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之年,发生面积40万hm^2(次),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h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2640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发生面积40万hm^2,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667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176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沙洋县以中稻种植为主,种植面积5.13万hm^2,2007年稻飞虱发生程度超过2006年,迁入时间早、发生重极为罕见,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03万hm^2,防治面积11.67万hm^2次,通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2.44万t。为全面掌握稻飞虱发生规律,探讨稻飞虱综合治理措施,特进行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4.
2004年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67万hm^2,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9.33万hm^2次,是1990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稻飞虱发生面积8.67万hm^2,是1990年以来第2个重发生年(仅次于1991年)。由于全市植保战线及时预报,当好参谋,积极指导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杨廷策 《广西植保》2001,14(1):29-30
稻瘿蚊是邕宁县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a发生7-8个世代,以长1、2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第3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及晚稻杂优制种田,第4代小部分继续为害迟插早稻无效分蘖及制种田,主要为害晚稻秧田,第5代有部分为害晚稻秧田,主要为害早插晚稻本田,第6代为害晚稻本田,第7代(或8代)为害晚稻无效分蘖。第5、6代是晚稻本田主害代。在邕宁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截至1995年)是严重发生为害时期,平均每年发生面积1.72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6.9%,造成粮食损失255.02万kg,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90年代后期发生面积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发生面积0.728万hm^2,其中2000年稻瘿蚊发生程度是19995年以发生最轻的一年,从早稻后期虫源来看,早稻后期无效分蘖标葱率是近10a来最高的一年,虫源面积之广,有效虫源之多也是近10a来最多的一年,而晚稻稻瘿蚊却发生轻。本文就定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当阳市水稻种植面积3万hm^2,稻飞虱发生继2006年之后又一特大发生年,具有迁入时间早、迁入峰次多、迁入虫量大、田间发生程度重的特点,全市累计发生面积9.1万hm^2,防治面积9.8万hm^2,我们始终采取“压前控后”、“治早治小”的防控策略,将稻飞虱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现将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9年南漳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南漳县水稻共发生稻飞虱2.93万hm^2次,防治3.6万hm^2次,挽回损失1.44万t,实际损失400t,仅次于2006年,重于2007年和2008年。其中3代白背飞虱发生2.27万hm^2,占全县水稻面积2.28万hm^2的99.4%,达到特大发生水平;第4代褐飞虱发生1万hm^2,达到中等偏重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5年广西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及成灾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稻飞虱是广西水稻的主要害虫,全区各稻区普遍遭受其危害,2005年全区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程度,部分稻区发生为害严重,个别田块出现了“落窝穿顶”现象。据统计,全区年发生面积达140·4万hm2次,占种植面积67·7%,防治面积154·8万hm2次,经防治后挽回损失63·5万t,实际损失6·6万t。与常年相比,稻飞虱迁入期属偏早年份,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迁入面广虫量多,田间主害期增多,虫口密度高,晚稻后期发生面积广、密度高,为近年所罕见。1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1·1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广西稻飞虱年发生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约为120万hm2次,90年代中后…  相似文献   

9.
安义县稻瘟病一般年份主要在早稻发生危害,晚稻很少发生。而2000年晚稻稻瘟病发生较多,面积1万hm^2,特别是穗颈瘟在培两优288上危害严重,在局部地区重发生,减产40%以上的面积近133.4hm^2,绝收面积33.3hm^2,是有记载的晚稻稻瘟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此笔者对该年度晚稻稻瘟病流行作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鄂东南丘陵地区。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1万hm^2。稻飞虱是阳新县水稻常发性害虫,2013年我县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因受长期高温干旱特殊气候影响,发生面积3.74万hm^2,防治面积达3.5万hm^2。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新洲区油菜种植面积2.8万hm^2,其中水出1.7万hm^2,旱地1.1万hm^2,主要品种为中双9号、10号,华杂系列、中油杂系列和821等品种。油菜菌核病综合为4级发生,局部5级发生,具有子囊盘萌发早、数量大、田间发生程度较重的特点,全区发生面积2.8万hm^2,累计防治面积6.3万hm^2,  相似文献   

