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两期"一类"清查数据和2个试验地块实测数据,对中林46杨等8个品种的杨树生长差异进行分析。"一类"清查结果显示:混交林中沙兰杨、毛白杨调查期间(5 a)平均胸径生长量是小美旱杨的2.2~2.6倍,中林46杨、毛白杨纯林调查期间(5 a)平均胸径生长量是小美旱杨和小叶杨的4.4~8.4倍;试验林研究结果显示:中林46杨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沙兰杨和Ⅰ-214杨,沙兰杨显著高于加杨,加杨显著高于北京杨和小美旱杨,18 a生沙兰杨平均单株材积是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的3.5~7.3倍,6 a生中林46杨平均单株材积是沙兰杨、I-214杨的1.8~1.9倍。由此可知:中林46杨生长表现优,建议推广应用;沙兰杨、Ⅰ-214杨生长表现较好,可适度推广应用;毛白杨生长稳定,也可推广应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小叶杨生长表现差,应予以更新,今后在本地区不再应用。提出要不断引进新品种,提高丰产栽培技术水平,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成功品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生长快、材质好、寿命长,抗病虫害、较耐脊薄,是我国优良的城乡绿化及营造丰产林、防护林树种。但由于毛白杨难以得到大量种子,种子育苗不易成活,且类型分化也多。因此,多年来无性繁殖毛白杨一直是人们热心研究的课题。嫁接就是易被人们接受的无性繁殖方法之一。1982年,我们根据前人经验,以加杨、沙兰杨、波兰-15A及北京杨等为砧木,毛白杨为接穗,嫁接毛白杨35公顷,当毛白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发生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为此,1983~1988年,我们结合生产,连续6年进行了不同品种杨树作砧木嫁接毛白  相似文献   

3.
随着杨树造林及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通过培育、国外引进、选育等 ,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杨树品种 ,目前全国各地栽培种不少于 1 0 0种 ,主要有毛白杨、新疆杨、河北杨、北京杨、中林杨、沙兰杨、意大利 2 1 4、72杨、6 9杨等。最近又有三倍体毛白杨、欧美杨  相似文献   

4.
在大兴区沙地上对沙兰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4个杨树品种进行了18年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沙兰杨平均胸径为32.2cm,平均树高21.0m,平均单株材积为0.6193m^3,是加杨、小美旱杨和北京杨的2.4-4.2倍,经济效益是加杨、小美旱杨和北京杨的5.9-9.0倍。  相似文献   

5.
训川一!川川l一l|川|l一l川|一|川|一!|叫l省(区)推广良种试行推广良种小杨叭健杨才众杨群加杨号京毛白小47黑杨、北京杨、美、沙兰杨、意大利214、波兰15号毛白杨、群众杨、小杨、沙兰杨、加杨、黑杨健杨、214、欧美箭黑杨、袍头白、毛新杨、小美12号、小青美、小青黑、箭河小、太青杨、定县白杨、美洲黑杨、合作杨。美小47、48、合作杨8277、定县白杨、白城杨、波兰15号、抱头白、苛黑、山海关杨、小青美7~8号、小美12号。津毛白杨、加杨、小美12号、群众杨、小黑杨。214杨、沙兰杨、波兰15号、合作杨、毛新杨、小青美7号、才包头白、箭黑…  相似文献   

6.
一、通辽市杨树发展的历程及栽培状况建国初期,杨树造林多用于乡土树种小叶杨、小青杨等。育苗采用种子繁育,实生苗造林或埋于造林。至60年代起开始引进加拿大杨、沙兰杨、毛白杨、小黑杨、北京杨等。当时由于种源少,没有大量繁殖,只有少量的观赏造林,育苗除播种育苗外,  相似文献   

7.
杨树是藁城市平原绿化主栽品种,前些年我们主要推广的加拿大杨、北京杨在藁城表现不好,近些年推广种植的意大利214、沙兰杨、中林69杨等也表现出许多缺点,乡土树种毛白杨也存有缓苗期和生长周期长、育苗繁锁等缺点.对此我们先后考察了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业推广站、北京林业大学、河北林学院以及大名、魏县、密云等县.建议推广引进中林46杨、三倍体毛白杨和欧美杨107号3个杨树新品种.试种引进南抗杨、窄冠白杨、欧洲转基因黑杨和欧美杨108号4个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营口地区50年代前只有柳树类,60年代初才引栽紫穗槐、刺槐树种,1963年开始用加杨造林。我站于1972年从辽宁省杨树研究所引入了一批杨树品种,有小美旱36杨、沙兰杨、北京杨、波兰15A等品种进行育苗,于1974年春季开始进行与当地主栽品种加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小美旱36杨生长良好,现将引种情况总结如下。1 试验区概况营口县高坎镇地处营口海滨盐碱地区,渤海辽东湾沉岸北侧辽河下游东岸,处于东经122°23′,北纬40°46′。全镇面积15万ha,  相似文献   

9.
<正> 沙兰杨是我省杨树早期速生树种之一。为了探索在黑龙港地区营造沙兰杨能否速生丰产,并为营造沙兰杨速生丰产林的适宜密 度提供理论依据,衡水地区枣强县于1982年春栽植5种不同株行距的试验林,着重研究了沙兰杨造林密度与生长的关系,历经5年  相似文献   

