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注水开发目前是海上油田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直接影响注水和储层保护效果。在分析注入水和地层水成分基础上,采取结垢趋势预测和静态动态试验来评价海水和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WS17-2油田流三段地层水和注入水离子含量相差较大,同时总矿化度均不高;海水自身以及和地层水之间在地层条件存在不配伍性现象,有碳酸钙垢生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有机膦酸盐防垢剂可以有效阻止垢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注入水能有效维持和进一步补充储层压力与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若注入水水质不稳定或与储层不配伍,不但达不到稳产增产的效果,而且可能对储层造成伤害。为分析垦利3-2油田注入水可行性,对垦利3-2油田注入水水质、注入水自身结垢趋势预测与静态结垢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垦利3-2油田注入水在地层温度范围内会产生CaCO3垢,且其结垢趋势与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注水过程中能对储层岩心渗透率造成明显的损害。同时优选出了具有良好抗温性的防垢剂HEDP,当加量为20~30mg/L,其防垢率≥90%,加入25mg/L HEDP后,注入水在注入过程中岩心渗透率保留值可达95%以上,可有效避免因地层流体不配伍而结垢造成的地层伤害。  相似文献   

3.
T油田注水井注入困难,注水水质造成了储层损害,因此有必要进行注水试验分析。根据T油田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储层的敏感性,储层速敏、水敏和盐敏的损害程度均是中等偏弱。调查注水水质现状发现,注入水细菌和溶解氧含量高。通过注入水与地层水水质试验、注入水和地层水离子配伍性试验,发现注入水与地层水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混配水结垢现象不十分明显,结垢量随混配样中地层水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注水水质标准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渤南油田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一般为1100~19900mg/L;水型为NaHCO3型。为研究渤南油田高温低渗油藏储层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细菌及以往增产措施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坏及损坏程度。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储层损害的内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储层损害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北跨度大,含煤地层水动力区域分布规律不明.基于含煤地层含水层分布及孔渗条件、煤层气井产水量、产出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煤层甲烷浓度等的分析,探讨了区内煤层气生成和富集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砂岩含水层北部较南部发育,北部孔渗条件好于南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三交—吉县地区最为发育,导致山西组煤层含气量高于太原组;煤层气井产水量及产出水钙、镁离子含量北部高于南部,煤层含气量与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该区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在北部较南部活跃,北部地区的山西组水动力强于太原组,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水动力强于山西组;在保德以南的中-高煤阶区,地下水弱径流-滞留带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在保德及其以北的中-低煤阶区,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和良好的封盖条件为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和富集提供了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港北部油田回注污水结垢性与配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港北部油田注水水源为北部各污水站处理后水。通过对北大港、南大港和板桥3个区块的8种水样进行了研究,应用Stiff&Davis公式,根据CaCO2饱和指数和稳定指数预测得出北大港唐南回注水有一定的结垢倾向。配伍性试验结果表明,8种对应水样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恒温密闭168h,均不产生沉淀;北大港及板桥的地层水和回注水经过滤处理后清澈透明,羊三木回注水经过滤处理后仍然浑浊,水的浊度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文23气田气井垢物形成机理,对地层水结垢趋势进行了预测。地层水矿化度过高,且随开发程度不断深入,储层压力不断下降,产出水大量蒸发以及水溶中酸性气体逸出是导致该气田结垢严重的主要原因。结垢预测结果表明,文108井与文109井产出水在井底条件下碳酸钙与硫酸钙饱和指数远大于1,结垢趋势强。所结垢物类型包含水溶性垢物氯化钠以及难溶性垢物,其中难溶性垢物中,CaCO3占76.03%、CaSO4占6.58%、Fe2CO3占2.3%以及泥质15.09%。针对文23气田现场情况,研制了PDPT-1清垢剂,并结合动态除垢工艺技术对文108井进行了现场除垢试验。