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日喀则市2017年和2018年汛期(6—9月)83次降水(≥3 mm)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反射率因子、组合反射率及几种常见的雷达回波零速度线特征呈"S"型、反"S"型和"弓"型分布特征时对人工增雨作业潜力分析和作业条件判别的几项判据指标,作为西藏日喀则市的人工增雨作业的决策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15年生"惠民短枝"(短枝型)和"长富10"(普通型)红富士苹果/平邑甜茶(M.domesticaBorkh.cv.RedFuji/M.hupenensisRhed)为试材,研究其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细根中吸收的氮素来源与肥料的比例(Ndff)值最高,分别为0.407%和0.286%,短枝型显著高于普通型;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短枝型红富士,除叶片外,其余各器官中Ndff值均高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短枝型高于普通型;采收后,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粗根中Ndff值最高,分别为0.902%和0.792%,短枝型高于普通型。不同物候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吸收的15N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差异,盛花期贮藏器官15N分配率最高,两品种差异不显著;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贮藏器官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营养器官分配,短枝型低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生殖器官成为新的分配中心,短枝型显著高于普通型;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短枝型红富士贮藏器官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春季土施15N-尿素,随着物候期的推移,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采收后达到最高,分别为24.643%和16.311%;短枝型红富士氮素利用率普遍高于普通型。  相似文献   

3.
榆树以其"根露、干细、叶密"的特点成为制作盆景的一种良好材料,深受盆景爱好者们的青睐。文章详细介绍了榆树盆景桩坯的培育过程,并针对榆树大苗难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弯曲造型的独特性,通过摸索试验,最终创建了一种有效的特殊造型技法,该法主要通过大约在主干每间隔20 cm左右的位置锯开直径三分之二深度的缺口增加枝干柔韧度,同时在切口处塞入一块石块以增加稳固性和增添造型美感。方法运用在2.5 m以上大树,造型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枸杞植株不同物候期各器官干物质与氮磷钾含量的测定,计算出不同物候期枸杞养分需求量,以期为宁夏枸杞营养诊断及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宁杞7号’为对象,通过在不同物候期采集整株植株样,测定养分相关指标,经过综合分析发现:宁夏枸杞树随生育进程延续,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出主干>根>侧枝>叶片>主枝>果实;根中氮含量呈"W"型变化,主干氮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主枝氮含量呈"S"型变化,侧枝氮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叶片氮含量在现蕾开花期最高,果实氮含量夏果期高于秋果期;磷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主干与主枝磷含量均呈"W"型变化,侧枝磷含量也在春梢生长期最高,叶片磷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夏果期果实磷含量高于秋果期;钾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主干钾含量呈"M"型变化,主枝、侧枝、叶片中钾含量均呈现"V"型变化,果实钾含量秋果期低于夏果期。当年1883.28 kg·hm-2鲜果产量下,全物候期植株N、P2O5、K2O需求总量依次为48.15、44.91、63.01 kg·hm-2,最优配比为1∶0.93∶1.31。推算得出每生产1500 kg·hm-2干果,宁夏枸杞当年对N、P2O5和K2O总需求量分别为161.07、150.23、210.78 kg·hm-2。春梢生长期前对磷需求量高,随物候期的延长,氮钾需求量相应增加;夏果期与秋果期,随果实建成、膨大及成熟,氮磷钾需求量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东方式插花具有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使用容器有盆插和瓶插。其基本造型包括直立型、倾斜型、下垂型、直上型、对称型;作者还阐述了东方式插花的构成与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6.
