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用氟虫腈+第2次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连续施用2次的防效和保叶效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氟虫腈.施药14 d后对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从甘肃临夏囘族自治州临夏市,康乐县及和政县的17头黄牛小肠内所采集的四种古巴线虫Cooperia,其中一种是新种,一种尚未定名。计: 1.Cooperia oncophora(Railliet,897) 2.Cooperia spatulata(Linstow,1906) 3.甘肃古巴线虫(新种)Cooperia kansuensis nov.sp. 4.Cooperia sp. 甘肃古巴线虫与Cooperia zurnabada线虫有些相似,下列主要特点可将它们区别开来:(1)Cooperia zurnabada与本种间雄虫交合刺方面有明显的区别:1)前者交合刺外分枝远端斜切,形成鞋状膨大物,其上复盖角质层,后者交合刺外分枝远端尖细,其周围并具有透明膜;2)前者交合刺内分枝宽短,长为0.0260毫米,后者交合刺内分枝细长,长为0.0590毫米;3)前者内分枝与外分枝明显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后者内分枝与外分枝不分开,往往只能看到一裂縫。(2)C.zurnabada外背肋从背肋主干近端若干距离处发出,而本种外背肋从背肋基部独立发出。(3)C.zurnabada背肋侧小分枝远端不弯向腹面,较短,而本种背肋側小分枝远端明显弯向腹面,卷曲呈一圆球状,较长,其长度相当于背肋分枝长度的1/2。(4)两者雄虫生殖圆锥显然不同,各有其独特的形状。甘肃古巴线虫又与C.mcmasteri亦有些相似,而C.mcmasteri与本种线虫有下列区别:(1)前者交合刺外分枝远端以小的圆锥形膨大而结束,后者交合刺远端尖细,其周围并具有透明膜,前者内分枝较后者内分枝短。(2)C.mcmasteri背肋基干较短,背肋侧小分枝很短,远端不明显弯向腹面,而本种背肋基干较长,背肋侧小分枝很长,相当于背肋分枝长度的1/2,并且卷曲呈一圓球状,有时仅侧小分枝远端卷曲呈棍棒状。(3)两者雄虫生殖圆锥显然不同,各有其独特的形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净化单一恶臭气体H2S和NH_3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陶粒作为生物滴滤塔的填料负载微生物,考察了生物滴滤塔于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阶段对H_2S和NH_3的降解性能。[结果](1)净化H_2S废气的生物滴滤塔系统在9 d内即完成挂膜,在进口浓度100-1 000 mg/m~3,空床停留时间(EBRT)142-290 s的条件下,H_2S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9%以上;(2)净化NH_3废气的生物滴滤塔在10 d内即完成挂膜,对NH_3去除率均达到94.61%。[结论]适宜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对于H_2S和NH_3的去除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羊驱虫技术     
正寄生虫病是羊的第三大类疾病。合理科学驱虫能预防羊的疾病、提高生产水平。具体技术措施:(1)25日龄的幼羊第1次驱虫;(2)10月龄内的青年羊每2个月驱1次虫,除非虫卵检测合格可适当延长;(3)成年羊每年驱3次虫,每个季度1次;(4)春季剪毛后半个月,药浴1次;(5)每次驱虫后收集粪便检测驱虫效果。驱虫药品种:丙硫苯咪唑主要是针对胃肠线虫、绦虫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温下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各虫态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番石榴实蝇各虫态随着试验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死亡率显著升高.处理24.0 h卵、幼虫、蛹、成虫的亚致死高温区分别为43.0~44.0、44.0~45.0、38.1~42.3和38.2~43.8℃,致死高温区分别为45.0~46.0、>46.0、42.4~45.5和43.8~45.7℃.番石榴实蝇蛹、成虫死亡率(Y)与温度(X1)、处理时间(X2)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分别为Y=828.63-45.22X1-11.45X2+0.616X21+0.300 4X1X2和Y=3 902.87-194.73X1-7.722X2+2.424X21+0.200 4X1X2.研究结果为该虫的检疫处理和风险预警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氯甲基吡啶,含量≥24%。2.试验方法大区试验,处理1,在常规滴水施肥基础上加入氯甲基吡啶,随灌第2水667米2滴施50毫升,花期、铃期667米2各滴施100毫升,全期滴施3次,667米2共滴施250毫升。处理2,按常规施肥滴水,作为对照。3.试验调查方法处理和对照随机各取5个点,每个点20株(内外行各10株)定点调查。  相似文献   

