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季切花采后衰老机理及贮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述月季切花采后衰老过程中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及内源激素、细胞 pH值、花色等生理生化变化 ,并概述了采前水、温、光、营养、采收时间等因子及采后贮藏保鲜条件对切花月季观赏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月季切花采后的微生物变化及杀菌剂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月季切花采后瓶插时的微生物发生以细菌、霉菌为主,放线菌未检出。细菌繁殖速度最快,瓶插前三天细菌检出量呈对数增长,霉菌数量虽少但体形较大,均易造成切花茎切口处的导管堵塞。切花在无菌水和自来水中微生物发生相近。杀菌剂8-羟基喹啉(8-HQ)有抑菌作用,浓度为100mg/L杀菌效果显著。杀菌剂处理还能明显增强花枝的吸水能力,降低蒸腾作用,延长瓶插寿命,同时使叶片过氧化氢酶和SOD酶活性分别提高15.6%和63.4%。  相似文献   

3.
采前喷钙对中华寿桃采后贮藏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曹永庆  曹艳平  李壮  任杰  冷平 《果树学报》2008,25(6):811-815,F0004
通过生长期树冠喷施Ca(NO3)2,研究了采前喷钙对中华寿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处理后中华寿桃果皮和果肉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1.5%和16.1%,果实硬度提高了7.8%,增强了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的保持力,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及变化不受喷钙处理的影响(α=0.05);与对照相比,虽然处理果实呼吸高峰推迟1d出现,但喷钙处理对中华寿桃采后呼吸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喷钙处理还提高了冷藏后货架期间果实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且显著抑制细胞膜脂氧合酶的活性(α=0.05);采前喷施硝酸钙处理虽然没有明显抑制中华寿桃冷藏4周后货架期间果肉的褐化,但对抑制果实褐腐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研究证明,采前喷钙、低温贮藏和保鲜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草莓果实腐烂,但保鲜效果仍不理想,如采前喷钙虽然使果实贮藏10天时腐烂指数降到20%~30%,有些保鲜剂配合低温冷藏,也可使果实延长贮期到15天,但还不能维持果实新鲜的色泽,而且对真空处理的研究很少。为此,本试验旨在探讨采前钙处理及采后保鲜剂 钙 赤霉素、  相似文献   

5.
对月季切花进行叶绿素SPAD值的检测,结果SPAD值相对低的瓶插寿命时间相对短;经过可利鲜RVB预处液处理后,处理过的SPAD值与对照区别不大;以不同来源的品种对照的SPAD值与瓶插寿命的对照值来看,两者相关性较强,呈正相关发展,即SPAD值越高,花枝的瓶插寿命越长;用保鲜剂处理后,月季切花细菌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再增加,从而提高了花朵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商品保鲜液对切花月季的保鲜效果,以月季‘卡罗拉’(Rosa hybrida'Corolla')为试材,采用瓶插的方法,设置花之寿、可利鲜、花伴侣营养液和自来水4种处理,研究月季的瓶插寿命、花径、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结果表明:花之寿延长了月季的瓶插寿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切花月季的花径变化率、水分平衡值和鲜重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月季切花采花的微生物变化及杀菌剂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月季切花采后瓶插时的微生物发生以细菌霉菌为主,放线菌未检出。细胞繁殖速度最快,瓶插前三天细菌检出量呈对数增长,霉菌数量虽少但体形较大,均易造成切花茎切口处的导管堵塞。切花在无菌水中自来水中微生物发生相近。杀菌剂8-羟基喹啉(8-HQ)有抑菌作用,浓度为100mg/L力效果显著。杀菌剂处理还能明显增强花枝的吸水能力,降低蒸腾作用。延长瓶插寿命,同时使叶片氢酶和SOD酶活性分别提高15.6%和63.4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颜色“可立彩”鲜花吸色剂(大红色、亮橙色、亮黄色、超级亮黑)分别对3个品种的月季(‘骄傲’‘白荔枝’‘琉璃翠’)A级鲜切花进行染色。设置不同染色时间(4h、6h、8h),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处理的染色效果、瓶插寿命,研究适合“七彩玫瑰”的染色方法,以提高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七彩玫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h处理瓶插寿命显著低于其他时间处理,瓶插寿命大幅度缩短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花瓣、叶片干枯现象。6h处理染色效果稍逊于8h处理,但瓶插寿命极显著高于8h处理。6h处理瓶插寿命比对照降低14.75%,但瓶插寿命在8d以上,符合市场鲜切花寿命标准。不同品种月季瓶插寿命表现为:琉璃翠>骄傲>白荔枝;不同品种月季香气浓郁程度为:白荔枝>骄傲>琉璃翠。因此,最适合生产“七彩玫瑰”的处理为‘琉璃翠’6h处理和‘白荔枝’6h处理。  相似文献   

