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4月在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龙安村七社首次发现了番茄灰叶斑病病例.此病害来势迅猛,覆盖整个田块,给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也给种植者带来较大损失.灰叶斑病目前主要在近年推广的进口硬果型番茄品种和从北方引进的番茄品种上表现出高度感病.该病的防治,发病前后勤施药是关键,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叶斑病是玉米植株上最容易观察到的病害,大多数病斑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布满叶片,最后导致叶片失绿而枯死,影响产量。基于此,介绍了临沧市玉米叶斑病常见病害的种类、症状、发病条件,简要分析了玉米大斑病、灰斑病、锈病、弯孢霉菌叶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病的原因、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番茄品种“合作906”为试验材料,将砻糠灰、草炭、蛭石按照体积比5∶3∶2 混配作为栽培基质,以不  相似文献   

4.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不同品种的茶叶满足了人们对于口感、营养、消夏解暑等需求。现阶段,茶叶病虫害始终困扰着茶农,尤其是茶叶褐色叶斑病对茶叶的色泽、外观外形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减产,严重影响到茶农经济收益和茶区整体经济效益。基于此,针对茶叶褐色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防治水平,保证茶叶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对番茄植株造成为害,进而给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很大影响。而且,番茄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因此应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防治。基于此,简要分析番茄不同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果番茄口味好,适宜生食,是通过精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得到的适合作为水果食用的番茄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植条件控制、栽培茬口、栽培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北京市郊区水果番茄越冬茬温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品种“豫艺金粉二号”、黄瓜品种“豫艺201”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以草炭∶蛭石∶珍珠岩=1∶1∶1 (体积比)为栽培基质。通过根施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的砻糠灰浸提液,研究其对基质的理化性质、番茄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根施75%浓度的砻糠灰浸提液显著提高了育苗基质的持水孔隙、通气孔隙,改善了基质的理化特性;随着砻糠灰浸提液浓度的增加,2种育苗基质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根施砻糠灰浸提液可显著提高番茄和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也显著提高,以75%砻糠灰浸提液浓度为最佳;此外,根施75%砻糠灰浸提液还可以显著提高幼苗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提高碳水化合物代谢关键酶活性。由此可见,砻糠灰浸提液可以有效改善基质理化性质,促进植株生长和光合作用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幼苗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并以75%砻糠灰浸提液浓度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时期发展,番茄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保证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相关技术人员要提高对番茄种植技术的研究能力。基于此,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种植条件、相关种植技术、种植管理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5方面总结大棚番茄的具体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了解和防控兰花叶斑病,文章对引起兰花叶斑病的6种病原菌在兰花上的病害症状及其寄主分布情况、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兰花叶斑病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春番茄不同品种的选择,育苗移栽技术、定植后的早管早发、支架缚蔓、整枝、落花防止措施,病毒病、早疫病、脐腐病等病虫害防治方法、采收时间以及采收留种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春番茄的早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樱桃番茄又名迷你番茄,属茄科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木植物,单果重10~20g,可以生食、煮食或整果罐藏,是菜中佳肴,果中珍品。选择果色鲜红的樱桃番茄品种——圣女,采用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果实在春节期间上市,不但增加了市场水果的品种,也以其鲜红的果色给节日增添了喜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诺沃霉素A在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应用,进行了离体和果实生测试验。诺沃霉素A离体条件下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药剂浓度设置为2.5、1.25、0.625、0.312 5和0.156 25μg/m L求出毒力回归方程为Y=0.8037x+5.160 7,抑制中浓度0.631μg/m L,相关系数r为0.999 7。用1.25μg/m L诺沃霉素A处理菌丝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发生异常。在番茄果实条件下,诺沃霉素A对番茄灰霉病仍然具有良好防效。将番茄果实刺破后用50和100μg/m L浓度浸果10 min,结果表明防效分别达到68.29%和100%,与对照药剂多菌灵防效相当。在试验浓度下诺沃霉素A对番茄表皮没有产生药害。诺沃霉素A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对子囊菌核盘菌抑制率为86.11%,对半知菌多主棒孢、茄链格孢、胶孢炭疽菌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抑制率分别为91.11%,82.78%,77.22%和86.46%,对担子菌立枯丝核菌抑菌率为85.56%。对卵菌纲辣椒疫霉和细菌劳尔氏菌无效。诺沃霉素A对番茄果实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控效果,对表皮无损害且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有望成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一种新型杀菌剂。  相似文献   

13.
番茄是重庆地区广泛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病虫为害逐年加重.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市各区县番茄生产上,仅病害就有30多种以上.2008年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首次发现了番茄煤霉病病例,此病害来势迅猛,覆盖整个田块,给生产造成极大危害,给种植者带来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冉瑞碧 《南方农业》2008,2(3):46-46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主要危害番茄果实.近几年在重庆市万州区普遍发生,特别足九池乡黄梅村发生较重,如果不及时预防,将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绝收.现将番茄筋腐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概述2014年番茄晚疫病在重庆市璧山区重发生情况,分析晚疫病大发生原因是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栽培管理不当、防治效果不佳等引起。提出"从轮作、培育健康壮苗、推行避雨栽培、加强栽培技术管理、科学用药防治等方面对番茄晚疫病进行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利用网室降温和基质栽培可为番茄越夏栽培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获得高产、优质。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栽培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网室番茄越夏栽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千  张淑香  依艳丽 《核农学报》2012,26(2):391-395,402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重、干重以及根长、根体积、根直径等根系特征显著提高。在钾素水平为4.0、8.0mmol/L时,硝酸钾处理的番茄株高、根长显著高于硫酸钾。钾素水平为8.0mmol/L时,硫酸钾根直径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的;"天福冠露"施用硝酸钾的根尖数显著高于施用硫酸钾;"毛粉802"施用硫酸钾,植株的根直径、钾含量和钾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番茄水培适宜的钾素浓度为8.0mmol/L,硝酸钾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硫酸钾有利于番茄对钾素的吸收。在相同钾素水平条件下,2个番茄品种鲜重、干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秋支兰花阴棚栽培叶斑病沤心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秋支兰花在阴棚条件下的感病状况,并进行了阴棚栽培条件下的药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阴棚栽培下主要发生沤心病、叶斑病;用药物防治后沤心病平均感病率为2.48%,叶斑病平均感病率仅为0.20%,具有明显防治效果。两病均以百菌清800倍液防治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番茄是喜温湿怕高温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之一,也是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品种。要提高日光温室番茄的产量,应当从选种、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定植、常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并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番茄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有机酸等,营养丰富、口感好、果菜兼用,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促进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使番茄高产稳产优质,增加农民收入,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栽培季节、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8个方面介绍了设施番茄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