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力  杨丽梅 《畜禽业》2007,(2):26-28
<正>猪圆环病毒(PCV)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由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性脑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syn-drome,PMWS)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原体已被确认为圆环病毒(PCV-2),研究表明,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主要有PMWS、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细小病毒、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均与PCV-2感染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2.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断奶仔猪一种新的传染病。病的特征为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或黄疽,呼吸急促等。病原为猪2型圆环病毒。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仔猪,而8~12周龄的仔猪最常见,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在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的基础上,用PCR方法对采自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温州市11家养猪场的70份疑似有发病猪的组织病料,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8家猪场的45份病料为PCV2阳性,猪场阳性率为72.73%,样品阳性率为64.29%。表明PMWS在温州市发病比较严重,并且患有PMWS的病猪群广泛存在着PCV2感染。  相似文献   

4.
郭进朝 《畜禽业》2011,(11):8-9
<正>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由圆环病毒2型(PCV2)病原感染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笔者多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此病较多发生于农村散养户及养猪比较密集的地方,有时发病率可达30%~50%,而集约化养猪场其发病率约3%~5%,较少发生且病程较轻微。1PMWS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自1997年Clark等首次分离到PCV2以来,该病已给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疫病。PCV2分离自发生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群,属  相似文献   

6.
唐突 《畜禽业》2011,(11):26-27
<正>仔猪断奶,是猪一生中继新生后第二次生理大转变期。但此期即是旺长期,也是仔猪多发病的危险期和最大应激敏感期。因此,此期必须给断奶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减轻和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控制仔猪的贪食,防止仔猪下痢、水肿病等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仔猪的早期断奶是一项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刘森权 《畜禽业》2010,(5):70-7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主要感染6~18周龄的育成猪,在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为主要特征,并易诱发伪狂犬病、衣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和蓝耳病等多种猪病,常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5,(5)
猪Ⅱ型圆环病毒病(PCV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主要感染仔猪或青年猪的传染病,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猪圆环病毒病在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为主要特征,并能引发多种猪病,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对该病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呼吸急促、黄疸、腹泻、贫血等多种症状。并可导致猪瘟、蓝耳病、圆形病毒病、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病)、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寄生虫病等病的发生和混合感染。该病发病率10%~20%,死亡率较高,病后存活仔猪发育明显受阻,可成僵猪、呆猪,失去经济价值。该病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需在养猪生产中予以高度重视。为此,通过整体提高猪群免疫力结合对症治疗的方法,初步探讨出当前猪的主要疾病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2,(3):57
<正>为探讨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仔猪的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内钙信号变化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选取19头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5周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4头)和试验组(15头),试验组仔猪通过滴鼻接  相似文献   

11.
<正>猪渗出性皮炎又叫溢脂性皮炎,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黏液并形成结痂为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也可见于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传播速度快,一头猪感染后2~3d可波及到整群仔猪,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6.62±0.03)kg健康"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丁酸钠。试验期为21d。饲养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可显著降低断奶后1周的腹泻发生率(P<0.05),提高断奶仔猪7~21d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小肠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后第一周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  相似文献   

13.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祥 《畜禽业》2006,(13):14-16
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6.62±0.03)kg健康“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丁酸钠。试验期为21d。饲养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可显著降低断奶后1周的腹泻发生率(P<0.05),提高断奶仔猪7~21d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小肠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后第一周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  相似文献   

14.
<正>1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和危害仔猪断奶是猪在生长过程中的必过之关,而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断奶仔猪腹泻通常发生在断奶后的3~10d,第七天达到高潮,一般形成粥样或水样腹泻,内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快就会因脱水而死亡。目前,我国仔猪的断奶日龄一般在21~28d,而一些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猪呼吸综合征(PRDC)是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副嗜血杆菌等多种病原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一种综合征。也与环境应激和猪抵抗力降低因素有关,常发生于6~12周龄的断奶仔猪。该病导致生长速度下降,猪群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存在于猪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在特定的条件下常引起猪以关节炎、呼吸困难及高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即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氏病(Glasser's disease)。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常见于5~8周龄的猪,病死率可达50%。随着养猪业,  相似文献   

17.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常发生5~12周龄的小猪,发病率达到20~60%,死亡率可达到10%~20%,主要症状是衰弱、消瘦、苍白、黄疸、生长不良、淋巴结肿胀、呼吸困难、不爱吃料。一旦发生,将给养猪生产带来重大损失。PMWS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生猪生产中常采取在仔猪出生后2~3周、体重达到4.5kg以上时,就与母猪隔离的一种断奶方式。断奶到60~75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叫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  相似文献   

19.
<正>断奶仔猪是指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后遭受的第二次大的应激。仔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断奶应激和营养应激等,在不当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应激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可使断奶后的仔猪生长停滞。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各地广泛采用早期断奶技术,断奶后一周的饲养是整个断奶仔猪饲养的关键,它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以后的增重和上市的饲养天数。因此,饲养场(户)如何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尤为重要。本文就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作论述,以帮助饲养户降低断奶后仔猪的腹泻  相似文献   

20.
王承荣 《畜禽业》2012,(11):73-74
<正>仔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lets)是肠道内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发的猪肠毒血症,又名猪胃肠水肿。是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常见于断奶1~2周的仔猪,育肥猪也偶有发生。发病率为10%~15%,病死率达80%。是危害仔猪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给现代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征该病各季节均可发生,但以4—5月份,9—10月份即春秋季多发。发病与应激因素有关,如天气骤变,突然更换饲料或改变饲养方式,注射疫苗等。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或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可引发该病。常发生于断奶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