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冰雹、大风、高温、暴雨、冰冻等能影响植物生长的极端气象条件。我国地域分布辽阔,气象变化多端,只有对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做好应对防护措施,避免气象灾害对植物产量和质量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任杰  王明磊 《河北农机》2023,(17):151-153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恶化,极端天气出现频率逐渐增加,气象灾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业减产、农村经济发展受阻。若是无法及时采取合理的防灾减灾手段,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及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几类气象灾害问题,阐述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后提出可行的气象灾害预防措施,以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水平,为后续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超  高迎新 《农业工程》2016,6(2):50-51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危害加剧,尤其是极端气候频发,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气候变化也对病虫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增加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加大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该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日常饮食。我国水稻产量的提升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但是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气象灾害的侵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低温冻害、大风、暴雨和洪涝。为了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以及影响水稻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的具体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业属于基础产业,农作物生产情况直接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突出,不同的气象灾害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气候灾害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分析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能使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文章主要研究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分析宁晋县气候变化及其蒸散发的变化,为该区域的作物种植管理和灌溉计划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81—2018年河北省宁晋县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极端气候指数,并利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了各气象要素、极端气候指数和ET0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1981—2018年河北省宁晋县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时间、相对湿度和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极端高温指标呈上升趋势,极端低温指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相对湿度是ET0年均值主要影响因子;夏季对ET0月均值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为净辐射,其他季节,相对湿度对其影响最大;风速和辐射的降低不仅抵消了温度升高和相对湿度降低对ET0的正影响,还使得ET0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坝工大国,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致灾影响对大坝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台风、极端降水、高温和干旱的分布特征和灾害特征,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影响机制,对科学应对极端天气气候对大坝的致灾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能够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能够对大气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做好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提高观测的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规避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气温上升,气象灾害频发,气候对都市农业生产影响显著。针对我国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基础还比较薄弱的现状,对现阶段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气候变化、气象监测、灾害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等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许多地区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传统农业逐渐被取代,但仍不可避免自然气象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干扰,基于此,本文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减轻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策略,从种植方式、气象服务、科学防灾、农业设施建设、气象灾害认识五方面入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成龄核桃叶水势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成龄核桃叶水势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在14:00-16:00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试验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核桃露点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不尽相同,在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和油脂转化后期呈正相关关系,油脂转化前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生育期二者的函数关系;滴灌成龄核桃叶水势日变化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影响核桃叶水势日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大气温度,其次是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建立了滴灌成龄核桃叶水势日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质量直接关乎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极端的气象状况造成农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农业经济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培良 《农业工程》2019,9(2):97-100
针对聊城市夏玉米出现的果穗较短、秃顶严重及株籽粒重降低等原因导致的玉米产量降低,对夏玉米生育期的降水、日照、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减产原因主要是夏玉米播种期的强降水造成土壤湿度饱和导致烂种、开花授粉期的高温致使授粉不良,以及遇连阴雨寡照天气不能授粉所致。结合聊城市气候及玉米生产状况,提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取辽宁省28个站点1970—2009年温度、降水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辽宁省近40 a的温度、降水变化,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对辽宁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的措施,以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陈亮 《南方农机》2021,(6):84-85
通过对高台县气象台站近年来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梳理整编,结合本地葡萄种植规划和葡萄生长特性,分析本县气候资源特征和葡萄种植适宜性的匹配度,得出高台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优质葡萄的产出,但是必须重视干旱、冻害等各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充分掌握地方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做到趋利避害,以提升葡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武夷山茶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了气象灾害对武夷山茶叶种植的影响,探讨了气象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地貌地形复杂,气候特征方面受季风环流影响较为明显,是全国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建立完善的气象灾情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并设计大连地区气象灾害查询系统。通过多模块设计,满足业务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石丹  罗通均  耿刻靖  董瑞 《南方农机》2019,(13):249-249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气象灾害频发发生。一旦发生气象灾害,气象部门不但应该关注气象灾害本身,同时还应剖析灾害原因。因此,本文结合水城县气象灾害特征以及风险,对该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期望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各项损失。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南充市高坪区气象资料和蓝莓生产资料,统计分析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对高坪区青居蓝莓基地早熟蓝莓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早熟蓝莓气象服务指标。结果表明,高坪区发展早熟蓝莓具有较明显的气候优势,冬暖春早、花期无低温冷害,适宜早熟蓝莓生长发育;气象灾害对高坪区早熟蓝莓影响偏轻,主要气象灾害有连阴雨、干旱、大风等,但强度一般或出现频次低,对蓝莓影响较小。高坪区应在海拔400 m以下地区规模种植早熟蓝莓,同时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以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虽然不同的气象因素造成的影响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都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规避这种影响,降低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的损害。本文阐述的主要问题是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具体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