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珍稀树种资源,于林区管理上将能提高其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为我国珍稀树种资源的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的概述、以及珍稀树种资源种类及分布的陈述,浅要分析了小陇山林区珍稀物种资源的保护现状,对珍稀物种资源的价值作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物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伊春林区市委市政府、林管局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快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根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生物物种,目前已建立了16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09872公顷。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为主、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管理有效、具有国际影响的小兴安岭伊春林区自然保护区网络。  相似文献   

3.
2011年3—7月,采用样线调查、访问调查、市场调查以及查询资料等调查方法对广西田东县作登林区的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作登林区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约47种,占该林区野生动物216种的21.8%。其中,两栖类1种,爬行类13种,鸟类20种,兽类13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CITES附录物种29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受胁物种24种。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中,常见种12种,少见种22种,稀有种13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野马、糜鹿、大熊猫、扬子鳄等一批珍稀濒危动物得到拯救和保护。我国自1980年加入《涉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来,努力履行公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物种资源,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如麝香、象牙、犀牛角、虎骨等进出口管理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国还积极开展濒危物种资源调查及科学研究。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豹猫、穿山甲、坡鹿及珍稀水禽等动物的生态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野马、坡鹿、白冠长尾雉、扬子鳄等动物的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种群数量得到增加。我国还建立了一批濒危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平原湿地。保护区内湿地发育良好,复杂多样,泡沼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是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目前三江平原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湿地。本文阐述了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并分析了管理现状,对保护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日前正式设立“中国形稀物种保护小型基金”。该基金的目的是支持较少受到关注的中国珍稀物种的实地保护工作。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如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但是对于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所面临的威胁,人们仍然知之甚少。同时,有关物种保护的资料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知名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等;大量鲜为人知的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很少受到关注,信息的匮乏也使实施有效保护面临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丹麦生物技术公司诺维信的资助下,世界自然基…  相似文献   

7.
本刊从1986年第4期开设“我国珍稀保护动物”专栏。一、二类国家保护动物名单详见本刊1985年第6期和1986年第1期。我们将按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陆续加以介绍。广大读者通过学习。掌握动物的外部特征,从而识别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种类,了解它们栖息生境和地理分布、数量等资源状况。为进一步科学地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拯救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冬虫夏草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冬虫夏草资源分布与利用状况的调查,摸清冬虫夏草资源本底.提出:建立冬虫夏草生境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冬虫夏草资源及生长环境,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利用退牧还草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历史机遇,加大冬虫夏草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依法保护冬虫夏草资源及生长环境,达到切实保护冬虫夏草这一珍稀物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莉贞 《草业科学》2012,29(12):1832-1841
通过文献和标本记录分析得到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数,并尽可能得到它们在青海省的具体分布地,结合ArcGIS的手段,进一步了解并核实这些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青海省各州(市、县)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州(市)均有分布,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玉树州,有73种,占总物种数的50%;物种丰富度最低的是海西州,有26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县的分布差异很大,其中玉树县有57种,而甘德县只有5种。本研究可为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 天祝白牦牛是我国牦牛的珍稀物种,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寒山区。以其珍贵绒毛,纯天然而营养价值丰富的肉质,骨髓,奶油及观赏价值闻名于世。被列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1.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建立保护区重要性、机构设置及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甘肃迭部林区珍禽──蓝马鸡蓝马鸡(CrossoPtilona。ritum)俗称马鸡、角鸡,属鸡形目,是我国的特产珍稀鸟类,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甘肃选部林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域辽阔,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栖息于高山针、阔叶林及灌丛...  相似文献   

13.
正褐马鸡是我国的珍稀特禽,中国鸟类协会的会标、世界雉类协会会徽上的图案动物,山西省省鸟,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代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造成物种种质遗传多样性降低,威胁到褐马鸡这一珍稀物种的进化发展。人工饲养是褐马鸡物种保护、恢复物种种群数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褐马鸡自然栖息地再引入的基础。近年来,太原动物园做了很多关于褐马鸡饲养管理的研究工作,饲养数量已达68只,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摄影展览,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将于今年10月14日至11月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正式展出。我国地域辽阔,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为了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珍稀动植物资源,自1956年起,林业部门就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已有自然保护区274处,其中林业部门管理的以森林和野  相似文献   

15.
各位专家,各有关单位负责人:进入新世纪以来,畜牧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一些珍贵畜禽品种数量骤减乃至灭绝,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具有重要经济性状、对科研和生态有较高价值的畜禽品种资源得到了保护。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的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全面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表明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于2005年12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5,(4):40-41
<正>甘肃省的森林按山系水系或地域的不同,划分为白龙江、小陇山、洮河、大夏河、祁连山、关山、西秦岭、子午岭、康南、马衔山等10个面积较大的林区。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林区之一,总面积7224平方公里。小陇山林区地跨天水市、陇南市和定西市三个地区,覆盖秦州、麦积、清水、武山、徽县、两当、礼县、漳县八县(区),主要包括21个林场,分别为:麦积林场(麦积区)、党川林场(麦积区)、百花林场(麦积区)、龙门林场(麦积区)、观音林场(麦积区)、  相似文献   

17.
宝天曼以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素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中州绿色明珠”之美誉。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监测。2022年9月4日,于内乡宝天曼保护区葛条爬林区红外相机中拍摄到白化豪猪,根据所获得的野生个体影像资料信息确定为成年豪猪个体,这为河南省白化动物研究增添新的证据,对了解白化豪猪物种在区域的分布、栖息环境、行为等调查奠定基础,完善了内乡宝天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对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雪鸡,鸡形目雉科雪鸡属鸟类的通称。外貌很像鹌鹑,但个体大得多,是鹑类中最大的。雪鸡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鸡类,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雪鸡是名贵药鸡,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之一。作者通过对青海省藏雪鸡资源的种类、分布与数量、利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对藏雪鸡这一宝贵物种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额牛是我国惟一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物种资源。研究论证了大额牛的起源和种质特性(生活习性、外貌与体质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并就大额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和保护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muensis)俗称祁连山马鹿、白臀鹿。在1982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甘肃优良地方品种,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甘肃马鹿作为甘肃省祁连山林区的特有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解、认识这一祁连山林区特有物种,对林业工作,特别是对濒危动物的保护、研究、驯养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