8.
烟台地区樱桃茎腐病病原菌、致病性及流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田间分离并鉴定樱桃茎腐病病原菌,探究病菌对不同品种樱桃叶片、新梢及木质化枝条的致病性及病害的流行动态和流行条件,为病害的防治及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烟台地区樱桃苗圃分离得到樱桃茎腐病病原菌菌株P1639,进行初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菌株P1639对5个属和1个属间杂交种共17个樱桃品种的致病性,测定对‘先锋’的叶片、新生枝条和木质化枝条的致病性;连续4 a(年)对樱桃茎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分析病害流行动态及流行条件。【结果】从田间分离得到病原菌菌株P1639,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樱桃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确定了菌株P1639对‘黑珍珠’‘红灯’‘艳阳’‘先锋’‘明珠’‘拉宾斯’‘萨米脱’‘美早’‘桑提娜’‘晚丰’‘布鲁克斯’11个甜樱桃品种均致病,而对‘大青叶’‘马哈利’‘吉塞拉6号’‘ZY-1’‘东北山樱’和‘樱砧王’6个樱桃砧木品种均不致病;菌株P1639能够侵染‘先锋’樱桃叶片和当年的新生幼嫩枝条,不能侵染木质化枝条;樱桃茎腐病的发生与温度、降雨量、湿度密切相关,在7月多雨的年份容易大发生。【结论】烟台地区樱桃茎腐病的病原菌对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对中国樱桃(P.pseudocerasus)、马哈利樱桃(P.mahaleb)、山樱花(P.serrulata)、欧洲酸樱桃(P.cerasus)4个属及酸樱桃(P.cerasus)和灰毛叶樱桃(P.canescens)的杂交种‘ZY-1’均不致病;该病原菌能够侵染欧洲甜樱桃的叶片和当年生新梢,不能侵染木质化枝条;烟台地区樱桃茎腐病的发生与温度、降雨量、湿度密切相关,大爆发于高温多雨年份的夏季。  相似文献   

9.
以樱桃品种‘樱砧王’‘马哈利’‘大青叶’‘桑缇娜’‘晚丰’‘艳阳’为试材,进行室内抗茎腐病测定,并对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大小、感病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樱桃叶片表型及抗性酶在抗茎腐病中的作用,以期为田间种植或选育抗病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樱桃品种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大小均有差异,但与抗性无明显相关性;樱桃被茎腐病菌侵染后,SOD、POD、CAT活性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樱桃的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与抗茎腐病无明显相关性;抗性酶SOD、POD、CAT在对茎腐病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光合特性的设施栽培耐弱光葡萄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设施促成栽培的葡萄品种。【方法】以上海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巨峰’等19个葡萄品种及从日本新引进的‘阳光玫瑰’等28个品种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这些葡萄品种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根据光合特征参数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猝灭(q P)、非光化学猝灭(NPQ)等对47个品种的耐弱光能力进行了评价。LCP与Rd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d是影响LCP的主要因素,耐弱光品种具有Rd低、弱光下净光合速率高的特点。用光补偿点表征的47个葡萄品种的耐弱光能力可分为:1)极耐弱光品种(LCP=0~10μmol·m-2·s-1)有‘希娜玛瑙’‘独角兽’‘紫苑’‘红罗莎’‘白罗莎’‘阳光胭脂’‘里奇巴巴’‘婴儿手指’‘凉玉’‘红港’和‘阿莫莱玫瑰’共11个;2)耐弱光品种(LCP=10~30μmol·m-2·s-1)有‘巨峰’‘皇家’‘东方之星’‘10-1’‘晚熟里扎马特’‘甲斐路’‘黑彼特’‘黑天鹅’‘黑三尺’‘高蓓蕾’‘罗兰玫瑰’‘早茉莉’‘秋峰’‘库尔干玫瑰’‘粉红亚都蜜’‘相模’和‘京亚’共17个;3)较耐弱光品种(LCP=30~50μmol·m-2·s-1)有‘旭旺4号’‘奥古斯特’‘无核早红’‘希姆劳特’(‘喜乐’)‘MTC斯蒂本’‘康能玫瑰’‘夏黑’和‘美人指’共8个;4)不耐弱光品种(LCP=50~100μmol·m-2·s-1)有‘意大利’‘鲁沙其’‘桃太郎’‘阳光玫瑰’‘藤稔’‘无核白鸡心’‘意其克马尔’‘夏绿’‘巨玫瑰’和‘醉金香’共10个;5)极不耐弱光品种(LCP大于100μmol·m-2·s-1)有‘圣诞玫瑰’。【结论】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对评价葡萄品种的耐弱光能力具有参考价值,LCP在0~50μmol·m-2·s-1的‘希娜玛瑙’‘独角兽’‘紫苑’‘红罗莎’等36个品种为适合早春促成栽培的耐弱光葡萄品种。