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潭市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南省湘潭市2000—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湘潭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农业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能力3大类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影响耕地变化的13个因子进行归纳,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广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针对驱动力提出一定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0~2012年的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认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农业技术因素是影响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便于未来耕地数量的预测,最后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从促进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的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上海市及郊区范围内1995~2004年的耕地面积数据及其他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对耕地变化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并对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分析: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动力、工业化和社会系统压力以及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5.
唐丽娟  雷磊  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25-4728
介绍了1998~2007年中国10个主要沿海城市的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认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沿海城市耕地减少的共同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根据1998~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葫芦岛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葫芦岛市的耕地总量不减反增,耕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于1998~2002年;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农业科技进步三大类。基于此,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对策:控制人口数量,减轻耕地压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规模,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危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9-10282
根据汉中市1978~1998年耕地数据,研究汉中市耕地面积变化,以及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结合汉中市20年来社会各经济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影响汉中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978~1998年,汉中市耕地面积共减少4.22万hm2,累计减少率为14.72%;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净减少0.019 7 hm2,累计减少率为22.34%。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均为负值,动态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南郑县和留坝县;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均大于0,留坝县耕地面积减少率为全市最大。耕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安全保障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围绕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情况收集《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的数据,利用新疆自治区近12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新疆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动态、人口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新疆耕地变化的3类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1990-2012年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对22年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与耕地面积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地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2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呈持续上升、耕地面积呈显著减少的趋势;2)省域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驱动力综合得分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即影响地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驱动力逐渐加强;3)安徽省城镇化进程集中体现为地区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扩张以及城镇人口增加,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影响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且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岳阳市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岳阳市1998-2005年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揭示岳阳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建立的驱动因子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岳阳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归纳为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因素,并建立了耕地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岳阳市加强耕地保护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兴国县1997~2005年的统计资料和2005年全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全县耕地变化驱动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影响兴国县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为人口、经济发展与政策因素、粮食生产力因素;预测表明,2020年兴国县耕地面积达3.15万hm2,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