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奶牛耐寒不耐热,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9~17℃,当外界温度超过27℃时,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外界温度超过32℃时,其产奶量明显下降,会减少25%~50%,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奶牛危害更大;当温度达到38℃、湿度超过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当湿度超过80%时则是致命的.因此,夏季要用人工方法来帮助奶牛散热,并通过改善奶牛的营养,增加采食量等措施来让奶牛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2.
奶牛生长的适宜温度是8℃~16℃.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时,就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质量下降,产奶量降低.因此,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3.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  相似文献   

4.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夏季炎热,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应做好奶牛的夏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同时,由于粗料采食不足.瘤胃中乙酸下降,造成鲜奶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代谢率较高,与一般奶牛相比多产生3~4倍的热量,因而夏季高温带来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盛夏季节高产奶牛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通常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30℃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生理、采食、奶质、繁殖性能、免疫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的可导致奶牛死亡,常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盛夏季节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增加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8~16℃。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就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因此,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中心环节。同时还需要  相似文献   

10.
牛的体温一般为38℃左右,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4~24℃.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由于热传导和辐射,牛体体温往往上升至39~40℃以上,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进而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发病率提高,产奶量降低(一般产奶量比适宜温度降低25%~50%),尤其高产奶牛更为明显,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使之降低25%~50%;当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就会导致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其产奶量的下降也略有降低,牛奶的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河北、山东等地,因夏季气候炎热、潮湿给奶牛养殖带来了挑战。下面笔者谈谈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1降低采食量奶牛的理想温度是4℃~25℃,一旦温度超过25℃,热应激就会导致奶牛体温、呼吸、心跳等一系列的生理指标增加,代谢水平提高,内分泌紊乱,采食量、产奶量降低。所以  相似文献   

13.
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生产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湿度也是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时,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的环境压力。此时应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38℃,湿度为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38℃的温度和80%的湿度对奶牛是致命的。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仅为人的10%,因此,较容易产生热应激。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进行散热,如给牛体喷水,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利用有效的通风系统来散热。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因此必须保证牛舍的快速通风。处在热应激下,奶牛的采食量会下降8%-12%或更多。采食量的下降导致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奶量。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而言耐寒不耐热,当温度高于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牛的体温应该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奶牛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牛体内就会积聚热。因此,在热带地区,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通常引起奶牛体温过高,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生长速率缓慢以及繁殖力降低,严重的时候,热应激能  相似文献   

15.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奶牛热应激及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而温度达到或超过32℃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据报道,当环境温度从25℃增到28.6℃时。奶牛标准产奶量下降25.3%.按高温90天计算一个产奶中等的万头奶牛场,一个夏季带来的经济损失就达36.5万元。  相似文献   

17.
夏季气温炎热,而奶牛品种又耐寒不耐热,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更高,通常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生理、采食量、奶质量、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的耐热性差于耐寒性,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以5 ̄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具体表现是:食欲减退,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奶牛对钙、磷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导致产奶量下降,抗病力降低,严重者可致奶牛死亡。笔者认为,应从七个方  相似文献   

19.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20.
奶牛是耐冷不耐热的动物,在8~16℃的环境中生产性能发挥得最好。当奶牛所处环境的温度长时间超过25℃时,产奶量就会开始下降:超过30℃时,食欲就会受到较大的影Ⅱ向,产奶量明显减少,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实践表明,热应激对奶牛所带来的危害有积累作用,后期的效应可能更严重。因此,在生产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