9.
以‘金罄口’蜡梅切枝为试材,对供试切枝进行一系列观赏指标的观测、记录,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液、低温储藏时间及不同蔗糖浓度的保鲜液对蜡梅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延长蜡梅切花的采后寿命。结果表明:1-MCP的熏气处理和传统的预处理液,对蜡梅的瓶插质量均有一定的提高,花枝衰老速度均低于清水对照,花枝开花率、完全开花率和最大花径明显提高,1-MCP与预处理液的复合结合即1 000 nL·L-1 1-MCP熏气+70 g·L-1蔗糖+7 mg·L-1 6-BA+200 mg·L-1 8-HQC预处液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有效延长蜡梅切花寿命4 d,提高开花率10%,延长瓶插花枝的盛花时间;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延长蜡梅的采后冷藏时间7 d左右,并对冷藏25 d以上的蜡梅花枝的开花率和最大花径有明显的提高作用;0.2~1.0 g·L-1的蔗糖保鲜液对蜡梅的采后瓶插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延长了瓶插寿命,提高了开花率,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花的最大直径,尤以0.2 g·L-1的蔗糖保鲜液表...  相似文献   

10.
郭绍霞 《北方园艺》2010,(14):179-181
以芍药‘春晓’(Paeonialactiflora‘Chunxiao’)的切花为试材,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在基本瓶插液(3%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150 mg/L柠檬酸)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PP333、B9、CCC,通过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探讨了PP333、B9、CCC对芍药切花采后瓶插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PP333、B9、CCC可有效提高切花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改善切花的水分平衡值,降低脯氨酸含量,减少水分胁迫对切花造成的伤害;从而延缓衰老,延长瓶插寿命。200 mg/L PP333处理的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 d。  相似文献   

11.
芍药切花冷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owak  J. 陈秀华 《园艺学报》1990,17(2):149-152
本文观察研究了STS预处理和保鲜液对干贮2-4个月后芍药切花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1、保鲜液对改善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约有明显效果; 2、 STS预处理有保持开花率、改善花朵直径及品质的效果,但未能延长瓶插寿命;3、经STS预处理再插在保鲜液中开放的切花最好,冷藏3个月后,其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仍与插在保鲜液中的未贮花相近。  相似文献   

