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稻茬免(少)耕麦自1982年在我省推广以来,发展很快。1983年秋播,全省稻茬免(少)耕麦由上年的75万亩增加到,324万亩,1984年又扩大到951万亩,1985年秋播免(少)耕麦种植面积达到1618万亩,占全省三麦面积38%,占稻茬面积65%。  相似文献   

2.
小麦机械少(免)耕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小麦少(免)耕播种与人工撒播对比示范,结果表明:少(免)耕机械精量播种,节本省工,肥料利用率高,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免耕机条播种麦的几个栽培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茬免耕麦和条播麦是我省两个重点推广项目,也是实现三麦由中产水平(亩产250公斤)向高产水平(亩产300公斤以上)发展和省工节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途径。近几年有不少地方已经把这两个推广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免耕、条播两种优势同时发挥,达到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目的。根据各地实践的结果:免耕种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能够保证大面积三麦适时播种,变晚茬晚播为晚茬早播;肥力集中在土壤表层,有利于壮苗早发和苗足穗多,同时省工节本,经济效益较高;条播麦则可协调个体发育与群体发展之间的矛盾,麦苗中后期通风透光好,有利于秆壮穗大和防止倒伏,因此免耕机条播麦增产增收显著,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信阳小麦生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条件、田间管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种麦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信阳稻茬麦区小麦生产特点,提出了浅犁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粳稻套播小麦技术、稻茬免(少)耕机条播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械均匀撒播技术和晚播独秆栽培技术五项主推技术,解决了信阳稻茬小麦产量低、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县稻茬麦的传统播种方式为撒播.随着施肥水平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七十年代后期全县三麦单产已达六、七百斤.生产实践表明,撒播麦单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个体与群体、多穗与大穗、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为此,我县与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协作进行了稻茬条播麦的多点试验示范.1982,1983年共有条播高产栽培示范方八个,面积516.4亩,1983年全县条播麦面积一万多亩,占三麦总面积的10%左右,普遍收到了增产降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少免耕种麦是指小麦播种或在生育过程中适当减少或不进行土壤耕作,以达到省工、节本、适时、减少水土流失以及抗御湿耕烂种和保墒御旱等自然灾害的一种新的种麦栽培体系,它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用于稻茬麦的栽培技术。如少免耕机条播、板茬撒播、稻田套播等,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省灌云县麦作技术的简化与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益,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作方式机条播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灭茬免耕机条播麦田耕作层浅,肥料富集于表层,小麦植株前期氮、磷、钾吸收量明显高于耕翻机条播麦,有利于形成早发壮苗,但是根系发育差,后期植株吸收氮、磷、钾养分少,容易早衰。耕翻机条播有利于全层施肥,熟化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植株吸收较多的养分,特别是在土壤含水量30%以下时较灭茬免耕有利于形成早发壮苗,但是对土壤水分含量要求较高,在苏南大部分年份难以全面实行。旋耕机条播既可解决浅播,又可避免烂耕烂种。在多数年份均可采用。在我省稻茬麦地区。必须根据土壤墒情,宜耕则耕,宜旋则旋,宜免则免,形成一个合理的稻茬麦轮耕制。  相似文献   

8.
稻茬少(免)耕麦不同播种形式的选优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稻茬免耕种麦于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1986年以来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占麦田总面积50%左右,占稻茬麦面积的80%左右。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少(免)耕种麦与常规耕翻播种相比,具有早发壮苗,穗多产量高,省工节本,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这项技术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目前有些地方,由于播种方法不当和配套措施不完善,影响单产的提高。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所应用的5种不同少(免)耕种麦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结合各地区特点选优应用,以期进一步发挥少(免)耕种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周勇  任小西  冯瑾 《吉林农业》2010,(6):100-100
当前小麦大田生产撒播面积还是比较大,播种过程进行的耕作环节较多。小麦免少耕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省工节本、增产增效。采用这项技术,同时抓好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选好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化除杂草、合理追肥、适当灌水、防治病虫,再加上适期收获,能够较高地提高小麦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里下河地区稻田播种小麦模式随着耕作制度变革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因前作水稻中粳、迟熟中粳高产品种的应用及一定面积的直播稻存在,水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用传统耕翻方法播种小麦很难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里下河地区根据茬口和土壤质地条件特点,探索和应用了新的高产高效播种小麦模式和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条播、稻板茬免(少)耕撒播、稻板茬免耕直播及稻田套播],通过示范区推广和农民科学应用,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使里下河地区小麦生产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5,(19):32-33
一、免(少)耕机条播(扩行)麦技术。免(少)耕扩行机条播麦技术,结合了免(少)耕种麦技术和精播、半精播技术的优势,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一次作业可完成灭茬、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五道工序,省工省本,有利于省种和培育早发壮苗;扩行条播也有利于光能的禽理利用,培育壮秆大穗,提高群体质量,实现高产更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新的,省工省力的耕作方法,我们自1976年开始对稻板田三麦机直播免耕法进行试验研究,1980年冬通过技术鉴定,1983年无锡市郊区机直播免耕麦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10%.其中出现了亩产600~700斤的生产队,800~900斤的田块,1982年2.15亩扬麦4号免耕机条播麦亩产高达912斤.  相似文献   