7.
咖啡灭字虎天牛是云南思茅热区咖啡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发生危害定植后3年以上的成龄咖啡树,一般危害株率为2%~5%,重者达10%~25%,严重的可使数 hm2至数十hm2咖啡场被摧毁.该虫在云南思茅热区1年完成1代,全年发生3代(3次成虫高峰期),均跨年度完成,世代重叠严重,有的一棵咖啡树干内同时有着不同代次的各虫态.以幼虫滞育态在树干木质内越冬.综合治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全年发生主要代次第2代5月中下旬成虫离树干、出蛀孔前认真逐株检查、清除具虫株干并彻底烧毁,杀死其中的各虫态于离树干前.连续3年在云南思茅茶树林、曼歇坝2个咖啡场该虫发生危害株率由原来的5%~10.5%现降为1.5%.~3.3‰.  相似文献   

8.
1、安乃近溶液滴鼻用0.5克安乃近(2毫升),加1.5毫升水配成15%安乃近溶液.幼畜每公斤体重用该溶液每侧鼻孔3~4滴,30分钟后如体温持续不下,可再滴1~2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气相色谱(GC-ECD)分析,比较了济南、昆明两种植区的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济南、昆明两地种植的甘蓝中,氟虫腈的半衰期基本一致(约0.7d),而在两地的土壤中,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半衰期分别为1.60d和4.96d)。高低剂量施药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2次施药、3d后采收与3次施药、7d后采收,氟虫腈的残留量均低于1×10-4mg.kg-1。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型啶虫脒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GC-ECD测定,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SP)和3%啶虫脒乳油(EC)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20%SP啶虫脒在棉叶中半衰期为2.1~2.7d,在土壤中为1.9~3.1d;3?啶虫脒在棉叶中半衰期为1.1~1.7d,在土壤中为0.85~1.6d。虽然可溶性粉剂较乳油降解更慢,但最终残留相差不大。用量13.5~27ga.i.·hm-2,间隔10d施药2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4d收获棉花籽中啶虫脒残留量小于0.0422mg·kg-1,建议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或3%啶虫脒乳油在棉花上防治蚜虫最多使用2次,用量为13.5ga.i.·hm-2,安全间隔期为14d。  相似文献   

11.
栗绛蚧形态生物指标与发生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栗绛蚧是长江流域板栗主要害虫之一 ,常引起板栗大幅度减产。该害虫自然种群内雌虫个体间发育差异很大 ,并与其生殖力、死亡率及后代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以雌虫体重、体积及虫体直径为形态指标 ,将雌虫发育分为 、 、 三个等级 ,各级体重 ( x1 )、体积 ( x2 )、虫体直径 ( x3 )分别为 级 ( 0 .1 0 1± 0 .0 0 4 )g,( 0 .1 6 3± 0 .0 1 2 ) m L,( 6 .6 2± 0 .1 7) mm; 级 ( 0 .0 6 52± 0 .0 0 6 ) g,( 0 .1 4 1± 0 .0 0 9) m L,( 6 .1 4± 0 .1 4 ) mm; 级 ( 0 .0 2 9± 0 .0 0 2 ) g,( 0 .0 6± 0 .0 0 4 ) m L,( 5.0 9± 0 .1 3) mm。发生量 ( Y)分别与体重 ( x1 )、体积 ( x2 )、虫体直径 ( x3 )成正相关关系 ,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Y=-6 72 .7+ 381 78.7x1 ,Y=-1 1 4 1 .6 + 2 2 86 0 x2 ,Y=-8588+ 1 7359.3x3 ;相关系数 r1 =0 .9939,r2 =0 .8896 ,r3 =0 .96 39。其中体重与发生量相关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气相色谱(GC-ECD)分析,比较了济南、昆明两种植区的甘蓝及土壤中氟虫腈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济南、昆明两地种植的甘蓝中,氟虫腈的半衰期基本一致(约0.7d),而在两地的土壤中,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半衰期分别为1.60d和4.96d)。高低剂量施药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2次施药、3d后采收与3次施药、7d后采收,氟虫腈的残留量均低于1×10-4mg.kg-1。  相似文献   

13.
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又名九龙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饲用昆虫.对其生长环境和人工饲料的研究是实现洋虫规模化饲养的关键.笔者在恒温和常温饲养条件下,观察了不同饲料对洋虫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活跃程度、取食习惯、生长周期、繁殖和生长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饲料2个因素中,饲料对洋虫生长发育影响最显著.谷物饲料可使洋虫生育周期缩短.性成熟期提前,2次产卵间隔时间变短,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其一生的产卵量;研究还发现,洋虫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更为活跃,寒冷、干燥的环境会使处于不同形态的洋虫生长缓慢、发育滞后.  相似文献   

