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荣业  陈苇  张建才 《土壤》1989,21(3):125-129,142
“稻田以水带氮肥深施技术”对现有水稻施用氮肥方法作了改进,它将稻田施肥与水分管理结合起来,使表施的氮肥随水下渗带入土层中,减少了氮肥的损失,提高了氮肥的增产效果和利用率。1987年在浙江省进行的13个小区示范试验和4个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技术与常用施肥法相比,可以减少1至2次追肥,节肥率30%以上,增产率约7%,每亩增产稻谷25-30公斤。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重庆市江津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测土配方施肥,相比不施肥平均增产49.9%,相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7.7%,增产效果显著,但对平坝区的增产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调整配方肥方案;江津区平坝区水稻生产中增施单位肥料的增产效果氮肥>钾肥>磷肥,主要限制因子是氮肥;江津区深丘区和南部山区水稻生产中增施单位肥料的增产效果磷肥>氮肥>钾肥,主要限制因子是磷肥。  相似文献   

3.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实际应用效果,2011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平坝区、深丘区、南部山区的土壤上进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试验5个,结果表明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2.3%,对于江津区南部山区和深丘区的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达26.0%,对平坝区的增产效果不显著,仅增产6%;缺磷对玉米产量影响大于缺氮、钾,缺磷最高减产30.3%,增施单位肥料的增产效果磷肥>氮肥>钾肥。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稻在中等肥力稻田种植,亩施纯氨4.8~13.8公斤,均比不施氮的获得不同程度增产。同一施氮水平不同施肥方法增产效果不同。高氮水平“前重法”增产效果最好;“匀施法”次之;“攻中法”最差。中、低氮水平以“攻中法”和“匀施法”。增产效果较好;“前重法”较差。不同施肥方法适于不同施氮水平。杂交晚稻氮肥施用技术必须根据施氮水平,同时考虑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施肥方法,才能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前我国小麦施肥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部及北方地区,南方石灰性紫色土上小麦施肥效应及适宜施肥量尚不清楚。  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盐亭县青峰村石灰性紫色土农田,设农户习惯施肥(FP)、地方科技部门推荐施肥(ST)、养分专家系统优化施肥(NE)、优化施肥配施锌肥(NE + Zn)和优化施肥增减氮肥等12个处理,进行小麦施肥小区试验。  结果  石灰性紫色土上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影响显著,而对千粒重无明显影响;NE + Zn处理产量最高,即优化施肥配施锌肥小麦增产效果显著,与FP处理相比平均增产约20%;不施氮肥和氮肥用量增减对小麦影响不明显,但不施磷肥则影响显著:相对于NE + Zn处理减产约30%。  结论  石灰性紫色土种植小麦的推荐施氮量为N 93 kg hm?2,同时配施磷肥和锌肥小麦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詹其厚  陈杰 《土壤通报》2007,38(3):491-494
通过一系列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淮北变性土区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1)玉米对氮肥反应十分敏感,施氮有极为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1倍以上。氮肥最佳用量在300 kg hm-2左右,分配比例以基肥和追肥各占50%的增产效果较好。氮肥追施时以“开穴深施”为宜,可提高其利用率;(2)玉米对钾肥反应较敏感,施钾一般增产15%左右,效果显著。钾肥适宜用量为90~180 kg hm-2,而且以基肥施入为宜;(3)玉米对磷肥反应不敏感,施磷增产效果不显著,但玉米仍表现为氮磷钾配合时产量最高。因此,提出“增氮、节磷、补钾”的玉米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陇东旱塬冬小麦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新模式,以冬小麦品种陇鉴111为指示品种,采用裂区设计,以宽幅沟播和平作条播为主区,优化施肥和不施氮肥为副区,研究了宽幅沟播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氮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沟播显著影响旱地冬小麦籽粒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传统平作条播平均增产10.3%~24.3%,且以推荐优化施肥(N 150 kg/hm2、P2O5 180 kg/hm2)增产效果明显。与传统平作条播相比,可促进冬小麦植株氮素养分吸收,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增加6.81、4.30 kg/kg,氮肥利用率明显提高了9.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5%~19.6宜种植模式,以推荐优化施肥N 150 kg/hm2、P2O5 180 kg/hm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施肥方法对改善肥料氮素运移及肥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进宁南黄土丘陵区旱作农田施肥的三种方法与现行两种施肥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施肥方法不仅能减少农田春麦系统中氮素NH3挥发,土壤残留,和不明途径损失,而且能显着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使“三高一低”的氮素运移特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能提高肥料的增产作用.在三种改进的施肥方法中以1/4基肥+1/2深追+1/4叶喷的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土壤通报》2020,(1):185-194
