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麦田杂草种类繁多 ,主要为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阔叶杂草主要有猪殃殃、荠菜、牛繁缕、大巢菜等。前几年小麦田阔叶杂草的化学防除主要以冬前使用氯磺隆和甲磺隆 ,春后使用施甲合剂 ,防除效果比较理想。但随着氯磺隆和甲磺隆的限制使用 ,冬前的化除有一定难度。近年来除氯磺隆和甲磺隆以外的其它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苄磺隆、噻磺隆、苯磺隆等防除麦田阔叶草具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也比较经济 ,但防效表现慢 ,对大巢菜效果较差。为了筛选冬后麦田防除阔叶杂草高效、安全、经济的除草剂配方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
杂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的研究动态刘东卫,闻永星(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南京210014)(安徽白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由于其具有极高的活性,杀草谱广,选择性强,标志除草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入了“超高效阶段”。正是由于这类除草剂的优...  相似文献   

3.
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杂草的出现及其抗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艳 《杂草科学》1995,(4):8-10,25
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杂草的出现及其抗性机理马 勉一、前言磺酰脲类除草剂(以下称为SU剂)是80年代初出现的新一类化合物,由于它用量少(每公顷几克至几十克),且对哺乳动物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因此为人们所瞩目。现在,SU剂用于麦类、水稻、大豆、玉米和油菜等主...  相似文献   

4.
1996~1999年连续4年对瑞飞特与磺酰脲类的农得时、草克星、莎多福等混用防除稻田杂草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大田药效试验、安全性评价、应用技术研究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瑞飞特混用对稗草表现为增效或加成效应,同时能拓宽杀草谱,弥补单用时的不足,具有对水稻安全、广谱、高效、使用方便等特点,符合一次用药、全季有效,确保高产的稻田化学除草目标,是水稻田一次性化学除草的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5.
瑞飞特与璜酰脲类除草剂混用防除稻田杂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1999年连续4年对瑞飞特与碘酰脲类的农得时、草克星、莎多福显用防除妥田杂草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大田药效试验、安全性评价、应用技术应用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瑞飞特混用对稗草表现为增效或加成效应,同时能拓宽杀草谱,弥补单用时的不足,具有对水稻安全、广谱、高效、使用方便等特点,符合一次药、全季有效,确保高产的妥田化学除草目标,是水稻田一次性化学除草的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6.
豆磺隆使用技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磺隆使用技术的若干问题苏少泉,徐其忠,刘金玉(东北农业大学150030)(沈阳军区后勤部农技站)豆磺隆(chlorimuron-ethyl)即2-[[(4-氯-6-甲氧基嘧啶-2)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是新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磺酰脲类除草剂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酰脲类除草剂是80年代例开发的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其作用靶标为ALS。由于该类除草剂选择性强、活性高、用药量极低、对哺乳动物低毒,在日趋重视环境的今天,备受瞩目。该类除草剂的不足之处是:作用粗标单一,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部分品种(如绿黄隆、甲黄隆)在pH值偏高时,降解较慢,会危及后茬的敏感作物。由于这些缺点,曾被人误认为该类除草剂没有前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提高,汗发厂专用的安全利、表面活性剂和~些混配制剂.抗磷酸豚类除q剂的转基网相物也培计成功。这些研究成果都促进广该类除草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光解和水解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磺酰脲类除草剂属高效除草剂,即用量少,除草活性高。其残留期因药剂而异,据报道,它们的主要降解方式是水解、微生物降解及水溶性光分解作用,在田间土壤含水量与药剂的降解速度成正比。作者研究了氯磺隆(Chlorsulfuron)、氯嘧磺隆(Chlorimuronethyl)、吡嘧磺隆(Pyrarosulfuron-ethyl)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水溶液的水溶性光分解作用和水解作用,对了解该类除草剂的降解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及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坳程  华燕 《植物保护》1992,18(5):41-43
磺酰脲类是近10年来开发的一类超高效除草剂,每公顷用药量由传统除草剂的公斤级降到以克为单位:对哺乳动物、鱼类、鸟类低毒:因用药量极少,对环境的污染远低于传统的除草剂。此类除草剂通过叶面或根部进入植物体,并传导到全株,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胞分裂达到杀草目的。对多种一年生或多  相似文献   