反硝化是根际氮素损失重要途径,作物品种和行距改变是否会对根际反硝化产生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和种植行距间根际土壤反硝化菌群丰度和功能的差异,为降低根际反硝化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两个独立的田间试验,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微生物学方法,分别研究‘浚单20’、‘安农8号’、‘郑单958’、‘品玉18’和‘隆平206’5个玉米品种以及20 cm、30 cm、40 cm、50 cm种植行距对根际土壤反硝化能力、反硝化菌群丰度、N_2O/(N_2O+N_2)产物比和土壤呼吸等指标的影响。‘浚单20’、‘安农8号’、‘郑单958’根际反硝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随着行距减少,反硝化能力有显著增加趋势。‘隆平206’和‘品玉18’的nir S型反硝化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nir K和nosZ型菌群的丰度以‘浚单20’和‘安农8号’最高;行距20 cm的nir S和nir K型菌丰度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但nosZ型菌丰度以40 cm行距丰度最大。品种对N_2O/(N_2O+N_2)产物比有一定影响,其中‘安农8号’最低,但行距对产物比没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反硝化能力与土壤呼吸和nirS型菌群丰度均极显著正相关,但与nos Z和nir K型菌群未呈现这种关系,由此表明nirS型菌丰度和根际有机碳差异可能是造成反硝化能力不同的主导因子。品种和种植行距会对玉米根际反硝化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根际低反硝化损失品种的筛选、选育和根际反硝化过程调控是减少根际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行某型搅拌器叶轮的抗磨损研究和叶轮备件的国产化,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获得叶轮的分散点云,采用Surfacer软件进行点云的处理,获得总的点云,创建叶片曲面,再采用Pro/E软件生成叶轮的三维实体造型。通过这种反求工程方法获得的叶轮实体造型与原叶轮有较高精度的一致,已成功应用于叶轮模具的制造、叶轮的抗磨损研究和备件的国产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地区的中山、珠海等地下覆基岩多是花岗岩,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壤砾、砂含量高,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特点鲜明,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滨海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分析了小流域内的土壤质地,得出小流域内土壤基本属于砂壤土或砂土;在此基础上,根据小流域内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吸力数据,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吸力的变化及其对降雨、蒸发的响应特点。通过对野外实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小流域内径流试验场中各个深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包括吸水过程和脱水过程)总体上呈"L"型,且含较多细小颗粒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脱水过程)在"低含水量、高吸力"区呈现出"反S"型,根据此特点提出用Gauss、Dose res ponse(Bi-dose response)等函数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栗疫病在广西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此病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1.7128,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板栗疫病菌寄主范围广,此病在广西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但板栗疫病的病原菌不必补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采取栽培无病苗木、减少枝条和主干的伤口、削除枝条和主干的病斑和进行伤口的消毒、砍除重病枝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土壤铜、硫污染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土壤铜、硫污染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硫铁矿尾矿砂河滩垫地上栽植的苹果幼树为试材,研究土壤中的不同铜硫含量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铜含量≥46.8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368.7 mg/kg时,苹果幼树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土壤中的铜含量≥53.9mg/kg,土壤有效硫含1量≥538.0 mg/kg时,苹果幼树受毒害甚至死亡.苹果幼树各器官铜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系>叶片>新梢>1年生技>2年生枝>主干,硫含量分布规律为:叶片>根系>新梢>1年生枝>2年生枝>主干.正常树的长、中、短枝数量分别是轻度受害树的2.02,1.37,1.04倍,是重度受害树的3.30,2.22,1.47倍,是受害死亡树的37.60,4.73,2.30倍.生长正常树的花芽数为518个,显著高于轻度受害树的,极显著高于重度受害树的.生长正常树的萌芽率为60.67%,分别是轻度受害树、重度受害树的1.43,2.22倍.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杨梅树精准修剪技术,提出修剪时期及环割、拉枝、撑枝、摘梢、短截和疏删等6种整枝方法。阐述"杨梅幼龄树,初果期,盛果期,上强下弱树,侧枝,结果枝,徒长枝,下垂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和枯枝,更新树,提早结果,矮化树体"等12种修剪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插花造型分为对称和不对称2种类型,对称造型采用五花定位法和三花定位法确定花体位置,不对称插花有直立式、倾斜式、悬崖式和平卧式等4种基本造型方式,作为4种基本方式的扩展,又延伸出了L形、倒T形、圆弧形、S形、放射形、塔形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插花形式。  相似文献   

13.