PDPT-1清垢剂为自行研制的螯合剂与有机酸、缓蚀剂、渗透剂、防膨剂以及助排剂复配而成,对碳酸钙、硫酸钙以及现场混合型垢物具有较强溶解、剥落、碎化、分散作用,90℃时溶解能力分别达到165.4、80.5与174.2g/L,且对井下管材腐蚀较弱,90℃时仅为0.0034mm/a。经除垢作业后该井油压明显上升,产气量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港西油田产油气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的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储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孔喉类型为中孔中喉-中孔细喉型组合类型。填隙物中的石英、黄铁矿、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敏感性矿物,潜在的损害主要为酸化过程中的新生沉淀物与脱落微粒、固体微体迁移和与地层水不配伍的流体造成的地层损害。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产出水处理及资源化已经成为煤层气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了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产出水对土壤钠吸附率(SAR值)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出水排水口土壤饱和溶液SAR值和pH值明显高于周围农田,土壤不同程度地出现钠质化现象。但总体上看,受影响的土壤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排水口周边区域。单口产水井的影响范围横向为排水口周边4 m左右区域,纵向为30 cm土层。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准确描述煤层压裂缝中的流体流动规律是当前煤层气开发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采用管道网络状的离散裂缝模型(DFM )处理压裂缝,采用Cui & Bustin模型描述煤岩的强应力敏感性,同时考虑非瞬时解吸扩散、双重介质渗流等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基本特征,提出一种用多分支井描述煤层压裂缝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用结构网格系统就能实现复杂离散裂缝的模拟,即采用已有的主流商业数值模拟软件,如CMG , Eclipse ,就能够实现具有压裂缝的煤层气藏数值模拟。将该方法与采用非结构网格系统的数值模拟器相比较,应用实例表明两者计算结果相近,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煤岩应力敏感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条件下,应力敏感现象使研究区块煤层渗透率增加,有利于煤层气的产出。该方法为煤层压裂缝数值模拟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郑连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00-2902
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功能区划为契机,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商丘市地表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对各水功能区水质进行了现状与目标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产生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治污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财先  刁福俊  贾春桦  王关祥 《油气储运》2011,30(8):640-642,593,594
加热介质为水的管式加热炉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炉管结垢常引发水击现象。现场调研了管式加热炉的工艺流程并采集垢样和水样,采用X射线和化学方法对结垢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主要是碳酸盐垢,其次是腐蚀产物和有机油脂。采用水质分析软件对水样进行水质结垢倾向性实验,并根据Davis-Stiff饱和指数法和Ryznar稳定指数法对水样的结垢趋势进行理论预测。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吻合,确定了管式加热炉产生水击现象的内因:水介质由于温度升高,CO2释放,导致系统压力降低,pH值升高,CaCO3溶解度下降,钙盐析出沉淀。提出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管式加热炉的水击现象。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开采与利用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煤层气产出水,对周围土壤、水环境造成威胁,因此,煤层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利用值得关注和研究。通过检测和分析山西沁水盆地柿庄南煤层气产区的煤层气产出水水质特征以及周围农田土壤的基本理化指标,结合室内土柱模拟灌溉试验,分析煤层气田产出水灌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气田产出水呈现高盐、高矿化度、高氟的水质特征,灌溉土壤270 d后,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规律,最大值出现在60~80 cm土层;土壤p H值根据灌溉水水质的不同呈现出与含水率变化相反的规律;土壤钠吸附率(SAR值)、电导率(EC值)高于土壤初始值,最大值出现在0~40 cm土层,土壤保水能力下降,土壤表层出现钠质化、盐渍化现象;F离子在土壤表层0~40 cm出现累积的现象,部分高于土壤初始值,但未超出山西省土壤背景值。  相似文献   

14.