12.
谢茂昌 《广西植保》2006,19(1):28-29
广西农作物种植种类多,复种指数高,气候温暖适宜,有利于各种病虫的发生与为害。据统计,200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0·16亿hm2次,防治面积为0·15亿hm2次,经防治后挽回损失765万t,实际损失120万t;其中稻飞虱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迁入面广,量多,田间主害期增多,虫口密度高,晚稻后期发生面广,密度高,为近年所罕见。土蝗发生早而且面广、来势猛;局部地区东亚飞蝗发生早、密度高,为害重。根据我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结合病虫源基数、气象因素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稻纵卷…  相似文献   

13.
稻飞虱是监利县水稻上的主要虫害,2006年特大发生,是自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1年.据统计,中晚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9万hm2,是种植面积的1.4倍.防治面积38万hm2(次),挽回粮食损失5.77万t.虽经过大力防治,但中稻"穿顶"面积仍有0.45万hm2,占中稻面积的5%,晚稻零星"穿顶",全县因稻飞虱为害造成粮食损失2.5万t.分析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原因,总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是广西全州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早稻发生为害重,晚稻发生为害轻,常年晚稻为轻发生,个别年份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在1万hm^2以内,占种植面积的35%以下。2003年全州县晚稻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稻纵卷叶螟,全县晚稻种植面积2.12万hm^2,发生面积1.31万hm^2,占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5.
四代稻飞虱预测式的建立朱才荣(浙江桐乡市农林局病虫测报站314500)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市以褐稻虱为主的第四、五代是为害晚稻中后期的主害代,常年经防治后,仍受稻飞虱危害而损失粮食多达上百万公斤,尤其是在大发生年份不防治、防治失时或防...  相似文献   

16.
全州县每年种植早、晚稻面积5.5~5.6万hm2,近年来稻飞虱发生面积3.4~4.5万hm2次,发生程度均在中等偏重至大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搞好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是粮食生产中减灾夺丰收的重要保障。1992年至1996年我站接受了全国植保总站下达的稻飞虱监测与治理任务,加强了对稻飞虱的监测与预报,采取防治措施,每年均能从虫口挽回一定的粮食损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稻飞虱的种类及发生世代  据我站系统观察及监测调查,我县稻飞虱有两种,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1.1 白背飞虱,年发生7代,第1~3代为害早…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安庆稻飞虱特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安庆稻飞虱特大发生1995年由于异地虫源基数大,本地夏季多雨、秋季气温持续偏高,稻飞虱在安庆市连续3代特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各代累计发生33.4万hm2(次),是常年的1.5~2倍。因全力防治,未成灾减产。1995年稻飞虱发生有以下特点。1...  相似文献   

18.
吴涛 《湖北植保》2007,(1):8-10
2006年稻飞虱在荆州市水稻上特大发生,是自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据统计,全市稻飞虱发生面积53·51万hm2次,是种植面积的1·5倍。其中中、晚稻“穿顶”面积4·85万hm2,占中、晚稻面积的16·7%。2006年虽经过大力防治,但仍然给水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全市因稻飞虱为害造成粮食  相似文献   

19.
秀山县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稻飞虱是秀山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频率高,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严重。秀山县稻飞虱优势种群为白背飞虱、褐飞虱.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2006年,稻飞虱迁入早、峰次多、虫量大,加之栽培管理条件及气候条件适宜.秀山县白背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0万hm^2.是继2001年之后连续第6个大发生年份。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达1.0万hm^2,是1998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黄冈市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15.68万hm^2,实际发生程度为5级。据统计全市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一次面积9.71万hm^2,占56.65%,防两次面积2.01万hm^2,占11.74%,采取农业措施清沟排渍面积占83%,摘老黄叶面积占37%,累计综防面积32.29万hm^2(次)。5月上、中旬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团风县、黄冈市、麻城市对205块油菜田定点调查,油菜菌核病平均茎病率18.5%~53%,病指7.3~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