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林的安全。文章介绍了桦川县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经验,提出了落叶松毛虫的几种防治措施,并通过这些防治措施的实施保障落叶松林的安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 ,随着三北防护林杨改松力度的加大 ,落叶松造林面积不断加大 ,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任务也越来越重。采取化学方法防治 ,不仅成本高 ,而且还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采用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 ,不但降低了防治成本 ,同时还延长了防治时间 ,保护了环境 ,保护了天敌 ,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好方法。  用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原理 :  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殊的生活习性———就是在每年的 10月中旬左右从树上爬下 ,在树冠下的枯枝落叶层与地表处越过寒冷…  相似文献   

3.
<正>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北部落叶松上的重要食叶害虫。为了更加经济、有效地抑制其大发生,保护森林生态平衡,我们在细致地研究了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之后,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落叶松毛虫在黑龙江省以2-5龄幼虫于9-10月开始在枯枝落叶层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上树继续危害。抓住松毛虫上树之际进行防治是有利时机。因为:松毛虫幼虫经一个冬季的休眠,抵抗力很低,且都集中在树干基部;松毛虫尚未取食,对落叶松还没产生危害,此时对落叶松局部树干用药,即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4.
松毛虫赤眼蜂在落叶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 ma dendrolimi)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 us superans)是生物防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桦南县2010-2012年在6个林场开展了释放赤眼蜂卡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蜂卡卵平均出蜂率70%、80%、85%.落叶松毛虫卵平均寄生率30%、40.70%、41.37%效果良好.应用赤眼蜂防治森林害虫,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在林间连续3年释放不同蜂量的松毛虫赤眼蜂,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提高6.10%以上.  相似文献   

5.
塑料薄膜环围扎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文/黄建奎陈久君刘玉琴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采用塑料薄膜环围扎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不但可降低防治成本,而且防治期长,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好方法。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等针叶树的一种毁灭性食叶害虫,蔓延速度快,治理难度大,经济、有效、持续防治和控制落叶松毛虫危害,保护森林资源是森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乌兰察布市通过3 a多的综合治理,为乌兰察布地区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积累了科学的防治经验。文章根据当地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毛虫Dendrotimus superans(Butler)是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灭幼脲进行飞机大面积防治,不仅可以取得理想效果,还可以保护松毛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8.
溴氰菊酯系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近年来,在森林害虫防治方面,该药发展迅速。我们于1984年5月在甘南县绿色林场应用此药进行了飞机常量喷雾防治落叶松松毛虫的试验。效果显著,初报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为18林班6小班16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1983年严重遭受松毛虫的危害,1984年飞防前调查有虫株率为100%,最高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和落叶松毛虫均是为害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病虫害。目前在防治措施上前者主要使用五氯酚钠烟剂,后者主要应用赤眼蜂。我省防治落叶病的放烟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防治松毛虫放蜂时间为7月中旬至下旬,其间相差半个月左右。但是,五氯酚钠烟剂对赤眼蜂的毒杀力及残毒期,除省落叶松早期落叶病防治试验会战组于1975年在黄泥河林业局作过部分试验外,尚无资料报导。因此,为了互不影响防治效果长期  相似文献   

10.
应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在我国已有二十年历史,发表的研究报告,生产应用总结也不胜枚举。但是,一九八一年以来,对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效果评价出现了争议。为切实验证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以求实的态度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于一九八五年六月至九月上旬,在东辽县的白泉林场的和平、兴泉、县矿三个林区2,245.5亩落叶松人工林中,设九处放蜂试验区,三处对照区,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进行大面积效果测定研究。今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