为了明确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旱地黑土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氮肥利用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减氮配合施用肥料增效剂和缓释常量氮肥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效70%常量氮肥的平均N2O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常量施肥;各试验处理均比常量施肥的平均CO2排放通量低;增效70%常量氮肥表现为吸收CH4,增效70%常量氮肥和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明显降低N2O排放系数、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处理增产2.5%,70%常量氮肥、增效70%常量氮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分别较常量施肥处理减产7.23%、4.53%和5.87%。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达36.70%,增效70%常量氮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27.28%,均明显高于常量施肥。在本实验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氮定NMAX肥料增效剂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优于其他施肥措施,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节肥增产增效的作用,改进水稻生产的养分管理方式。  方法  2019年和2020年分别在盘锦和辽阳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施氮肥、农民习惯施肥、侧深施减氮肥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氮素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结果  盘锦和辽阳不同年份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一致,施氮量分别比当地习惯施肥降低17.08%和17.09%,仍可获得最高(目标)产量,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232 ~ 1440 元 hm?2和581 ~ 799 元 hm?2,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减少氮肥用量后仍能获得较高产量,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农学效率(NAE)和偏生产力(NPFP)显著提高,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盘锦和辽阳减施氮肥处理NRE分别提高8.41 ~ 21.19%和10.44 ~ 15.77%,NAE分别增加2.23 ~ 3.57 kg kg?1和0.10 ~ 2.23 kg kg?1,NPFP也显著高于当地习惯施肥。  结论  在水稻稳产条件下,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减少约17%氮肥用量,降低人工成本600 元 hm?2,节约肥料投入成本3.16% ~ 4.53%,经济效益增加556 ~ 1370 元 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合理的氮肥施用和较大的降雨量时空变化特征是限制华北平原夏玉米增产和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探究华北平原夏玉米最优喷灌施肥管理制度,于2020年和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管理区开展试验,以地面灌溉肥料撒施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喷灌施肥下3种施氮量确定方法(农户经验值、养分平衡法和改进养分平衡法)和3种氮肥追施方法(不追肥、在大喇叭口-灌浆期内较大降雨后追施1次和追施2次)对土壤水氮分布、作物生长、产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降雨影响,夏玉米生育期内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施氮量和氮肥追施次数的增加均提高了夏玉米关键需肥阶段根区的土壤无机氮含量,且喷灌处理的增加量大于对照处理。2 a夏玉米收获后,养分平衡法确定施氮量处理和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均低于参考盈余水平(50 kg/hm2)。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未出现显著差异,但氮肥追施2次的喷灌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干物质量和植株吸氮量,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分别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20%。考虑氮素盈余的改进养分平衡法和在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内较大降雨后追施2次的施肥方法有助于维持土壤氮库平衡,且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作用,可推荐为华北平原夏玉米喷灌施肥制度。研究可为华北平原大型喷灌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竹林土壤对毛竹笋材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将乐县漠源乡开展了毛竹笋材两用林3414田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对毛竹笋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39.54%(岩前点)、59.51%(漠源点)。不同试验点的氮磷钾肥料对竹林产量的增产效果有差异,岩前点肥料效应高于漠源点;平均增产效果以氮肥最为显著,其次是磷肥、钾肥。各肥料的利用率以钾肥的利用率最高,氮肥居中,磷肥最低。在中低产量水平的笋材两用竹林中,施氮磷钾配比肥对竹林产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发挥良好的肥料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中稻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NE)推荐施肥对中稻产量效应、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于2013~2017年期间在湖北省开展了42个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广水市推荐施肥NE比习惯施肥FP施氮肥低18.0%,磷肥高23.9%和钾肥高8.9%情况下,中稻增产1.4%,差异不显著。赤壁市推荐施肥NE比习惯施肥FP施氮、磷和钾肥分别减少8.8%、32.9%和44.1%的情况下,中稻增产6.9%,差异不显著。中稻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2.5、9.5和1.3 kg/kg,中稻氮、磷和钾肥平均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8%、6.5%和27.9%。水稻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促进了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增产增收效果,氮肥利用效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在中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栗褐土定位连续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流域栗褐土上连接7年定位施肥试验的增产和培肥效应分析表明:连续施肥与CK相比,增产幅度有增大趋势,而且抗逆性增强。