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山苍子种子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苍子种子休眠期长,苗木繁育困难的现状,采用7月采的种子和9月采的种子进行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7月采的种子的出苗数和苗高生长量只有9月采的种子的20%和63.3%,两者达到极显著差异。7月采种,由于种子尚未完全成熟,种子发芽率低,苗木生长较差;9月采种,种子已完全成熟,种子发芽率高,苗木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
厚朴不同种源及家系种子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厚朴自然分布区内8个省份19个种源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及种子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及趋变模式.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等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源内不同家系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等性状的差异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源间种子百粒重变异远远高于种源内家系间变异,前者种子百粒重变异幅度为14.147~24.547 g,后者种子百粒重变异幅度为15.003~17.357 g;种子宽、种子厚和种子百粒重等性状受积温和热量因子控制作用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种子是造林的物质基础,种子贮藏是保存种子生命力的重要环节。种子在贮藏期间的主要生命活动是呼吸,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营养物质就越多,也就越不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因此,贮藏种子时,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种子的新陈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南岭荛花种子品质及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岭荛花种子的含水量11.71%;种子净度为98.89%,种子千粒重为14.163 g。南岭荛花种子发芽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种子成熟时间在8~10月,②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温度26℃种子发芽,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7.5℃。③种子发芽前不需要经过冬季休眠或低温过程。④种子发芽率不高,仅为8.4%。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不同土壤质地、种子成熟度和果肉对水翁Syzygium nervosum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对水翁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种子发芽的速度和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种子发芽速度为砂土壤土砂壤土,幼苗株高为砂土砂壤土壤土;种子的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幼苗株高为成熟种子未成熟种子过熟种子;果肉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影响不大,但对早期发芽的速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三明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桦(Betula fujianensis)和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含水率及发芽率,了解闽桦种子质量及最佳萌发条件,以期为人工培育闽桦幼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闽桦种子发芽率显著小于亮叶桦;闽桦种子中黑色种子数量高达72.83%;黑色种子为败育种子,黄色种子为良好种子, 25℃为闽桦种子萌发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7.
川西南山地高山栲种群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川西南山地区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动态和种群的幼苗状况,讨论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成苗的贡献.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2.3~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两种群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5)研究样地的高山栲种群低的种子生产量、地表种子存留率和幼苗建成困难等3个环节都限制了高山栲种群的实生更新.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木棉居群种子对环境长期适应产生的变异规律,对西南地区不同居群种子形态指标、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棉不同居群种子变异系数为10.45%~28.85%,种子形态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种子长为4.44~7.30 mm,平均种子高为3.11~5.46 mm,勐堆乡居群种子最长,勐罕镇居群种子最高,物茂乡居群种子千粒重最重;东面种子较北方种子圆,年平均温度越高种子越高,西南方种子最重;木棉种子第4 d开始发芽,最高发芽势为49.25%,最高发芽率为57.05%,种子萌发变异系数为53.20%~93.32%,居群间种子萌发差异显著;木棉种子越大,萌发时间越长,但发芽率越高和发芽较整齐;根据种子形态指标可将西南地区木棉种子分为6个种群,种子形态未随居群种子地理位置连续或就近原则分类。可见,木棉局域性居群环境因子形成种子特有形态,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温度影响种子长、高及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山地高山栲种群种子雨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山地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和种子雨动态,并讨论了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幼苗建成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样地1和样地2的密度为2.3个.m-2和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样地1和样地2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5)研究样地的高山栲种群低的种子生产量、地表种子存留率和幼苗建成困难等三个环节都限制了高山栲种子途径的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钱柳种子种皮致密、坚硬、不易透水,从而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特点,采用5种贮藏方法和人工被迫催芽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生长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室外沙藏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可以达到94%,高于其它4种贮藏种子,未发芽率和种子霉烂率与其它4种贮藏种子相比都明显偏低;地栽秋播的种子发芽最早,种子出芽整齐;常温干藏的种子,未发芽率达到4%,霉烂率最高达到47%,与其它4种贮藏种子相比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