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汽车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T)三种。近几年又有一种新的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开始大量装车上路,2009年配装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大众汽车公司称其为DSG)的一汽大众新迈腾已与我国消费者见面,其出众的加速性能和超低的油耗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眼球,在业内也掀起了一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热。  相似文献   

2.
汽车用自动变速器有AMT、CVT、DCT等几种形式,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了解变速器的发展,有助于读者对我们国家汽车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3.
Rommel  乔治 《农村机械化》2014,(11):238-238
对于如今的汽车消费者来说什么“DSG”“CVT”“AT”“DCT”“AMT”等等这些标明自动变速器专业名称的词汇都已耳熟能详,这也映衬出自动变速器车型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并适合中国道路驾驶的现状,因而手动车型渐渐从原来的道路主力变成了如今的凤毛麟角,各大汽车厂商也把手动车型产品直接归纳到低配或最基础车型的品类行列,但作为最能直接体现驾驶本源的手动车型不应该甘愿成为如此“配角”,上海通用雪佛兰创酷的1.4T手动两驱车型就在极力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4.
AMT在几种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CVT、AMT)中AMT的性价比最高,是一种先进的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AMT系统属于车辆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动力驱动系统,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系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车液力变矩器与AMT共同工作时的换挡规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发动机输出特性和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找出了二者合理匹配时共同工作点及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计算出各节气门开度不同的车速和不同挡位下的驱动力,建立了液力变矩器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共同工作时换挡规律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进行数字仿真,确立了最大效率时液力变矩器与AMT共同工作时的换挡规律并进行了冲击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及其控制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将经验知识和数学过程结合起来,根据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依据自动变速器的实际工况确定输入和输出参数,并对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对输出量进行解模得到模糊控制表,以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决策控制。最后进行模糊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对于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运行工况均具有较理想的换挡品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概述AMT车辆起步的离合器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是车辆自动变速器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自动变速器 ,使用AMT的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是自动变速传动系的重要控制内容 ,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控制是其控制的难点。本文给出该类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说明现代控制方法在离合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及特点 ,并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采用CR-CR式行星齿轮机构的U341E自动变速器(AT)为研究对象,利用杠杆法对此变速器各挡位工作时的转速、力矩进行分析,并对其传动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
以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将经验知识和数学过程结合起来,根据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依据自动变速器的实际工况确定输入和输出参数,并对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对输出量进行解模得到模糊控制表,以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决策控制.最后进行模糊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对于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运行工况均具有较理想的换挡品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0AM自动变速器是大众车系中使用较多的一款干式7速DSG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换挡冲击、仅有奇数挡或仅有偶数挡、挂挡不走车等故障,大部分修理厂遇到DSG自动变速器故障后,会将自动变速箱拆下交给自动变速器专修企业完成维修,虽然此行为可以避免不会修造成的损失,但是对于客户而言则增加了维修成本,对于修理厂而言在技术上并未实际诊断出车辆的故障点,盲目送修后,自动变速器专修企业也无法判断故障点,会通过全部更换易损件排除故障。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0AM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分析,希望给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变速器是拖拉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拖拉机自动变速器以其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舒适性将得到广泛应用。为此,综述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液压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器和静液压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结合我国拖拉机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向智能化、高效化和多挡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拖拉机自动变速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传统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的基础上,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和自动变速理论,以电子控制单元ECU为核心,根据离合器控制规律、应用PID控制策略,通过离合器执行机构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实现离合器机械自动操纵。  相似文献   

13.
以节能为目标来确定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控制液力变矩器在规定的高效区内工作,并推导出自动变速器升降挡规律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自动变速器的节能换挡规律。该换挡规律可以将变矩器在变速器最低挡的左端低效区和最高挡的右端低效区除外的所有工况下的效率限定在某一理想范围内,并验证其正确性。该换挡规律的提出,对提高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模糊巡航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车辆的巡航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模糊逻辑方法设计巡航控制算法,并将控制程序直接嵌入到AMT的主控程序中。对巡航控制的功能、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通过测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将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优点结合起来,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传动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能,也改善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性。本文从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和换挡规律精度控制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自动变速器生产过程特点,充分应用现代光、机、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AMT变速器加载/卸载试验的一体化智能测试装置,实现了AMT变速器自动静态自学习、动态自学习、自动按给定程序完成标准规定的项目测试。开发了具有转速、转矩及功率可控的全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自动变速器的种类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它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和液力控制操作系统三部分组成。自动变速器的档位一般有P、R、N、D、2、1、L等几种档位。 虽然自动变速器操纵起来比较简单,但它的工作元件要求精度特别高,工作条件也相对苛刻些,如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自动变速器的损坏。驾驶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机械化》2014,(3):188-188
第七代高尔夫配备16L和1.4T发动机,两款发动机各有一款匹配手动挡的车型,1.6L自动挡车型采用的是6挡手自一体变速器,1.4T发动机匹配的是7挡DSG变速器.全系共7款车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汽车生产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中、高档小轿车及高档大轿车上广泛装用了新型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由于它采用了液力变矩器,在车起步换挡时具有平稳、无振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使发动机和传动系的磨损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因而用液力自动变速器取代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以纯电动汽车两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Z-X型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结构和传动特性,结合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传动方案,并建立三维模型体现该两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的布置形式,以及制动器和离合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