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子湾公园是杭州著名的赏樱胜地,但公园内的樱花存在生长势衰弱、叶片穿孔病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导致樱花树势衰弱的原因,并提出了复壮的具体措施,为太子湾公园樱花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太子湾公园入口处、琵琶洲、逍遥坡、望山坪等多个角度对其植物配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太子湾公园的上层、中层、下层植物,从而了解其优美的生态特征。太子湾公园的植物配置形式多样化,巧妙的运用透景线,使植物在半围合空间下有一定的延伸性,加深空间的层次感。太子湾公园水体与植物、水体与山石、水体与建筑的联系精妙,使其景致动静结合,更增添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作为居民户外活动必不可少的公共绿地,其景观性与功能性对居民的日常活动有着直接影响。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公园6个选区内的游人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公园与城市居民时空分布及其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对于优化公园模式、提高人类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太子湾公园现有空间关系和植物品种的分析,以期对今后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子湾公园的植物景观与空间分析,明确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尤其是林冠线及天际线的处理、河岸边缘的柔化等;同时分析太子湾公园的空间格局,提出植物景观的改造措施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丁高峰 《现代园艺》2022,(5):166-168,171
2020年冬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公园游览秩序管理,成为摆在广大公园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崭新的课题.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游览秩序管控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雷锋纪念园为例,分析居住型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点和应具备的元素,针对其后期养护困难的问题,提出节约型设计理念与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杭州沿山河绿地、杭州六公园、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周边绿地、杭州植物园、杭州花圃公园、杭州花港公园、杭州虎跑等7处具有代表性的杭州城市绿地,结合多年的施工、养护管理经验,提出露地花卉配置原则和在杭州城市绿地中适宜的配置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园艺》2019,(23):136-137
针对性介绍体验式景观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从行为心理学角度,阐述体验式景观在科普性公园中的应用手法,并以杭州良渚劝学公园为例,分析其具体设计手法,以期对以后体验式景观在科普性公园中的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乡土景观元素分为自然乡土景观元素、人工乡土景观元素和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3大类,以西安市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乡土景观元素在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和表达方式,以期为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景区地被植物应用——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日传 《现代园艺》2011,(9):105-106
地被植物一直以来也是园林绿化培育的重点植被,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西湖景区地被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调研统计,以西湖景区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的地被植物种类和应用进行分析,对其他景区地被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性意见,为城市创造更好的园林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滨水景观区域的生态机能衰退,是目前生态景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且伴随着旧城的衰退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本文简述了城市滨水公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滨水公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黄石市十里景观带滨江公园的项目改造为案例,指出滨水公园的设计应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利用现有资源和对周边地形的分析,融合当地文化元素,才能有效阻止滨水景观区域生态功能的衰退,从而促进城市滨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园林铺装在东水关公园中的应用,探讨了铺装的设计元素与透水性铺装工艺,并针对铺装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城区两个代表性带状遗址公园的考察对比总结,阐述了城墙遗址公园的主要特点。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要点,设计特色,设计元素等对定边明长城遗址公园的设计进行分析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区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什邡作为一个县级市,水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却没有一个以水为主要载体的公园。文章以什邡雍湖公园为例,结合什邡特色及雍湖公园平面设计,对公园进行绿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公园是作为自然观赏和供公众休憩游玩而设置的公共区域。果园公园化就是将传统的公园设计元素与果树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果树特有的自然生态、养生、文化及农业生产价值体现等功能,发掘果园生产、生活和生态价值,拓展水果经营理念的外延,提升果园的园林美化景观效果,使果园成为人们休闲、品果、陶冶情操和开展文化活动的理想处所。果树是公园化果园设计和建造的主体,规划设计必须满足果树正常生长与结果的基本条件,将果园的规模景观、山地绿化生态、果树观叶赏花、果品营养美味等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利用,充分结合可以利用的果园功能和公园要素,强调生产性、科学技术性、果品文化性、趣味性和商品性的融合,使果园开发与利用适应城市旅游业发展需要,将水果生产经营形态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杭州市典型的湿地公园,承载着杭州城西区域的人文、休闲与娱乐的功能性公园。结合西溪湿地的乡土特征、文化底蕴、生态生态风貌,分析了湿地植物的造景美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寿宁县三峰公园东入口区域现状分析,依据改造原则,结合公园东入口的功能,设计不同的改造类型及选择合适绿化树种进行配置,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构建层次分明、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象。  相似文献   

19.
以滨海科技园海油大道南侧带状公园为例,结合其区域周边功能需求,通过分析项目周边景观环境及项目带状公园的空间特点,提出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将现状景观要素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使得公园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叶振环 《花卉》2015,(8X):29-30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的作用引起全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长期在园林部门一线工作并考察了国内张家港暨阳湖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莞松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笔者工作所在地宁德市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对我国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可以对我国今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