13.
免耕种麦是三麦耕作方式上的一项改革,在我县发展较快,增产效果较好。但免耕形式较多,有找削,劈沟,旋耕灭茬等。这些仅是少耕或半免耕,且花工仍较多。1983年开始,我县试行坌沟压板麦全免耕方法。1984年发展到3万多亩,1985年秋播全县达50.65万亩,占三麦总面积的85.2%。实践证明,坌沟压板麦,在阴雨年景是抗灾措施,在正常年景是省工、省本、低耗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油菜免耕撒播栽培是指在前茬(一般是中稻)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经过耕翻整地,在板田上直接撒播油菜种子、化肥等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免耕撒播是具有保持土壤结构、保证播种质量、省工节本、有利于抗灾夺丰收等优点的轻型栽培技术。1免耕撒播工序油菜免耕撒播可采用油菜免耕机、耕  相似文献   

15.
小麦免少耕扩行机条播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优点,抓住免少耕扩行机条播的耕作与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选择良种、适期播种、合理播量、精细播种、化除杂草、合理追肥、适当灌排、防治病虫,再加上适期收获,能够较好地提高种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小麦浅旋耕条播与耕翻撒播相比,具有前期早发和后期的高光效优势,但中后期易脱力早衰。为探求在浅旋耕条播条件下小麦高产稳产的追肥运筹方式,我们于1986~1987、1988~1989两个年度分别在司徒乡和临泽镇农技站进行了不同基追比(即基肥足、较足、不足三种情况)的追肥运筹试验。  相似文献   

17.
免耕机播麦高产的生育指标 由于高沙土地区三麦生长期间热量资源较丰富,无明显越冬期,加上土壤通透性好、养分释放快和蓄肥能力差,使免耕机播麦常出现前期早发,中期脱力,后期施肥水平高的易倒伏、施肥水平低的易早衰,影响三麦产量。为此,我们从1985年起进行了小麦高产试验,並在梁徐乡搞了有1342.5亩田的小麦免耕机条播的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371.5公斤,比一般大田增产17.9%,基本形成了免耕机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通过将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与小麦机条播技术和小麦撒播耕作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蓄水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特点,与对照小麦撒播田相比增产1 532.1 kg/hm2,增产率23.41%,增加产值3 064.2元/hm2。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方式对免耕稻茬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湖北低湖地区稻茬麦难以适时播种问题,2004~2007年在江汉油田进行了低湖地区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季多雨年份,在水稻秸秆还田免耕、少耕的耕作方式下,小麦出苗早、齐、快,并对中低产田小麦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稻茬麦免耕法小麦撒播具有显著的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应,比撬窝点播增收705.6元/hm2,比翻耕机条播增收446.1元/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探索三麦全盘机械化生产的新途径,我们进行了三麦免耕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三麦实行免耕条播机械化栽培,不仅使增产措施得到落实,而且集免耕与条播技术的增产优势于一体,主要表现为:一是应用免耕机条播,加快了秋种进度,确保三麦适时播种,又能比耕翻麦早齐苗,容易获得壮苗越冬;二是应用机开沟,使麦田沟系在播种阶段一气呵成,有效地解决了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的老大难问题;三是应用条播栽培技术,缓和了中后期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