10.
1974年从河北引进北京杨种条10万株,分别在甘孜州姑咱、凉山州西昌种子站、阿坝州的马尔康、米亚罗等地栽培。1978年除在以上地区引进北京杨外,又在凉山州的美姑县引种沙兰杨、意大利杨;在普格县引种箭杆杨、沙兰杨。引种区属四川盆地西缘,地处东经100°10′——103°50′北纬27°13′——31°31′,海拔500—3500m,年平均气温5.0—17.0℃,年平均降雨量566—1478m,多集中在6—8月。气候包括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带。  相似文献   

11.
北京杨 毛白杨 山海关杨苗期生长规律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杨毛白杨山海关杨苗期生长规律的观测*⒇赵宏皂(唐山市城市绿化办公室063000)为摸索杨树苗木生长规律,在生产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苗木生产措施,培育优质苗木,1993年4月至10月间,对北京杨、毛白杨、山海关杨进行了苗期生长规律观测。现将观测杨树...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春季至1997年末,我们在阳谷县西湖乡赵楼村进行了沙兰杨成材树平茬嫁接毛白杨的试验,取得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砧木和接穗砧木为沙兰杨成材树平茬后的树桩,接穗为从6年生毛白杨树上采直径1cm的营养枝。2嫁接方法在树木发芽前,先用...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西藏河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中北京杨为传统的主栽品种.1994年引进毛白杨、中林诸杨和优胜杨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其成活率可达到70%左右,毛白杨的成活率可达到87%,与北京杨差异不大.在栽培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毛白杨的地径生长量、高生长量、光合速率、总叶面积和最大光合速率,分别比北京杨高14.2%,22.3%,24.6%,46.1%和62%.说明在该区引种毛白杨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在太原盆地的清徐县杨李青村,对9个杨树品种在同等营林措施,同样的立地条件进行对比试验,选择适应太原盆地栽培的杨树速生品种。通过8a试验观察,采用系统工程与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欧美杨、P_(15A)杨、沙兰杨速生性最好,加龙杨中等;北京杨、群众杨、I_(214)杨、五台青杨、大官杨较差。欧美杨、P_(15A)杨、沙兰杨达到了丰产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正> 威县国营苗圃于1983年8月下旬用“丁”字形芽接法嫁接毛白杨65亩,采用的砧木为沙兰杨和加拿大杨,接穗有毛白杨雄株和雌株。半月后调查成活率为90%,但1984年春剪砧后,部分雌株接芽没有萌发,萌发的只占嫁接成活接芽的50%,雄株为85%。当嫁接成活的雌株毛白杨生长到60厘米左右,时间在5月中下旬时,大部分的植株叶片开始由上向下逐渐变黄,变黄的叶片  相似文献   

16.
我县旌介大队,自七○年以来,开始试验毛白杨扦插育苗,成活率极低,两次均告失败。后来看到在加杨根部芽接的一株毛白杨,生长茁壮,受到启发:能不能利用芽接扦插法繁殖毛白杨。根据这种想法,七二年早秋,在一年生的北京杨苗杆上,进行毛白杨芽接试验,共嫁接了两干个毛白杨芽,秋后扦插,今春发芽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目前,毛白杨小树已高达一米五,长势喜人。具体做法是:一、砧木的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北京杨苗作砧木。  相似文献   

17.
杨树枝条韧皮部提取液对光肩星天牛羧酸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石油醚和甲醇浸提8种杨树枝条韧皮部,测定提取液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羧酸酯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表明:新疆杨石油醚提取液的影响与加拿大杨这间存在显著差异;新疆杨甲醇提取液的影响与毛白杨、山海关杨、I-214杨、北京杨之间,J-杨、加拿大杨与山海关杨、I-214杨、北京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建立标准地、固定标准木和随机抽样等方法,历经5年,调查了歧山县境内的2万余株杨树,发现杨树溃疡病与以下因素有关:(1)树种:沙兰杨和毛白杨受害最轻,其次为加杨、新疆汤、15号杨.欧美杨、山杨、小叶杨、银白杨、钻天杨、银毛杨、陕林2号汤、青防、北京杨、箭杆杨、大关杨发病率依次_b升。(2)树龄:未出圃的苗木受害最轻.移栽后1~5年生的苗木受害最重.达7引。6~j5年生发病率有所下降.16年生以后又开始L升.这可能与树势强弱有关。(3)林分结构:成片及位于山区的杨树林发病率低.而农田林网及“‘四旁”杨树发病率高。可能与人…  相似文献   

19.
欧美杨与紫穗槐混交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欧美杂种杨树速生丰产,材质优良,深受林农的喜爱。但欧美杨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我场农区土壤多为细沙和粉沙,干旱瘠薄,不利于生产潜力的发挥。为此,根据多年营造杨树刺槐混交林的成功经验,1987年在申甘林区中段、野岗林区先后营造沙兰杨、72杨、69杨与紫穗槐混交林2000多亩,都比纯林生长的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试验概况民权林场位于豫东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属华北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4℃,平均无霜期213天。年平均降水量679毫米,夏季占  相似文献   

20.
杨树黄叶病     
正杨树黄叶病,该病发生面积较大,扩散蔓延迅速,没有明显的发病规律,病因尚未确定,且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1)主要危害树种。该病主要危害107、108杨和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中林46、沙兰杨等杨树品系,在柳树、刺槐、山楂、梨树、桃树、合欢、法桐和泡桐等树种上也有相同黄化症状。(2)主要发生分布特点。(1)具有跳跃发生的特点。(2)1~4年生杨树所占比例较高,但5年生以上的大树也有发生。(3)危害杨树片林时,多从林间向林缘蔓延。(4)危害严重时,可造成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