其中‘巨峰’‘夏黑’‘粉红亚都蜜’‘红罗莎’‘希姆劳特’‘京亚’‘美人指’‘奥古斯特’‘罗兰玫瑰’‘阳光胭脂’‘凉玉’‘里奇巴巴’‘高蓓蕾’‘红港’‘婴儿手指’‘黑三尺’‘10-1’‘黑彼特’‘无核早红’‘旭旺4号’‘相模’‘库尔干玫瑰’‘秋峰’‘早茉莉’‘康能玫瑰’这25个葡萄品种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耐强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甜瓜‘WMR-29’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伽师’(JS)、感病品系‘皇后’(HH)的回交群体BC1为试材,采用BSA和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研究甜瓜‘WMR-29’品系对白粉病抗病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WMR-29’品系对白粉病Podosphaera xanthii race 1的抗性受2个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分别位于LGⅡ、LGXII连锁群上,并且找到与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以‘苹果梨’ב八月红’、‘八月红’ב红香酥’和‘苹果梨’ב红香酥’3个梨杂交组合后代728个单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法,连续3年调查叶片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变异,为梨树白粉病抗病基因定位和筛选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苹果梨’为高感亲本,‘红香酥’较抗病,‘八月红’居中。3个杂交组合后代均表现低亲遗传倾向。在杂交育种中选择抗病亲本可显著提高低低亲率,降低后代感病指数,易于筛选抗病种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重庆开州和长寿‘沃柑’果园发生果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致病力。【方法】对‘沃柑’病果进行组织分离、致病性测试,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ITS、TUB2、GPDH及LSU条码)鉴定方法鉴定病原真菌;以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明确‘沃柑’果斑病病原菌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在致病力测试中,WC2菌株对‘大雅柑‘’尤力克柠檬‘’塔罗科血橙’和有核‘沃柑’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均致病,其中对枝条的致病力最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8种杀菌剂中仅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戊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4种杀菌剂对WC2菌株有效,抑制EC_(50)分别为0.24、0.72、1.04和5.28μg·mL~(-1)。【结论】‘沃柑’果斑病的致病菌为小新壳梭孢,对‘沃柑’叶片、果实和枝条同样具有致病力,苯醚甲环唑和肟菌·戊唑醇对其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71桃’的生物学特性及植物学特征进行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1桃’早果性好、丰产性强,耐春季变温,花期-1.2℃条件下坐果不受影响,较抗流胶病和穿孔病;‘71桃’在早熟品种中果实着色鲜艳、果个大,单果均重275.2g,最大单果重419g。果形好,果实纵、横、侧径比为0.96:1:0.9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3.6%。耐贮存,常温(30~38℃)下可存放7d,15℃下可贮存15~21d。果实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当地种植合作社主栽的8个甜樱桃品种‘红灯’‘美早’‘布鲁克斯’‘萨米脱’‘黄蜜’‘先锋’‘雷尼’‘拉宾斯’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其单果重、硬度、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9项指标。结果表明,8个甜樱桃品种均能在寒亭区开花结实,且坐果率高,果实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各品种之间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单果重,‘萨米脱’‘美早’表现突出,‘先锋’‘拉宾斯’果较小;可食率,‘萨米脱’‘美早’‘布鲁克斯’‘雷尼’‘红灯’均表现突出,‘黄蜜’最低;出汁率,‘美早’‘红灯’‘萨米脱’‘黄蜜’‘雷尼’均表现突出,‘布鲁克斯’最低;果实硬度,‘布鲁克斯’‘先锋’‘美早’高,‘雷尼’‘黄蜜’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美早’‘红灯’‘萨米脱’高,‘雷尼’‘黄蜜’低。