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等研究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特点和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农产品、果蔬、肉制品、奶制品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食品微生物的几种检测方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分析综合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和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基于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在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面有着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与食品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种子作为生产源头牵动着整个玉米产业链的发展。种子的质量还影响农作物的生存能力,是农业生产资料重要的组成部分。种子作为各种技术的关键载体,优质高产的种子对于提高食品安全和经济产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农作物种子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在玉米种子检测中,使玉米种子检测质量与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为农户育种、种植及营销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首先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原理,之后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种子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在小麦品质分析中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60年代,Karl Norris使用漫反射技术对农产品水分、蛋白和脂肪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了近红外光谱用于常规分析的实用价值。与传统光谱技术不同,近红外定量分析只需要一系列已知待测成分含量的样品,运用现代统计学的算法,建立近红外光谱参数与样品待测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一般称之为校准或校准曲线。用这一校准曲线对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图谱进行预测,从而得到未知样品待测成分的预测值。近年来,近红外定量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食品检测方面,近红外定量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准确,已经列入世界谷物科技协会标准(ICC No.159和ICC No.202)和美国谷物化学协会标准(AACC No.39-00),成为世界公认的标准。但在粮食收储企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分析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过程及特点,从牛奶、乳制品的检测和鉴别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品产地溯源是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地区名优特色产品、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有力措施之一。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种绿色、快速、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现状,旨在推动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保障食品行业的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粮油储藏及其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庚 《粮食储藏》2007,36(1):29-3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是具有快速、准确、低成本的现代检测技术。本文简介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基本概况,着重综述了近红外技术在我国粮油重要品种如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的品质分析中的应用、储藏虫害的检测以及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等的最新动态,还简要地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果蔬菜的无损检测对生产和贸易都具有重要价值。近红外光谱法由于其高效、快速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果蔬品质的无损检测中。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多项优点、相关仪器的研制,以及应用该技术检测果蔬糖度、酸度、成熟度、维生素、以及病变等多种品质指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认为便携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仪器将在未来果疏产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法的检测原理,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种粮食在蛋白质含量和品种识别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棉花纤维品质的检测和产地溯源是下游纺织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中国棉纺织品消费者的利益和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用于棉纺织纤维检测的有效方法。为了快速分析棉纤维的品质和产地来源,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原理和过程,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棉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 SPA-RBF神经网络的小麦蛋白质含量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半微量凯氏法测量小麦蛋白质含量繁琐费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SPA-RBF神经网络对小麦蛋白质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采用SPXY算法划分校正集和预测集样本,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一阶微分和SNV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提取敏感波点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小麦蛋白质含量的SPA-RBF神经网络校正模型.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和预测相关系数可达到0.26576和0.975,预测效果较好,基本上可以完成粮食储备和食品加工行业对小麦及其制品品质的划分以及育种上的前期世代筛选.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PA-RBF神经网络可实现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小麦无损、实时、大量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强  李晓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97-101
目前,都市型现代农业已成为中国大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然而,都市型现代农业在追求农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忽略粮食生产问题,粮食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危险。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粮食生产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成都市作为西部大都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是正确的,应将粮食生产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主动承担相应粮食生产责任;并根据成都市实际,提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玉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431-437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要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强农业制度创新,构建体制保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保证食品安全的一种新模式,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阐述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情况,论述两者的关系,以HACCP体系为例剖析两者结合是未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工程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峰  曹林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347-347
生态农业既代表全球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又代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加强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开发建设,必将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的全面开发,并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可重点开发以下四大工程:农田生态建设工程、林业建设工程、绿色食品开发工程和旅游农业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该区调整产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山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节水农业、特色林业与畜牧业、无公害农业、观光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农产品消费从能量消费转入营养消费的新阶段,能量过剩和营养素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功能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的农产品(食品),实现农产品(食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和安全性。加快发展功能农业,强化农产品营养功能,是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客观要求。本研究概述了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为中国城乡居民营养强化和功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