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榆阳区侧柏林不同抚育措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榆林市榆阳区6个试验区内应用不同的抚育措施对侧柏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综合抚育的侧柏生长量明显增加,背坡生长量大于阳坡;未抚育生长量小于轻度综合抚育生长量,轻度综合抚育生长量小于中度综合抚育生长量。榆阳区侧柏林适合采用中度的综合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行不同立地质量条件和不同整地方式、造林类型、抚育方法等措施对山地大苗造林树高和冠幅生长的影响试验,计算不同试验设计植株的树高和冠幅的连年生长率.经试验因子对植株的树高和冠幅生长影响偏相关(双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条件和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措施对山地大苗造林树高生长都有显著性影响;施肥对山地大苗造林冠幅...  相似文献   

3.
抚育及整地方法对生物防火林带木荷幼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荷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不同抚育、整地方法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养线抚育,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与常规抚育的差异显著,且投入少,可实现省工、节资、增效。  相似文献   

4.
在杉木幼林初期,采用不同的抚育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几种不同抚育方式的对比试验表明,全垦抚育效果最好,带垦抚育次之,刀砍抚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不同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秃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德化葛坑国有林场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秃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6月份穴状抚育,9月份全垦抚育对秃杉幼林树高、胸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6.
汉阴县凤凰山油松飞播幼林的抚育间伐工作,是在1983年秋开展的。工作开始,我们就注意了试验研究,经三年多的试验观察看出,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密度的飞播幼林中,以不同的间伐作业方式,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飞播幼林的生长与未抚育间伐的林分有相当大的区别。现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抚育间伐技术措施确定1.间伐方法的确定由于现实林分密度大,自然分化剧烈,我们采用透光抚育方法,在“三砍三留”,兼顾株行距的原则下,先将生长上关系密切的林木划为植生组,再在植生组内进行林木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巨尾桉进行了不同施基肥和抚育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巨尾桉施基肥造林具有明显成效,其中以施过磷酸钙600kg/hm2和碳酸氢氨300kg/hm2为最佳方案.不同抚育措施对巨尾桉幼林生长有显著影响,且抚育强度越大,生长效果越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省现有杜仲低产林分比重大,且主要由于高度密植、缺乏抚育造成的资源生产力低下的状况和特点。采取诃整密度并结合抚育、多肥种追肥、不同保留密度等对比试验方法,对典型低产林分进行改造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年生左右龄段的杜仲低产林改造潜力最大,其改造最佳模式是保留密度在153株左右,并加以尿素追肥抚育。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尾松人工用材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研究,提出了马尾松抚育间伐应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保留株数来确定间伐强度。本试验间伐强度超越了常规的标准,但是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柴河林业局商品林的现状,把商品林抚育分为未成林造林地和幼中龄林分的抚育。根据两种抚育的不同特点,分别阐述了抚育方法、对象和时间,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商品林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中存在的诸如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中央专项资金补贴标准偏低,成效监测工作不够重视,抚育间伐强度难以准确掌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抚育对象的确定、抚育方式的选择、采伐木的选择和间伐强度的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强化作业设计质量检查,制定地方技术规程和操作细则,推行森林抚育监理制,加强中间管理,抓住"二类调查"契机编制好实施方案等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造林清林方式和抚育方式对原有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同时费时费工。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进行了不同清林方式和抚育方式试验。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定植穴清林方式与带状清林、全面清林不炼山及全面清林并炼山三种方式均差异显著;1年刀抚一次的与刀抚二次、刀锄并用一次、刀锄并用两次之间差异显著。以砍3米留1米的清林方式和一年刀锄并用抚育二次,对马尾松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和试验表明:推行混交套种、深翻改土以及加强抚育管理措施,是改造杉木低产林、提高林分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小百户镇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的面积、经费、管护模式等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着的管护资金不足,广大农民群众缺乏参与管护的经济基础及对生态公益林认识不足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将相关领导干部也纳入宣传对象,实施管护新模式,完善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林农的主体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姚雪刚 《林业科技》2005,30(4):17-20
通过分析,确定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林抚育间伐的时间,抚育间隔期及抚育强度,预测了抚育间伐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全国杉木人工林间伐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各带,区,各指数级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编制了8~22指数级相应的间伐表共5组(即南带,北带,中带东区,中区和西区)利用53块间伐标地材料,以y=a+bx模型,求出间伐后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的回归经验式,该表与利用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的间伐表进行检验比较,误差在1.9%~2.67%之间,间伐开始期,则视初植密度的大小,与指数级的高低而异,间伐终止期,一般为15a,最大不超过18a,且与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在新平县古城低产林改造复壮示范林及县城南面山钟楼背后示范林内设置样地观测系列复状技术产生的效果,分析相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对云南甜龙竹低产竹林采取疏伐老秆、伐桩清理、施肥抚育措施,发笋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采取扒晒、除蔸、施肥等抚育措施,每年可收益17 928元/hm2;采取灌水、施肥等抚育措施,每年可收益52 860元/hm2,竹林效益得到极大提高;未进行抚育的竹林发笋量很少。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优良杂种落叶松进行区域性试验,采取不同整地方式及规格、苗木选择和处理、栽植方法、造林密度、幼林抚育次数和方法,最终建立起一套杂种落叶松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低产苦竹林复壮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产苦竹林采取覆盖、深翻、施肥等措施进行复壮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对提早出笋、苦竹笋产量增加、产值增长有显著作用。其中以稻草80%+砻糠20%组合最佳,可以提前苦竹笋上市期41 d,其早期笋产量占总产量39.8%、产值占总产值68.1%;总产值比对照增加123%,早期笋增值额是对照的13.6倍;利润比对照增加253%。竹林复壮培育的林地抚育管理措施以深翻、深层(或全层)施肥效果好,其中深层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白于山区多年的柠条造林技术及经验的总结,以白于山区吴旗、志丹、安塞为调查对象,得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坡度级的造林方式、整地要求、用种量、抚育管理方法等适合于白于山区人工柠条造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