克拉苏构造带超深气藏在勘探-评价过程中,气井见水从早期的边底水逐渐变得复杂化。见水井平面上不同构造位置和垂向上不同层段的出水程度、水型、水性、水与气的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储层的勘探-评价进程。以地层水试验分析、构造资料为基础,排除非地层水因素干扰,建立了克拉苏构造带超深气藏的5种不同类型水体(边底水、封存水、过渡带水、凝析水、非地层水)水化学相图。结合测试及试采资料明确了5种类型水体与气井产能之间的关系,边底水、过渡带水常位于气水界面或圈闭溢出点附近,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大,气井较难获得高产气流;凝析水常分布在克拉苏南部构造的储层中上部,对产能影响较小,气井常获高产气流,产水量总体小且持续稳定;封存水常见于气藏东翼的储层中上部,初期产水量较大,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产气量逐渐上升,产水量逐渐减少。明确不同类型水体性质,有利于对气田勘探-评价阶段出水期地层水源头进行准确地追踪、分析,为今后正确认识气藏规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提高水厂土地使用率方面的三个解决方案. 1、以调流阀代替配水井,减少配水占地面积:为了保证净水构筑物的进水流量恒定、进水压力稳定,原水无论是取自地下水还是取自地表水,无论是通过重力流输送到净水厂还是通过水泵加压后输送到净水厂,都需要在进入净水构筑物前进行配水.多年来,常规的做法是在净水构筑物前设置配水溢流井.配水溢流井中因没有特殊设备,便于维护管理,也曾深受用户的欢迎.然而,其占地问题已成为水厂设计中的焦点.近年来调流阀的使用为配水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它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对水头和水量调节方便、没有溢流水浪费等优点,愈来愈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低渗透储层,研制出一种新型防水锁剂,该防水锁剂属于氟碳表面活性剂类型。通过测定新型防水锁剂与鄂尔多斯区块地层水配伍性、表面张力、岩心自吸、接触角、渗透率恢复值等试验,对其性能进行室内评价。结果表明,防水锁处理剂与地层配伍性良好,可使表面张力达到超低,岩心自吸水质量最低,接触角可达到78.6°,渗透率恢复率可达到89.6%。该新型防水锁处理剂能有效预防水锁伤害的产生,对改善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井、压裂、样品测试和煤层气排采等资料,对临汾区块煤储层地应力特征及其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小水平主应力影响煤层气的富集和渗透性,与煤层含气量呈负相关,即最小水平主应力越大含气量越低、单井产气量越低;断层附近地区,由于应力释放而造成最小水平主应力较小、煤层气保存条件差,因此煤层含气量和单井产气量也较低。煤层气开发应寻找避开断层的低应力区。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3储层注水结垢问题,选取9种防垢剂测试了其在不同温度和加量时的防垢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配方组成,考察了防垢剂在地层水和注入水的混合水样中的防垢效果。优选出复合防垢剂SCA的配方组成为:w_((PPMA))∶w_((PMPA))∶w_((PASP))=1∶2∶2。在70℃、加量为30mg/L和55℃、加量为15mg/L时,复合防垢剂在地层水中的防垢率分别为97.94%和98.50%;55℃下在不同比例的注入水和地层水的混合水样中加入15mg/L的SCA未见垢产生。  相似文献   

19.
滴12井区八道湾组油藏储层敏感性特征及注水防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滴12井区八道湾组储层敏感性试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储层注水伤害评价、防膨稳定剂效果评价的研究发现,该井区储层具有中等偏强-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1384.05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水达30倍孔隙体积倍数时,储层注入水伤害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其渗透率的损失率平均为42.8%;0.3%的彩-12#防膨稳定剂对储层具较好的防膨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美纳斯水电站单机容量91.871 MW,为立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配水环管安装精度要求高,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配水环管不能产生位移和变形。采用保压(375 m高水头)浇筑,确保配水环管和混凝土之间形成一个弹性应变空间,使配水环管和混凝土内拉应力分布均衡,由于外包混凝土承担了一部分内水压力,降低了配水环管的实际应力,也增大了应力安全储备。混凝土入仓采用泵送、桥机等方式入仓,采取对称均匀布料,确保了配水环管的安装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