10.
磺酰脲类除草剂与杂草对其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概况1.1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杜邦公司Levitt等首次开发和报道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绿磺隆的除草活性[1]。80年代初,这一除草剂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此后,又不断研制和开发了许多磺酰脲类除草剂新品种。此类除草剂问世以后,以其活性高、选择性强、杀草谱广及对动物安全等特性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有关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专利有400多项,已商品化的有30多种。这类除草剂有很高的除草效率,用量一般为2~100 g/hm2,比传统除草剂的除草效率高100~1 000倍[2]。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动物低毒,在非靶标生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索出一种用豌豆和狭叶羽扇豆的根对磺酰脲类(绿磺隆、triasulfuron和甲磺隆)与三唑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进行常规评估的生物测定方法。对pH值从5.8至8.4,质地从砂土至粘土的土壤进行了试验。两种植物对绿磺隆和flumetsulam的灵敏度相似,它们对不同除草剂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反应范围分别为:0.75 ̄6.0ng triasulfuron/g土壤(Wimmera灰粘土),0.125 ̄8.  相似文献   

12.
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的几点说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2月1日.农业部以第314号公告.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标准编号NY686-2003.并要求自2004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包括2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稻、玉米、大豆、油菜及草坪、林地、非耕地的使用剂量、施药时期、施药方法、防治对象、施药与后茬作物播种安全间隔期,使用注意事项等应用技术。为了贯彻实施好新标准,有必要对该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遵循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等做一说明。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不同土壤中淋溶行为的生物测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不同土壤中淋溶行为的生物测定技术P,GUNTHER.W,PESTEMERA.RAHMAN.H.NORDMEYER前言生物测定是对土壤或水中除草剂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早期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期长,特别...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已经完成了对杜邦公司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残留限量的重新评估工作,并作出不需要风险降低措施的决定。烟嘧磺隆的重新评估工作是在一种较快的评价程序下完成的,一般低风险的农药都采取这种评价体系。烟嘧磺隆是一种玉米上的芽后除草剂,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除草剂混配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年的使用量为90t,EPA对烟嘧磺隆残留限量重新评估的决定从3月18日开始对公众开放以接受评议。  相似文献   

15.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降解机制及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高效,低毒和高选择性的除草剂,该类除草剂能有效防除阔叶杂草,其中有些品种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时因其用量低、对哺乳动物低毒以及独特的除草活性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了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归趋对于其科学合理使用、防止作物药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深入研究,并总结归纳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降解机制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磺酰脲类除草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烟嘧磺隆是由杜邦、 石原公司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产品兼具高效、 低毒以及高选择性等优点,已经成为玉米田主流选择性除草剂.据agbioinvestor的统计,2020年全球烟嘧磺隆使用量为3562吨,2013~2020年,使用量复合增长率(CAGA)为23.12%,整体市场呈现产销两旺.随着烟嘧磺隆市场的发展,为了应对...  相似文献   

17.
磺酰脲类除草剂与其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概况及其抗性和延缓其抗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制成混配制剂对延缓抗性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磺酰脲类及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特性及其应用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磺酰脲类及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特性及其应用问题王焕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100026)目前,在我国获得登记和应用的磺酰脲及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有6个品种:绿磺隆(chlorsulfuron)、甲磺隆(metsulfuronmcthyl)、豆磺隆(氯嘧磺隆ch...  相似文献   

19.
浅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发展及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7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的G.Levitt博士发现磺酰脲类化合物4-氰基苯基苯磺酰脲,在2kg a.i./hm2剂量下有弱的植物生长阻滞作用,于是将其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合成了一系列该类化合物。发现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3部分组成,其基本化学结构式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化。杜邦公司在Levitt博士的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78年研制出第1个磺酰脲类除草剂氯磺隆,并于1982年商品化。氯磺隆以极低用量进行芽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可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20.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微生物降解是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的重要方式。本文简要概述了土壤微生物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降解、降解机理及影响微生物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