12.
以切花月季为试材,采用不同瓶插液配方对切花月季花枝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瓶插液对月季瓶插寿命、花径变化、鲜重变化、水分平衡及观赏值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4%蔗糖+150mg/L 8-HQC+100mg/L氯化钙(处理5)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华盛顿脐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采前喷钙和套袋对果皮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盛顿脐橙果皮油胞凹陷和油胞破裂等田间果皮病变高达30%以上;果皮病变与果园管理水平、植株和果皮钙含量密切相关,采前喷钙和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硬度,增加果皮钙含量,降低采后果皮病变率40%~50%,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同时钙处理促进果实着色,显著增加果皮红色度和光泽度。采前喷钙和套袋对提高华脐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切花月季‘坦尼克’(Rosa hybrida‘Tineke’)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和一氧化氮(NO)对其衰老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0.5μmol·L~(-1) ABA溶液瓶插处理的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和花径明显高于蒸馏水处理(对照),而1.0和2.0μmol·L~(-1) ABA处理的花径显著小于对照。150μmol·L~(-1) 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瓶插处理的瓶插寿命明显高于对照,比对照高70.7%。NO合成抑制剂钨酸钠(Na2WO4)抑制了ABA对瓶插寿命和花径的促进作用,说明ABA延缓切花衰老需要NO的参与。进一步分析表明,ABA处理保持了切花月季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而NO合成抑制剂钨酸钠抑制了ABA对含水量的保持。此外,ABA处理明显提高了切花月季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相反,钨酸钠抑制了ABA这一作用,表明ABA提高切花月季抗氧化能力需NO的参与。综上,NO参与了ABA通过保持水分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延缓切花月季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冰袋预冷处理对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鲜切花为试材,采用冷库和冰袋预冷2种处理,研究其对文心兰鲜切花采后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鲜切花经冷库预冷6h和包装箱内6个冰袋预冷48h处理后,其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最长,为14.3d,比对照(CK)延长了2.5d。经预冷处理后,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的延长与其水分平衡值、丙二醛(MDA)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明显相关,表明冰袋预冷处理可有效降低其鲜切花采后水分和营养消耗,延缓衰老和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6.
采前喷钙对葡萄耐藏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0.5%、1.0%、1.5%Ca(NO_3)_2溶液采前喷布‘粉红太妃’和‘龙眼’葡萄果穗。果实采收后在 3-5℃下、用聚乙烯薄膜包装贮藏122-133天,所有钙处理都提高了果实耐藏力,以晚期1.5%浓度综合效果较好,‘粉红太妃’和‘龙眼’葡萄损耗率分别减少76.2%和64.3%,果实耐压力分别提高406g和367g,果柄耐拉力分别提高130g和79g。钙处理推迟了贮期内果糖/总酸比值高峰期,延长了风味佳期;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单宁、 VC等物质的氧化损失和浆果内部褐变;减小了果实膜透性变化;减缓了可溶性果胶的损失,其含量在贮藏末期最多比对照高104.2%。采前喷钙提高了果实各部位的钙素水平,全果总钙含量最多提高了39.3%。采前30-40天处理,1.0%浓度吸收率最高;采前10天处理,1.5%浓度吸收率最高,并预测可随钙浓度加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麝香百合切花采后主要病原菌鉴定及其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麝香百合"白天堂"品种切花为试材,对采后茎末端和瓶插液中的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病原菌对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切花采后易于滋生的主要病原菌有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木糖氧化产碱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4种;用不同浓度的上述病原菌液分别瓶插麝香百合切花,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花枝的水分吸收、加速花枝的鲜重损失和缩短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8.
月季切花聚乙烯膜包装运输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俊平  郭康 《园艺学报》1995,22(1):77-82
月季切花在无聚乙烯膜包装经3天湿藏,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比贮前明显增加,瓶插寿命比未经贮运对照显著变短。聚乙烯膜包装通过降低包装袋内O2和提高CO2浓度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的增加,从而增大花径和延长瓶插寿命,厚膜比薄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月季切花真空预冷水分损失与补充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高俊平  孙自然 《园艺学报》1994,21(4):381-385
以‘红衣主教’月季切花为试材进行了真空预冷中防止失水的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预冷终温(10、5、2℃)和两种不同补水方式(茎基吸水和叶面喷水)对月季花枝水分状况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真空预冷过程中的鲜重损失以茎基吸水处理最小;叶面喷水次之;不给水处理最大。花朵水势测定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后茎基吸水处理为-0.3~-0.4mPa,与处理前相近;叶面喷水则显著降低;不给水处理最低。不同处理的瓶插寿命,茎基吸水  相似文献   

20.
以瓶插寿命、鲜重变化为指标,以频率、功率与处理时间为参数,研究比较了不同组合超声波预处理对切花月季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宜参数组合的超声波预处理促进了瓶插前期花枝鲜重的增加并抑制了后期鲜重的降低,延长了切花寿命;低频(25 000 Hz)超声波预处理保鲜效果优于高频(40 000 Hz);2种频率处理时,70 W均为最佳功率,100 W均不利于保鲜;25 000 Hz频率的各处理中,除40 W外,在60 min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保鲜效果基本呈递增趋势;超声波对切花月季‘萨蔓莎’的最佳预处理组合为:25 000 Hz、70 W、60 min,预处理后切花寿命延长了1.5d;超声波预处理过程对水介质会产生热效应,低频较高频、高功率较低功率增温效应强;玻璃介质不影响超声波预处理作用.超声波可应用于鲜切花采后预处理环节,但处理参数需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