有机肥与无机肥合施的增产和培肥效应最明显,多年平均增产幅度是CK的1.5倍。有机肥与氮肥合施的增产效应最大。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的培肥效果最好,多年平均增产效应是CK的2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增产顺序为酰氨态氮肥>硝态氮肥>氨态氮肥>硝态氮、氨态氮复合肥。同时,施肥引起重金属元素和硝酸盐在三七体内的积累,从而对三七药材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培肥我国典型黑土玉米氮肥效应的演变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依托中国东北典型农田设置的公主岭黑土长期培肥试验,研究长期培肥条件下黑土地区玉米产量和氮肥效应的时间演变趋势,阐明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为指导我国建立长期培肥模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择不同有机肥用量(M0、M30和M60)下不施肥处理(CK)、施氮肥(N)、施磷钾肥(PK)和平衡施肥(NPK),共计12个处理,研究长期培肥对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当季利用率和氮肥累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料和化肥(NPK)对玉米均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有机肥化肥配施可降低玉米产量的变异系数(CV)和提高可持续性指数(SYI)从而保证玉米的持续稳产高产。平衡施肥条件下的氮肥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常量有机肥区和高量有机肥区的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提升,氮肥效应随时间演变趋势分别为变化不显著和显著降低趋势。氮肥利用率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相对较高的肥力条件下,黑土地区玉米氮肥效应呈显著下降或变化不显著的趋势将为高肥力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淮北砂姜黑土区夏播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效朴 《土壤》1994,26(5):253-258
在淮北地区淤黑姜土、淀白黑姜土和普通黑姜土上对玉米进行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氮肥在一定施用量范围内,是玉米高产的主导因素,钾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磷肥的增产效果较小。根据平衡施肥和节磷的原则,拟出淮北砂姜黑土区夏播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揭示利用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实现作物增产和土壤改良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T1),低量自配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T2),高量自配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T3),不施肥(CK),T1、T2和T3采用等氮量设计(315 kg/hm2),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提升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增强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能够显著增加收获时的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一定程度地提升水稻株高,促进水稻分蘖并且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能够实现土壤改良和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合理施用肥料与改善水稻养分利用的有效措施,通过2016—2018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的8组田间试验,研究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侧深施肥技术(NE-SD)对水稻产量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相比,养分专家系统(NE)处理在减氮24.85%、减磷24.78%、增钾90.71%的基础上,稻谷增产4.71%;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分别增加2.24%,4.40%,15.09%;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9.84,8.78,1.99个百分点;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4.73,7.69,1.54 kg/kg。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侧深施肥技术,能够深化4R养分管理方法,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与FP处理相比,NE-SD处理稻谷增产7.53%;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分别增加3.92%,7.87%,18.74%;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11.09,11.32,5.82个百分点;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5.87,11.31,3.54 kg/kg。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NE推荐施肥与NE推荐施肥的基础上,采用侧深施肥技术2种施肥方法均能在减少肥料投入的基础上,增加稻谷产量,增加水稻养分累积量,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土壤氮素、磷素盈余。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肥料配方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用不同肥料配方对玉米进行一次性深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等养分条件下一次性深施肥有助于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施用包膜尿素、增施钾肥和一次性深施肥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一次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等养分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包膜尿素虽然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但由于成本过高,增产效果不大,影响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