供试的8个甜樱桃品种均表现较好,可在寒亭区种植,‘美早’‘红灯’‘萨米脱’综合性状表现好于其他品种,可重点推广;‘先锋’综合表现略差,‘布鲁克斯’裂果较明显,不建议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和‘风味皇后’6个杏李品种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结果】(1)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ω,下同)为105.44 mg?g-1,4种糖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醇,总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风味皇后’‘味王’‘恐龙蛋’‘味帝’‘味厚’‘风味玫瑰’。(2)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总酸的平均含量为8.57 mg?g-1,7种有机酸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苹果酸酒石酸奎宁酸琥珀酸草酸枸橼酸莽草酸,总酸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风味玫瑰’‘味王‘味帝’‘味厚’‘风味皇后’‘恐龙蛋’,其中‘恐龙蛋’‘味帝’和‘风味皇后’3个品种不含酒石酸,‘风味皇后’中不含琥珀酸,‘味厚’中不含莽草酸。(3)6个杏李品种果实风味为甜或酸甜,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风味玫瑰’。【结论】杏李成熟果实中糖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2个高果糖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1个高山梨醇品种‘味厚’。  相似文献   

17.
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3):13-17
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石莓9号’草莓以丰产、优质、抗病优系‘458-2’(‘枥乙女’ב全明星’)为母本,高硬度优系‘455-3’(‘卡姆罗莎’ב石莓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果实圆锥形,鲜红色,光泽度强;去萼较易;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48.2 g,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4.7 g;果肉红色,质地密且细腻,香气浓,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还原糖含量3.15%,可滴定酸含量0.6%,维生素C含量0.47 mg·g~(-1);果实硬度0.520 kg·cm~(-2),耐贮运性好;丰产性好,平均株产469.6 g,适宜露地及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一级序大果适宜鲜食、加工果汁果酱,二级序及以上小果可单体速冻。通过田间观察,‘石莓9号’抗叶斑病、革腐病、炭疽病、白粉病,中抗灰霉病等。  相似文献   

19.
以绿叶杨‘中林2025’(Populus deltoides‘Zhonglin 2025’)及其彩叶芽变新品种‘全红’和‘炫红’的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全红’和‘炫红’的株高、地径、叶面积以及叶片数显著小于‘中林2025’,说明‘全红’和‘炫红’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显著抑制。‘全红’和‘炫红’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相对于‘中林2025’高,花青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显著增加。在不同月份,‘中林2025’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较高,3个品种胞间CO2浓度(Ci)相近。‘全红’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较高、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低,导致‘全红’的光合系统PSⅡ的热耗散的能量多,实际光能转换效率低,光合能力低下;‘炫红’的F0、Fm和NPQ值在3个品种中都是最低的,而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较高。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05,(11):9-10
1979年采用山葡萄雌能花品种‘左山二’作母本与‘小红玫瑰’(欧亚种酿酒葡萄)进行种间杂交,从杂交一代中选育出低酸、高糖优良单株‘79-26-18’。1987年用‘79-26-18’作母本与山葡萄低酸、高糖两性花品系‘74-13-26’‘(73134’ב双庆’)杂交,从后代中选育出的酿造干红山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