14.
在兰州进行了设施黄瓜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设施黄瓜灌溉量为3 9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10-30)滴施300 kg/hm~2、叶面喷施5次(苗期喷施1次、开花结果期喷施3次,采收期喷施1次,每次20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可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时期和生育性状。折合产量可达59 636.4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7 272.8 kg/hm~2,增产率13.89%。氮磷钾平衡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滴施350 kg/hm~2,叶面喷施5次,每次23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时,折合产量为58 818.2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12.33%。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无滴薄膜(PE)在农业上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棚膜使用.它是由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无滴母料这3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挤出吹塑而成.有时,PE中除了上述3种原料外,还加上一定比例的EVA(即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是具有橡胶弹性的热塑性树脂,可增强薄膜的韧性、耐寒性及无滴效果、防雾效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杀虫剂啶虫脒对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的安全性,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农田内危险商值评价了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1龄、3龄、5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0.128 7 mg a.i./L、1.352 4 mg a.i./L、2.012 6 mg a.i./L和2.0301 mg a.i./L;在推荐剂量下,田间喷施2次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是不安全的,风险不可以接受,田间喷施1次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1龄若虫是不安全的,对3龄、5龄和成虫是安全的,风险可以接受。因此,建议在释放过东亚小花蝽的田块使用啶虫脒要谨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单头饲养小贯小绿叶蝉,观察了其蜕皮、羽化及孵化的时间规律.结果表明,1龄若虫蜕皮时间为(4.83±0.13)min,2龄若虫为(5.14±0.13)min,3龄若虫为(5.07±0.11)min,4龄若虫为(5.64±0.17)min;1、2龄若虫蜕皮数量在24 h内分布比较均匀,3龄若虫蜕皮时间集中在2:00-4:00,4龄若虫多在4:00-7:00和16:00-19:00蜕皮.雌虫羽化时蜕皮过程持续(8.15±0.18)min,雄虫持续(8.02±0.21)min;雌虫整个羽化过程需要(16.82±0.27)min,雄虫需要(16.15±0.29)min,雌雄虫间无显著差异;雌雄虫羽化高峰分别在5:00-12:00和4:00-11:00.卵孵化持续时间为(7.42±0.52)min,孵化的高峰出现在5:00-8:00.  相似文献   

18.
迄今针对CO2浓度和氮肥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影响研究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本研究旨在检验假说:CO2浓度升高和氮肥增加将不利于褐飞虱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设置CO2水平(390和780μL.L-1)和氮肥水平(20、40、80、120和160 mg.L-1),观察其对褐飞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和氮肥量对褐飞虱卵和若虫历期、若虫存活率、雌虫生殖力以及雌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当前CO2浓度(390μL.L-1)相比,在CO2浓度升高处理下褐飞虱生长和生殖随氮肥量的增加表现为:1)卵历期显著延长;2)若虫存活率降低,从低氮肥水平(20 mg.L-1)下的77.5%降低到高氮肥水平(160 mg.L-1)下的49.3%;3)雌虫生殖力下降,单雌产卵量从低氮肥水平(20 mg.L-1)下的360.9粒减少到高氮肥水平(160 mg.L-1)下的195.4粒;4)雌成虫寿命缩短,从低氮肥水平(20 mg.L-1)下的26.8 d缩短到高氮肥水平(160 mg.L-1)下的16.3 d。研究结果支持拟检验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1、安乃近溶液滴鼻用0.5克安乃近(2毫升),加1.5毫升水配成15%安乃近溶液。幼畜每公斤体重用该溶液每侧鼻孔3~4滴,30分钟后如体温持续不下,可再滴1~2次。  相似文献   

20.
材料与方法1.供试昆虫来源在市内粮库、饲料加工厂、养猪场、养鸡场、毛纺厂、昆虫标本室、家庭贮粮等地采集的成、幼虫,经饲养1~2代成、幼虫。2.供试药剂为从中药材商店购买的中草药为原料,经粉碎后按配方比例装袋(用透气、柔软的皮绵纸包装)而成。3.试验方法为测定药剂对每种害虫的毒力,设3次重复,试虫50~60头,用药量为1克,试虫分装在容积为500毫升的广口瓶内,用纸封口,投药后观察处理虫的中毒、死亡情况、熏蒸时间。试验室温度25~29℃,湿度为6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