富氧灌溉池塘中反硝化细菌丰度昼夜垂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农用灌溉池塘蓄积的生活污水在富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丰度变化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富氧灌溉池塘水体不同深度水层中(上层10~30 cm、中层90~110 cm、和下层150~170 cm)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昼夜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质参数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p H值、水温、光照度及NO3--N浓度均具有垂向分层效应,随水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NH4+-N及PO43--P浓度则呈现与前者相反的趋势,随水层加深而逐渐升高;nir K,nir S和nos Z 3类反硝化基因受DO浓度和p H值调节作用显著,均表现为白天丰度高,晚间丰度低的时间效应;3类反硝化基因丰度整体表现为表层水体中的基因丰度高,其次为中层水体,底层水体中的丰度最低的趋势,即同样表现出垂向分层效应。nir S基因丰度总是比nir K基因丰度高,说明nir S型反硝化细菌更能适应富氧灌溉池塘水质环境。3类反硝化基因丰度与环境参数中的DO浓度和p 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富氧条件下灌溉池塘水质参数尤其是DO浓度昼夜垂向变化促使nir K,nir S和nos Z 3类反硝化细菌丰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垂直空间分层效应,说明在自然条件下也可能有大量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存在,并且因为长时间受富氧条件驯化,导致反硝化细菌丰度受DO浓度变化影响较大,可能会促使不同深度水层断面发生的氮转化过程及其强度具有差异。进而为原位状态下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可能性提供了更有利的佐证。该研究为富氧污水在用于农田灌溉使用时提供背景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与化学分析的方法,对甘蓝型黄籽油菜———"渝黄一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增施S或Zn肥和土壤差异对苗期油菜生物量影响达显著性水平;(2)增施S、B或Zn肥,油菜苗期和苔期叶片S、B、Zn含量也相应地增加,对苗期叶片N、P和苔期叶片硫影响达极显著水平;(3)土壤差异,对叶片苗期吸收P和苔期吸收K、S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安徽省淮河以南降水量多的区域桃树下半部光秃枯死,及桃栽培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难题,提出一种高光效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新树形,即倒“个”形新树形。倒“个”形新树形的桃树中央干强而直立,无主枝、侧枝,中央干上除基部着生2个调节枝组外,其余直接分生小型结果枝组;树高2.5~3.0 m,冠径1.5~2.0 m,主干高度50~70 cm。该树形能促进桃树早产、丰产、稳产,延长桃树盛果期树龄,提高果实商品率和优质果率。  相似文献   

16.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辐射诱发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60)Coγ射线辐照山楂萌动的1年生枝和1年生苗木。结果表明,处理苗木随着剂量的增加,辐射损伤加重,萌芽植株大大减少,采用短截落干使苗株下部芽萌发;在低剂量处理范围内,苗木受辐射损伤的程度随着粗度的增加而降低。以不同剂量处理萌动的1年生枝,在不同品种间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密云品种经处理,多数枝系果实变小,大金星品种经处理,枝系的果实向变大与变小的方向发展。经处理果实种子减少不显著。本试验选出了大果型、短枝丰产型及短果柄观赏型的几个优良突变系。  相似文献   

17.
~(60)Coγ射线诱发梨的短枝型变异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苹果梨、朝鲜洋梨辐射营养后代的短枝型变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有利于培育短枝型品种。在本试验范围内,辐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矮化,而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朝鲜洋梨较苹果梨对辐射处理更敏感。采用辐射诱变矮化型品种,可在V_1代直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5):192-192
1)研制开发出2DY-6S型通用底盘,及与之相配套进行作业的4种栽植机具:2ZG-6型高速插秧机、2BQZ-6型芽种直播机、2ZB-6型毯状苗浅栽机、2ZPY—GH630型钵苗行栽机,并研究制定了5套技术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19.
<正> 褐稻虱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据研究,长翅型成虫具迁飞特性,而短翅型成虫繁殖力较强。因此,研究褐稻虱翅型分化,对防治褐稻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81和1982年我们用人工气候箱对影响褐稻虱翅型分化的温度、光照、食料及虫口密度等作了模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两年试验都是同时在同一温度、不同光照的两个人工气候箱内进行。1981年是国产S S—400A型人工气候箱,1982年是加拿大产PGW—36和PGV—36型人工气候箱。(一)人工气候箱的温度、光照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以株高S型(株高135cm)、M型(株高140~150cm)、H型(株高155cm)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试验,比较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叶面积动态、光合势与粒叶比以及冠层结构等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与株高S、H型相比,M型增产21.26%和30.50%,结实率高,千粒重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M型茎蘖数增长较为缓慢,拔节后群体茎蘖数下降平缓;抽穗前,M型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小,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达10.51t·hm-2;抽穗至成熟期,M型单茎鞘重呈"V"型变化,最大输出量、最大输出率以及最大转化率均以S型最大,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表观转化率均以M型最小;结实期,M型叶面积衰减缓慢,光合势、粒叶比较高。与S、H型相比,M型上3叶长宽大小适宜,叶片受光姿态良好,群体的冠层透光性好。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适宜的M型在较大库容的基础上,依靠合理的冠层结构和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中后期拥有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能力,保持库容流的稳定性,促进库容的充实,最终实现高产。本研究结果对籼粳杂交稻株高性状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